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结构及空调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4730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4 00:3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包装结构及空调设备,包装结构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连接且形成容纳腔;第一盖体内部的一端具有第一限位组件,第二盖体内部的一端具有与第一限位组件配合的第二限位组件;第一盖体内部的另一端具有斜面支撑组件,斜面支撑组件使得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的同一端形成落差;将待包装的产品放置在容纳腔内后,通过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的配合,可以将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锁紧,而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设置在包装结构的同一侧,因此利于该侧跌落试验时限位防护;并且,因为落差的存在,在该侧超高实验时使得让强度较强的机身背部受力,解决了超高跌落实验时经常出现的样机顶部开裂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包装,涉及一种包装结构及空调设备


技术介绍

1、空调即为空气调节器,可以调节温度以及湿度,是一种用于给空间区域提供处理空气温度变化的机组,它的功能是对该空间区域内的空气的温度以及湿度等参数进行调节,以满足人体舒适或工艺过程的要求,是目前常见的一种家用电器。

2、空调器的体积较大,其包装和搬运一直是行业的难题,传统的包装主要由蜂窝纸板组成,包含顶部泡沫、底部泡沫、中间衬垫、上部蜂窝纸板、下部的蜂窝纸板、底托等,由于空调器样机的上部分为塑料件,下部分为钣金件,在顶部超高跌落实验时和底部超高跌落实验时原本可以设计避空结构避让塑料件,但由于包装泡沫拔模斜度角度无法开模的原因,导致顶盖及底盘上部分的塑料件与包装泡沫直接接触,从而直接受力相互错位而开裂,造成样机顶部和底部出现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包装结构及空调设备,解决了传统包装结构存在容易造成样机顶部和底部出现变形的技术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装结构,所述包装结构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连接且两者之间形成容纳腔;所述第一盖体内部的一端具有第一限位组件,所述第二盖体内部的一端具有第二限位组件,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和所述第二限位组件配合;所述第一盖体内部的另一端具有斜面支撑组件,所述斜面支撑组件使得所述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的同一端形成落差。

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组件为设置在所述第一盖体内部一端的凸台或者内凹;当所述第一限位组件为所述凸台时,所述第二限位组件为设置在所述第二盖体内部一端的内凹;当所述第一限位组件为所述内凹时,所述第二限位组件为设置在所述第二盖体内部一端的凸台。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斜面支撑组件为设置在所述第一盖体内部另一端的倾斜面,从靠近所述第二盖体向远离所述第二盖体的方向,所述倾斜面向内倾斜使得所述第一盖体内部的空间变小。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体的两侧具有第一弧形凹陷,所述第二盖体的两侧具有第二弧形凹陷,所述第一弧形凹陷和所述第二弧形凹陷配合后使得所述包装结构的侧面形成第一通孔。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弧形凹陷和所述第二弧形凹陷均设置多个且两者数量对应,多个所述第一弧形凹陷间隔分布在所述第一盖体的侧面,多个所述第二弧形凹陷间隔分布在所述第二盖体的侧面。

7、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所述第一弧形凹陷之间形成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内表面的中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使得所述支撑柱的两侧凸起。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体内部的侧面设置有缓冲组件。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所述第一缓冲层覆盖在所述支撑柱两侧的凸起上,所述第二缓冲层贴设在所述第一盖体内部的侧面上;且所述第一缓冲层和所述第二缓冲层之间的厚度落差不小于10mm。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冲组件还包括倾斜设置的导向面,所述导向面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缓冲层连接,所述导向面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缓冲层连接;所述导向面设置在所述支撑柱两侧的凸起上。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均为泡沫材质,其密度在18kg/m3-25kg/m3之间;且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连接后,两者的外表面具有至少两层包裹层,所述包裹层包括横向包裹和竖向包裹。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盖体的一端具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距离所述第二盖体短边的距离b和距离所述第二盖体长边的距离a满足:a≥30mm,b≥30mm,且所述通孔在所述第二盖体的内部形成凸台,所述凸台的厚度d≥20mm。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内部的两端均设置有缓冲台。

14、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设备,所述空调设备包括空调本体以及上述的包装结构,所述空调本体位于所述包装结构中。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本体具有顶盖和底盘,所述底盘位于所述包装结构内的一端,且所述底盘的中部与所述包装结构一端的内表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顶盖位于所述包装结构的另一端,且所述顶盖的中部与所述包装结构的另一端之间具有间隙;其中,所述包装结构一端为所述第一盖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盖体的一端沟通形成的端面。

16、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本体具有侧板,所述侧板包括从下往上设置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容纳腔的侧面接触,所述第二段与所述容纳腔之间具有间隙;其中,所述间隙为8mm-12mm,所述第一段高度不小于50mm。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包装结构至少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18、本技术提供的包装结构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连接且两者之间形成容纳腔;所述第一盖体内部的一端具有第一限位组件,所述第二盖体内部的一端具有第二限位组件,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和所述第二限位组件配合;所述第一盖体内部的另一端具有斜面支撑组件,所述斜面支撑组件使得所述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的同一端形成落差;

