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变层高增加楼层的建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4639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4 00:24
一种改变层高增加楼层的建筑结构,位于原外墙外侧的地基梁上固定有外框架柱,外框架柱与原外墙固定连接,位于原建筑主体内部的地基梁上固定有内框架柱,相邻的外框架柱之间固定有多层外框架梁,外框架梁嵌设在原外墙中,外框架梁位于所述圈梁的上侧或者下侧,外框架柱与内框架柱之间固定有多层第一内框架梁,第一内框架梁穿过外墙并且与所述圈梁固定连接。本技术采用外框架支撑结构改建老影院辅房,基础采用树根桩,第一内框架梁穿过外墙并且与所述圈梁固定连接,外框架形成后,与影院框架结合为一个整体结构,保证了外框架柱与原主体结构之间连接可靠,减少扩建对原主体结构的影响,确保了对原主体结构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建筑改建技术,特别是一种改变层高增加楼层的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1、既有电影院主要指八十年代电影院,它曾经是一批各大中城市适应城市文化发展需要的有一定特色建筑,多为单层大跨度单厅影院,随着电影市场的变化,单厅影院已不满足市场需求,改为多厅影院已成为必然,但是,由于改造的难度与风险较大,尚无较好的设计改造案例。将大跨度排架结构的单厅影院改建为多层影厅影院是一项复杂且技术难度很大的改造设计。

2、80年代至90年代建造的老影院通过大量资料及调研,除了规模,建筑装修规格及造型外,结构类型基本类同。对老影院改扩建,由于新影院采用多厅,多层建筑,势必对消防,楼梯,电梯,机房,办公,卫生间等提出新的要求,从而需要进行辅房的改造与加固,将二层砖混结构改建为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3、由于原外墙为砖混结构,楼层梁板与主体结构柱梁均连接,如果采用拆除方法,势必对原结构带来较大的不安全影响,并影响了其它工序的安排及进展,拆除原影院的外墙则会影响周边。而且原外墙为370mm厚,拆除工作量大。原外墙与周边其它相邻建筑距离较近,拆除会影响相邻建筑。基于以上原因,需要保留原外墙。

4、对于常规设计方法,部分辅房原为二层砖混结构需要改建为三层、且原楼层标高改变均需要拆除原主体结构,但是原外墙需要保留,因此现有技术中,在保留原外墙的前提下,难以避免辅房扩建对原主体结构(原外墙)的影响,难以确保结构安全,难以控制新老结构沉降一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变层高增加楼层的建筑结构,所述的这种改变层高增加楼层的建筑结构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在保留原外墙的前提下,难以避免辅房扩建对原主体结构的影响,难以确保结构安全,难以控制新老结构沉降一致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的一种改变层高增加楼层的建筑结构,包括原建筑主体,原建筑主体包括原地基梁和设置于原地基梁上的原外墙,原外墙中设置有圈梁,原外墙外侧周围和原建筑主体内部均设置有若干个间隔分布的树根桩,相邻的树根桩顶部之间固定有地基梁,位于原外墙外侧的地基梁上固定有外框架柱,外框架柱与原外墙、圈梁固定连接,位于原建筑主体内部的地基梁上固定有内框架柱,相邻的外框架柱之间固定有多层外框架梁,外框架梁嵌设在原外墙中,外框架梁位于所述圈梁的上侧或者下侧,外框架柱与内框架柱之间固定有多层第一内框架梁,第一内框架梁穿过原外墙,相邻的内框架柱之间固定有多层第二内框架梁,

3、外框架柱和内框架柱的顶标高高于原外墙的顶标高,最顶层的外框架梁、最顶层的第一内框架梁、最顶层的第二内框架梁的顶标高均高于原外墙的顶标高,外框架梁、第一内框架梁和第二内框架梁之间固定有楼板,外框架柱与外框架梁之间在原外墙的上侧固定有新外墙。

4、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内框架梁的钢筋与圈梁的钢筋焊接固定。

5、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技术采用外框架支撑结构改建老影院辅房,基础采用树根桩,第一内框架梁穿过外墙并且与所述圈梁固定连接,外框架形成后,与影院框架结合为一个整体结构,保证了外框架柱与原主体结构之间连接可靠,减少扩建对原主体结构的影响,确保了对原主体结构的安全,在保留外墙的前提下,达到了增加楼层、改变楼层标高、砖混结构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的目的,提高了结构抗震性能,使新老结构沉降基本一致,节省了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变层高增加楼层的建筑结构,包括原建筑主体,原建筑主体包括原地基梁和设置于原地基梁上的原外墙,原外墙中设置有圈梁,其特征在于:原外墙外侧周围和原建筑主体内部均设置有若干个间隔分布的树根桩,相邻的树根桩顶部之间固定有地基梁,位于原外墙外侧的地基梁上固定有外框架柱,外框架柱与原外墙、圈梁固定连接,位于原建筑主体内部的地基梁上固定有内框架柱,相邻的外框架柱之间固定有多层外框架梁,外框架梁嵌设在原外墙中,外框架梁位于所述圈梁的上侧或者下侧,外框架柱与内框架柱之间固定有多层第一内框架梁,第一内框架梁穿过原外墙,相邻的内框架柱之间固定有多层第二内框架梁,外框架柱和内框架柱的顶标高高于原外墙的顶标高,最顶层的外框架梁、最顶层的第一内框架梁、最顶层的第二内框架梁的顶标高均高于原外墙的顶标高,外框架梁、第一内框架梁和第二内框架梁之间固定有楼板,外框架柱与外框架梁之间在原外墙的上侧固定有新外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变层高增加楼层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内框架梁的钢筋与圈梁的钢筋焊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变层高增加楼层的建筑结构,包括原建筑主体,原建筑主体包括原地基梁和设置于原地基梁上的原外墙,原外墙中设置有圈梁,其特征在于:原外墙外侧周围和原建筑主体内部均设置有若干个间隔分布的树根桩,相邻的树根桩顶部之间固定有地基梁,位于原外墙外侧的地基梁上固定有外框架柱,外框架柱与原外墙、圈梁固定连接,位于原建筑主体内部的地基梁上固定有内框架柱,相邻的外框架柱之间固定有多层外框架梁,外框架梁嵌设在原外墙中,外框架梁位于所述圈梁的上侧或者下侧,外框架柱与内框架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挺林项仕权胡益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万厦建筑装饰加固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