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纳米气泡生成用管道插入材料及包含该材料的纳米气泡产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纳米气泡生成用管道插入材料及包含该材料的纳米气泡产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4707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4 0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纳米气泡生成用管道插入材料及包含该材料的纳米气泡产生装置。只需将该管道插入材料插入至普通给水管道,即可使在浓度和微细化大小方面品质良好的纳米气泡水通过水龙头或淋浴器等直接吐出,以使具有多种优点的纳米气泡水在不受费用和安装空间负担的情况下,在普通家庭及任何环境中均可方便、普遍地使用。为了实现此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纳米气泡生成用管道插入材料,是一种沿管道的长度方向插入至配管用管道内部的插入材料,为了在上述管道内增加对气液混合流体的摩擦面以生成纳米气泡,所述插入材料的主体由将所述管道的流道空间进行分隔的分隔壁和向流道空间延伸的空间分隔部中的任何一个以上沿所述管道的长度方向连续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纳米气泡生成用管道插入材料及包含该材料的纳米气泡产生装置。只需将该管道插入材料插入至普通给水管道,即可使在浓度和微细化大小方面品质良好的纳米气泡水通过水龙头或淋浴器等直接吐出,使具有多种优点的纳米气泡水在不受费用和安装空间负担的情况下,在普通家庭及任何环境中均可方便、普遍地使用。


技术介绍

0、
技术介绍

1、纳米气泡是一种通常在数百nm以下的超微细气泡,具有气体溶解效果、自主加压效果、带电效果等物理、化学特性,可多种利用,被广泛用于包括污水净化在内的各种领域,特别是在医疗、杀菌、消毒、除臭、洗涤等领域,其作用效果与μm大小的微气泡具有不同层次的优越性。

2、对气泡的微细化过程进行观察可知,例如,对在水中混合有氧的气液混合流体施加摩擦压力时,流体对摩擦的反作用会使气泡在发热的同时发生微细化和滑动,从而具有减少摩擦阻力的性质。

3、如图1所示,为了减少气液混合流体在压力下流动时与流道内表面摩擦时的摩擦阻力,气液混合流体中包含的气泡将沿着摩擦面进行拉长变形,然后被拆分,直至生成纳米气泡。本申请人将其定义为“通过摩擦的气泡细微化及纳米气泡的生成原理”。

4、根据上述纳米气泡的生成原理,当单位体积的流体与流道内面接触的摩擦面积越广、摩擦速度越高、摩擦持续时间越长、液体中含有的氧气越多,越能生成在质和量方面均为良好的纳米气泡;当增加流道的单位断面面积对流体的摩擦面时,可以缩短纳米气泡生成所需的流动长度。

5、本申请人鉴于这种通过摩擦引发的纳米气泡生成原理,提出了大韩民国专利申请第10-2100074号(2020.05.15.公告,以下简称为“先行技术1”)。

6、如图2所示,上述先行技术1为一种流道管材(100),由可弯曲的硅胶等具有软性的主体形成管体,在其流道内部设置一个以上的分隔壁(111)(图2的a)或空间分隔部(112)(图2的b)来多重分隔流道空间,以扩大气液混合流体的摩擦面积。

7、上述先行技术1的流道管材(100)在流道内稠密地设置分隔壁(111)或空间分隔部(112),将决定摩擦面的流道空间断面的周长增长,扩大流道的单位断面面积的摩擦面积,以使混合流体中的气泡仅通过设定长度的流道,就能生成在浓度方面具有意义的纳米气泡。

8、上述分隔壁(111)或空间分隔部(112),其厚度越薄,越能稠密形成,有利于摩擦面的扩展。

9、如上所述的先行技术1的流道管材(100)由硅胶等软性材料,通过压出成型的方式制成,具有可自由折弯的优点,但其缺点是易受流体流入压力而发生膨胀。

10、防止上述流道管材(100)膨胀的方法可能有:将主壁的厚度设置为足以承受流体流入压力的厚壁,或在主体外部套入网状组织管,又称“膨胀管”(expander-tube)的防膨胀件等。

11、但是,如果主壁加厚的话,与尽可能薄的分隔壁或空间分隔部存在厚度差大,将出现难以挤压、材料费用上升的问题。

12、另外,如果使用网状组织管,将其套入整个流道管材长度的工作会非常麻烦,存在时间和人力消耗过多的问题。

13、另一方面,大韩民国公开专利第10-2018-0131664号(2018.12.11.公开,以下称为“先行技术2”)公开了一种循环型纳米气泡发生装置(200),其包括混合室(220)、螺旋形分流器(230)及振动槽(240),通过气液混合的循环来生成纳米气泡(图3的a)。

14、先行技术2的螺旋形分流器(230)形成为螺旋形来使长度变长,为了增加气泡生成效率,在内部形成第一分隔板以及阶段性地增加形成第二、第三、第四分隔板(231)(图3的b)。

15、上述构成的螺旋形分流器(230)不能单独生成纳米气泡,如要单独生成在浓度方面具有意义的纳米气泡,其分隔板(231)必须稠密形成,且至少要确保数米以上的足够长度才可以。

16、上述构成的螺旋形分流器(230),如果是直线形,就可以进行挤压制作,以具备生成纳米气泡所需的长度。

17、但,上述分隔板(231)要形成稠密,其厚度必须明显薄于具有支撑力的主壁(232)。

18、这样,如果分隔板(231)与主壁(232)厚度差大,就会出现挤压困难的问题,如果不设置厚度差,会出现与管道直径相比,其流动通道变窄,纳米气泡生成效率下降,材料费用过多等问题。