19、一方面,传统的包装结构主要由蜂窝纸板组成,包含顶部泡沫、底部泡沫、中间衬垫、上部蜂窝纸板、下部的蜂窝纸板、底托等,本技术相较于该传统的包装结构,将零散的、数量较多的零部件通过整合,形成仅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的包装结构,解决了传统包装结构存在的因零部件较多而导致的打包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20、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包装结构在使用时,将待包装的产品放置在容纳腔内后,通过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的配合,可以将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锁紧,而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设置在包装结构的同一侧,因此利于该侧跌落试验时限位防护;并且,斜面支撑组件使得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的同一端形成落差,因为落差的存在,在该侧超高实验时使得让强度较强的机身背部受力,当然,前提是要保证强度较强的机身背部放置的位置正确,该结构解决了超高跌落实验时经常出现的样机顶部开裂的技术问题。

21、本技术提供的空调设备是基于上述包装结构而设计的,其有益效果参见上述包装结构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

22、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结构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连接且两者之间形成容纳腔;所述第一盖体内部的一端具有第一限位组件,所述第二盖体内部的一端具有第二限位组件,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和所述第二限位组件配合;所述第一盖体内部的另一端具有斜面支撑组件,所述斜面支撑组件使得所述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的同一端形成落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组件为设置在所述第一盖体内部一端的凸台或者内凹;当所述第一限位组件为所述凸台时,所述第二限位组件为设置在所述第二盖体内部一端的内凹;当所述第一限位组件为所述内凹时,所述第二限位组件为设置在所述第二盖体内部一端的凸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支撑组件为设置在所述第一盖体内部另一端的倾斜面,从靠近所述第二盖体向远离所述第二盖体的方向,所述倾斜面向内倾斜使得所述第一盖体内部的空间变小。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的两侧具有第一弧形凹陷,所述第二盖体的两侧具有第二弧形凹陷,所述第一弧形凹陷和所述第二弧形凹陷配合后使得所述包装结构的侧面形成第一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凹陷和所述第二弧形凹陷均设置多个且两者数量对应,多个所述第一弧形凹陷间隔分布在所述第一盖体的侧面,多个所述第二弧形凹陷间隔分布在所述第二盖体的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第一弧形凹陷之间形成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内表面的中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使得所述支撑柱的两侧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内部的侧面设置有缓冲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所述第一缓冲层覆盖在所述支撑柱两侧的凸起上,所述第二缓冲层贴设在所述第一盖体内部的侧面上;且所述第一缓冲层和所述第二缓冲层之间的厚度落差不小于10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还包括倾斜设置的导向面,所述导向面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缓冲层连接,所述导向面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缓冲层连接;所述导向面设置在所述支撑柱两侧的凸起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均为泡沫材质,其密度在18kg/m3-25kg/m3之间;且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连接后,两者的外表面具有至少两层包裹层,所述包裹层包括横向包裹和竖向包裹。

11.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体的一端具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距离所述第二盖体短边的距离B和距离所述第二盖体长边的距离A满足:A≥30mm,B≥30mm,且所述通孔在所述第二盖体的内部形成凸台,所述凸台的厚度D≥20mm。

12.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内部的两端均设置有缓冲台。

13.一种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设备包括空调本体以及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包装结构,所述空调本体位于所述包装结构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本体具有顶盖和底盘,所述底盘位于所述包装结构内的一端,且所述底盘的中部与所述包装结构一端的内表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顶盖位于所述包装结构的另一端,且所述顶盖的中部与所述包装结构的另一端之间具有间隙;其中,所述包装结构一端为所述第一盖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盖体的一端沟通形成的端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空调本体具有侧板,所述侧板包括从下往上设置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容纳腔的侧面接触,所述第二段与所述容纳腔之间具有间隙;其中,所述间隙为8mm-12mm,所述第一段高度不小于50m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结构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连接且两者之间形成容纳腔;所述第一盖体内部的一端具有第一限位组件,所述第二盖体内部的一端具有第二限位组件,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和所述第二限位组件配合;所述第一盖体内部的另一端具有斜面支撑组件,所述斜面支撑组件使得所述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的同一端形成落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组件为设置在所述第一盖体内部一端的凸台或者内凹;当所述第一限位组件为所述凸台时,所述第二限位组件为设置在所述第二盖体内部一端的内凹;当所述第一限位组件为所述内凹时,所述第二限位组件为设置在所述第二盖体内部一端的凸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支撑组件为设置在所述第一盖体内部另一端的倾斜面,从靠近所述第二盖体向远离所述第二盖体的方向,所述倾斜面向内倾斜使得所述第一盖体内部的空间变小。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的两侧具有第一弧形凹陷,所述第二盖体的两侧具有第二弧形凹陷,所述第一弧形凹陷和所述第二弧形凹陷配合后使得所述包装结构的侧面形成第一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凹陷和所述第二弧形凹陷均设置多个且两者数量对应,多个所述第一弧形凹陷间隔分布在所述第一盖体的侧面,多个所述第二弧形凹陷间隔分布在所述第二盖体的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第一弧形凹陷之间形成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内表面的中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使得所述支撑柱的两侧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内部的侧面设置有缓冲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所述第一缓冲层覆盖在所述支撑柱两侧的凸起上,所述第二缓冲层贴设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高磊张雄飞朱晋清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