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监测站站房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监测站站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4673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4 0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监测站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监测站站房,包括支撑主体、第一支撑块、支撑架和弹性件,支撑主体具有内腔,支撑主体的四周侧壁上具有若干滑动槽;第一支撑块滑动设置在滑动槽内;支撑架浮动设置在内腔内,站房设置在支撑架上;弹性件一端作用于第一支撑块,弹性件的另一端作用于支撑架的侧壁。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移动式监测站房缺乏抗震结构、无法保证监测数据的安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监测站,具体的,涉及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监测站站房


技术介绍

1、监测站房可用来监测周围环境的空气质量和水质数据,在环境质量监测和水质资源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监测站房应尽量靠近采样点的位置,才能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因此监测站房的选址情况多样,可能面临着水文情况复杂、土质松软等多种情况。一旦地貌情况发生变化,还需要转移监测站房的建设位置。监测站房在建设时为了保证监测设备的安全,需要具有耐久、抗震、防止沉陷不均匀的特性。但现有的监测站房的抗震方法主要是对监测站房的地基通过水泥、混凝土等进行硬化,监测站房的灵活性较差,一旦建成,多为永久性建筑,只有暴力破拆才能移除监测站房。而移动式监测站房虽然具备便于移动的优点,灵活性更好,但缺乏相应的抗震结构,若发生地质灾害,无法保证监测设备的安全,监测数据一旦备份不及时可能会永久丢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监测站站房,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移动式监测站房缺乏抗震结构、无法保证监测数据的安全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监测站站房,包括:

4、支撑主体,所述支撑主体具有内腔,所述支撑主体的四周侧壁上具有若干滑动槽;

5、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动槽内;

6、支撑架,所述支撑架浮动设置在所述内腔内,站房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

7、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作用于所述第一支撑块,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作用于所述支撑架的侧壁。

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9、转动件,所述转动件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

10、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弹性件靠近所述支撑架一端连接;

11、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设置在所述连接块上,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动件螺纹连接。

1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隔震件,所述隔震件阵列设置在所述支撑主体和所述支撑架之间,所述隔震件包括:

13、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设置在所述支撑主体内;

14、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下表面;

15、弹性隔震块,所述弹性隔震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第二固定块连接。

1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架具有容纳腔,还包括:

17、分割框,所述分割框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分割框将所述容纳腔分割为中心腔和四周腔,所述四周腔包围所述中心腔,所述支撑杆贯穿所述支撑架后位于所述四周腔内;

18、气囊,所述气囊设置在所述中心腔内;

19、储气瓶,所述储气瓶设置在所述四周腔内;

20、气阀,所述气阀设置在所述四周腔内,所述气阀用于控制所述气囊和所述储气瓶的通断;

21、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升降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气囊充气后,所述支撑板上移并与所述支撑架分离,站房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

2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容纳腔的截面形状为v字形,所述容纳腔的大端朝向所述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截面形状与所述容纳腔的截面形状相适配。

23、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主体的上端具有盖板,所述盖板上具有通孔,所述站房贯穿所述通孔,所述站房包括:

24、隔离板,所述隔离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隔离板的底面积小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面积;

25、扣板,所述扣板设置在所述隔离板上,所述扣板的截面形状与所述通孔的形状相适配,所述扣板插设在所述通孔内;

26、监测站主体,所述监测站主体设置在所述扣板上。

2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通孔的形状为倒v形。

2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扣板的侧壁具有台阶,所述台阶与所述盖板的上表面抵接。

2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主体的外壁上具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与所述滑动槽一一对应,所述容纳槽与对应的所述滑动槽之间形成台阶状通槽,还包括:

30、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滑动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第一支撑块连接,所述限位块靠近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一端与所述滑动槽的外表面抵接。

3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32、防尘板,所述防尘板设置在所述容纳槽的外侧,所述防尘板与所述容纳槽的形状相适配。

33、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34、本专利技术中,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移动式监测站房缺乏抗震结构、无法保证监测数据安全的问题,通过支撑主体和支撑架两部分组成站房的支撑基础,支撑主体的侧壁上有若干个滑动槽,每个滑动槽都滑动设置有第一支撑块,支撑架通过弹性件与第一支撑块连接,通过弹性件实现第一支撑块和支撑架之间的柔性连接,当支撑主体受到的冲击较大时,第一支撑块可在滑动槽内滑动,减少支撑架在支撑主体内的刚性运动。滑动槽分布在支撑主体的四周侧壁,使支撑架能够在水平方向内在支撑主体上滑动,进而能够承受多个方向的冲击,而弹性件在竖直方向上也具有偏转量,使支撑主体在受到竖直方向的冲击时,弹性件也能起到缓冲作用,站房设置在支撑架上,通过弹性件和第一支撑块的配合,减少支撑架受到的冲击,进而减少冲击对站房内设备的影响,保证监测数据的安全性。支撑主体具有内腔,重量较轻,方便预制成型,相对于常见的水泥、混凝土等现场浇筑的抗震结构来说,成型更加方便,也便于现场施工。

35、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支撑主体的侧壁上均匀设置有滑动槽,支撑主体预制成型以后,在施工时预埋于地基内,每个滑动槽内都滑动设置有第一支撑块,通过弹性件将第一支撑块和支撑架来接起来,最后将站房固定在支撑架上即可。由于滑动槽在支撑主体上均匀分布,且支撑主体预埋入地基,每个弹性件的弹性系数和长度相同,当支撑主体不受到冲击时,支撑架受力平衡,能够和支撑主体之间保持相对稳定的位置关系,即便于站房在支撑架上保持稳定。当支撑架受到冲击时,弹性件可首先发生形变,吸收冲击带来的能量,第一支撑块沿滑动槽滑动,能够进一步对冲击进行缓冲,避免支撑主体和支撑架之间发生刚性运动,保持支撑架的稳定,进而保证站房内设备和检测数据的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监测站站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监测站站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监测站站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震件(11),所述隔震件(11)阵列设置在所述支撑主体(1)和所述支撑架(5)之间,所述隔震件(11)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监测站站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5)具有容纳腔(15),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监测站站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15)的截面形状为V字形,所述容纳腔(15)的大端朝向所述支撑板(22),所述支撑板(22)的截面形状与所述容纳腔(15)的截面形状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监测站站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1)的上端具有盖板(23),所述盖板(23)上具有通孔(24),所述站房(6)贯穿所述通孔(24),所述站房(6)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监测站站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4)的形状为倒V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监测站站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板(26)的侧壁具有台阶(28),所述台阶(28)与所述盖板(23)的上表面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监测站站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1)的外壁上具有容纳槽(29),所述容纳槽(29)与所述滑动槽(3)一一对应,所述容纳槽(29)与对应的所述滑动槽(3)之间形成台阶状通槽,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监测站站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监测站站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监测站站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监测站站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震件(11),所述隔震件(11)阵列设置在所述支撑主体(1)和所述支撑架(5)之间,所述隔震件(11)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监测站站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5)具有容纳腔(15),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监测站站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15)的截面形状为v字形,所述容纳腔(15)的大端朝向所述支撑板(22),所述支撑板(22)的截面形状与所述容纳腔(15)的截面形状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监测站站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伟张春伟郑立飞杜彦生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雷格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