19、更何况,先行技术2的螺旋形分流器(230)不是直线形,而是螺旋形,因此很难挤压,且其流动长度很难连续形成数米以上。

20、其原因是,在将直线形强制拧成螺旋形的过程中,其分隔板(231)会变形(图3中的c),如果螺旋形扭曲连续重复,分隔板的变形会在螺旋形扭曲变形时交替发生,导致流动通道堵塞,这会使水的流动变得困难。

21、另一方面,普通家庭的水槽用水或淋浴水,可利用先行技术1的流道管材(100)生成纳米气泡水。

22、流道管材可以是在两端设有管接头的纳米气泡生成用流道管材套件,以将其连接到水槽的给水栓等。其一端连接到自来水给水管道,另一端连接到水龙头等给水栓。

23、但是,如果要在普通家庭等场所安装纳米气泡生成用流道管材套件,具有如下缺点:已安装给水栓的环境通常会因空间不足而不得不暴露在外部安装,再加上伴随着繁琐的连接工作等。

24、如果上述流道管材可以取代给水管,上述所有问题都可以简单解决,并在任何地方方便地使用具有惊人优点的纳米气泡水。

25、但是,上述流道管材(100)由软性材料制成,可折弯自由,但缺乏普通硬质管道所具有的支撑力,因此,如果要与普通管道一样,利用弯头、t型等管道连接件在墙体上进行填埋铺设等管道施工会存在困难。

26、【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

27、【技术课题】

28、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2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纳米气泡生成用管道插入材料及包含该材料的纳米气泡产生装置。无需额外装置,只需将该管道插入材料插入至普通给水管道,即可使在浓度和微细化大小方面品质良好的纳米气泡水,通过水龙头或淋浴器等直接吐出,从而使具有多种优点的纳米气泡水在不受费用和安装空间负担的情况下,在普通家庭及任何环境中方便、普遍地使用。

30、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纳米气泡生成用管道插入材料,其在流道内部稠密地形成摩擦面,但不需要防止膨胀措施,因此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31、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纳米气泡生成用管道插入材料,其稠密地形成摩擦面,但不需要使主壁和分隔壁或空间分隔部等内部构成之间的厚度差太大,因此易于挤压制作。

32、【解决方法】

33、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纳米气泡生成用管道插入材料,是一种沿管道的长度方向插入至配管用管道内部的插入材料,为了在所述管道内增加对气液混合流体的摩擦面来生成纳米气泡,所述插入材料的主体由将所述管道的流道空间进行分隔的分隔壁和向流道空间延伸的空间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气泡生成用管道插入材料,其特征在于,是一种沿管道的长度方向插入至配管用管道内部的插入材料,为了在管道内增加对气液混合流体的摩擦面来生成纳米气泡,所述插入材料的主体由将管道的流道空间进行分隔的分隔壁和向流道空间延伸的空间分隔部中的任何一个以上沿所述管道的长度方向连续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气泡生成用管道插入材料,该插入材料的主体由主壁所包围,在所述主壁的周围,为了保持所述主壁和所述管道内壁之间的间隙,设置一个以上的分隔凸起沿所述管道的长度方向连续形成。

3.一种纳米气泡生成用管道插入材料,其特征在于,是一种沿管道的长度方向插入至配管用管道内部的插入材料,为了在管道内增加对气液混合流体的摩擦面来生成纳米气泡,其包括形成一个以上区域空间的主要主体和在所述主要主体的所述区域空间中沿长度方向插入的一个以上的附加主体;所述主要主体和所述附加主体分别可以包括将所述管道流道空间进行分隔的所述分隔壁和向流道空间延伸的所述空间分隔部中的任何一个以上。

4.一种纳米气泡生成用管道插入材料,其特征在于,是一种沿管道的长度方向插入至配管用管道内部的插入材料,为了在管道内增加对气液混合流体的摩擦面来生成纳米气泡,其主体的截面呈螺旋状,沿所述管道的长度方向连续形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纳米气泡生成用管道插入材料,该插入材料主体可设置多个凸起,所述凸起可以是沿管道的长度方向连续形成的带状凸起或点状凸起。

6.一种纳米气泡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1至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纳米气泡生成用管道插入材料。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纳米气泡生成用管道插入材料,其特征在于,是一种沿管道的长度方向插入至配管用管道内部的插入材料,为了在管道内增加对气液混合流体的摩擦面来生成纳米气泡,所述插入材料的主体由将管道的流道空间进行分隔的分隔壁和向流道空间延伸的空间分隔部中的任何一个以上沿所述管道的长度方向连续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气泡生成用管道插入材料,该插入材料的主体由主壁所包围,在所述主壁的周围,为了保持所述主壁和所述管道内壁之间的间隙,设置一个以上的分隔凸起沿所述管道的长度方向连续形成。

3.一种纳米气泡生成用管道插入材料,其特征在于,是一种沿管道的长度方向插入至配管用管道内部的插入材料,为了在管道内增加对气液混合流体的摩擦面来生成纳米气泡,其包括形成一个以上区域空间的主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泳豪刘太根刘峨榄
申请(专利权)人:和宇纳米技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