光入射角的调节控制装置及调节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5267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16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入射角的调节控制装置及调节控制方法。该调节控制装置导轨,所述导轨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反射镜,设置在所述导轨上,所述第一反射镜用于接收入射光,并将所述入射光反射为第一出射光,使所述第一出射光的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第二反射镜,设置在所述导轨上,所述第二反射镜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出射光,并将所述第一出射光反射为第二出射光,所述第二反射镜与所述导轨的夹角可调,以使所述第二出射光照射至光照目标的靶面上的目标入射点;其中,所述入射光与所述目标入射点位置处的法线重合。本申请适用于光入射角的高精度调节、调节过程简便易实现、适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主要涉及光学及光学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入射角的调节控制装置及调节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当光照射到物质时,光的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入射表面法线之间的夹角,光入射角会影响光的偏振状态、物质对光的吸收、物质对光的反射率以及反射光的出射方向等物理特性,是光学及光应用领域中的重要物理参数。在光学及光应用领域的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时需要控制光束按照一定的入射角照射在目标上,实现对以上物理特性参数的精确调控。例如,在激光加工领域的激光切割应用中,通过调节激光入射角,可以改善切缝质量和挂渣效果,从而优化切割效果;在光应用领域的研究中,利用晶体的双折射现象,通过对入射角调节实现对分光镜中能量比的精确调控。

2、现有光入射角的调节控制方法主要为同轴汇聚法,通常利用高度尺和角度尺原理,根据样品和所需入射角度确定汇聚透镜光轴位置,然后调整入射光与汇聚透镜的光轴重合,此时光轴与样品表面的夹角就是光入射角。这种方法改变入射角时需要调整光路,操作复杂,误差较大,且难以保证汇聚点的位置不变。需要提出一种精确、快捷的入射角控制和调节方法和装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入射角的调节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块和转台,所述滑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导轨上,所述转台设置在所述滑块上,所述第二反射镜设置在所述转台上,所述转台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反射镜以所述转台的转台转轴为轴进行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射镜的镜面垂直于所述转台的转台平面,所述转台的转台转轴在所述第二反射镜的镜面上,所述第一出射光在所述第二反射镜上的入射点位于所述转台转轴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射光在所述第一反射镜上的入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入射角的调节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块和转台,所述滑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导轨上,所述转台设置在所述滑块上,所述第二反射镜设置在所述转台上,所述转台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反射镜以所述转台的转台转轴为轴进行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射镜的镜面垂直于所述转台的转台平面,所述转台的转台转轴在所述第二反射镜的镜面上,所述第一出射光在所述第二反射镜上的入射点位于所述转台转轴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射光在所述第一反射镜上的入射点、所述第一出射光在所述第二反射镜上的入射点和所述目标入射点都位于同一高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镜固定设置在所述导轨的一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射光在所述第一反射镜的入射角为45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转台,所述第一转台设置在所述导轨上,所述第一反射镜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台上,所述第一转台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反射镜以所述第一转台的第一转台转轴为轴进行转动。

8.一种光入射角的调节控制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调节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9.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彬胡展朱洪斌张永合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