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无人车的异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5162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面向无人车的异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装置和方法,所述装置包括:预处理端、数据融合端和归一化端;所述预处理端、所述数据融合端以及所述归一化端依次连接;所述预处理端,用于接收各类传感器采集得到的原始数据信息,获取传感器信息;将所述各类传感器的原始数据信息进行预处理,得到统一里程计信息;所述数据融合端,用于根据生成所述融合计算控制指令;对所述统一里程计信息和所述融合控制指令进行计算融合处理,得到融合里程计信息;所述归一化端,用于生成无人车的运行轨迹并进行可视化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处理多种异构传感器信息且具有可扩展性,能够高效得到无人车精确的融合里程计信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异构传感器数据融合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面向无人车的异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随着无人车技术的发展及多元化应用的需求,在复杂环境下执行任务成为近年无人车发展的技术热点。复杂环境下的任务需求对无人车环境信息感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装载多种异构传感器成为提升无人车复杂环境下任务能力的重要发展趋势。鉴于无人车使用者有限的预先规划能力,基于人工判断以及少数算法程序的传感器使用策略已经不能满足未来无人车在复杂环境下的任务执行需求,因此,整合无人车异构传感器数据,使得各传感器形成合力而非相互掣肘,从而为无人车在复杂环境下的任务执行提供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目前,数据融合是无人车异构传感器数据整合研究实现的主要技术途径。异构传感器数据融合主要分为互补性和合作性两类。无论是互补性还是合作性数据融合,其都要基于不同传感器的相同类型的数据进行整合。现有的方法是将不同传感器的相同类型的数据信息提取出来,根据时间匹配或者位置匹配的方式寻找相同数据并进行拼接,最后将拼接后的数据整理为统一的数据格式后发布。由此会带来两大问题:一方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向无人车的异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处理端、数据融合端和归一化端;所述预处理端、所述数据融合端以及所述归一化端依次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无人车的异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端包括:观察模块、里程计生成模块、坐标系转换模块、噪声处理模块以及参数处理模块;所述观察模块、里程计生成模块、坐标系转换模块、噪声处理模块以及参数处理模块,依次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无人车的异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融合端包括:数据接收模块、数据控制模块以及数据融合模块;

>4.如权利要求1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无人车的异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处理端、数据融合端和归一化端;所述预处理端、所述数据融合端以及所述归一化端依次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无人车的异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端包括:观察模块、里程计生成模块、坐标系转换模块、噪声处理模块以及参数处理模块;所述观察模块、里程计生成模块、坐标系转换模块、噪声处理模块以及参数处理模块,依次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无人车的异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融合端包括:数据接收模块、数据控制模块以及数据融合模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无人车的异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归一化端包括:数据分发模块、轨迹生成模块以及可视化模块;所述数据分发模块、轨迹生成模块以及可视化模块,依次进行连接;

5.一种面向无人车的异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利用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面向无人车的异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装置来实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杰夫张世豪张珂李宏史殿习陈睿明于宁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滨海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