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钢结构传力箱的双层预应力整体张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5198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1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钢结构传力箱的双层预应力整体张拉装置,包括钢结构传力箱、钢结构受力箱一、钢结构受力箱二、千斤顶、拉杆,所述钢结构传力箱侧面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多根与预应力轨道梁相连的预应力钢筋,所述钢结构传力箱的另一侧设有混凝土挡墙,所述钢结构受力箱一与钢结构受力箱二并排竖立在混凝土挡墙的外侧,所述千斤顶设置在钢结构受力箱一与钢结构受力箱二之间,若干拉杆连接钢结构传力箱、钢结构受力箱一与钢结构受力箱二。本技术通过增设钢结构传力箱与钢结构受力箱,选用大吨位的张拉千斤顶,采用顶部和底部上下层预应力筋整体张拉工艺,大大提高了预应力施工质量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工程施工,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钢结构传力箱的双层预应力整体张拉装置


技术介绍

1、码头工程施工过程中必然要修建万吨级通用泊位,水工结构如果按照20万吨级船舶设计,其预应力轨道梁数量要超过百根,而且尺寸很大,长十几米,高度达到2米,单根预应力梁顶部要设置16根φ28的预应力钢筋,底部要设置38根φ28的预应力钢筋,预应力张拉传统的施工工艺一般采用单根张拉或者上部和下部分别整体张拉的工艺,工作效率慢,质量也达不到要求,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钢结构传力箱的双层预应力整体张拉装置,通过增设钢结构传力箱与钢结构受力箱,选用大吨位的张拉千斤顶,采用顶部和底部上下层预应力筋整体张拉工艺,大大提高了预应力施工质量与工作效率。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基于钢结构传力箱的双层预应力整体张拉装置,包括钢结构传力箱、钢结构受力箱一、钢结构受力箱二、千斤顶、拉杆,所述钢结构传力箱侧面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多根与预应力轨道梁相连的预应力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钢结构传力箱的双层预应力整体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结构传力箱、钢结构受力箱一、钢结构受力箱二、千斤顶、拉杆,所述钢结构传力箱侧面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多根与预应力轨道梁相连的预应力钢筋,预应力钢筋的一端固定在钢结构传力箱远离预应力轨道梁的侧面,所述钢结构传力箱的另一侧设有混凝土挡墙,所述钢结构受力箱一与钢结构受力箱二并排竖立在混凝土挡墙的外侧,其中钢结构受力箱一贴住混凝土挡墙,所述千斤顶设置在钢结构受力箱一与钢结构受力箱二之间,若干拉杆连接钢结构传力箱、钢结构受力箱一与钢结构受力箱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钢结构传力箱的双层预应力整体张拉装置,其特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钢结构传力箱的双层预应力整体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结构传力箱、钢结构受力箱一、钢结构受力箱二、千斤顶、拉杆,所述钢结构传力箱侧面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多根与预应力轨道梁相连的预应力钢筋,预应力钢筋的一端固定在钢结构传力箱远离预应力轨道梁的侧面,所述钢结构传力箱的另一侧设有混凝土挡墙,所述钢结构受力箱一与钢结构受力箱二并排竖立在混凝土挡墙的外侧,其中钢结构受力箱一贴住混凝土挡墙,所述千斤顶设置在钢结构受力箱一与钢结构受力箱二之间,若干拉杆连接钢结构传力箱、钢结构受力箱一与钢结构受力箱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钢结构传力箱的双层预应力整体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结构传力箱侧面的顶部设置16根φ28的预应力钢筋,侧面的底部设置38根φ28的预应力钢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钢结构传力箱的双层预应力整体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结构受力箱一、钢结构受力箱二高度相同,所述钢结构传力箱高于钢结构受力箱一与钢结构受力箱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钢结构传力箱的双层预应力整体张拉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衡李凯刘跃阳刘宋飞杨一凡陈特日格勒范翔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三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