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性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14623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4 00:23
本技术属于化工领域,公开了一种连续性生产系统,包括冷却器以及依次连接的反应塔、缓存罐、结晶单元、中间釜、残液罐;中间釜用于对结晶单元排出的固液混合物进行过滤且所得滤液排入残液罐,所述残液罐通过管道连接至一调配罐;所述中间釜过滤得到的固体为产品;所述反应塔的下部连接有用于输入气态原料的气体输入管;所述反应塔的塔身通过管道连接调配罐的出口;所述反应塔的塔釜连接有排液泵,所述排液泵的出口分别连接至冷却器和缓存罐;该系统能够实现气液反应中有固体产物存在的基于反应塔的反应的连续化生产,其和同规格的间歇式反应系统具有类似的处理能力,其工艺控制更为简单、容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续性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1、采用反应塔或塔式反应器作为反应容器的反应比较多,一般来说这类反应的原料含气体原料、液体原料,通过气体性原料、液体性原料进行接触、反应,得到固体产品或液体产品。

2、以反应塔为反应容器的反应与精馏塔的原理较为类似,都是液体从上而下分布,气体由下而上上升,在此过程中,实现气液混合,只不过前者是通过气液混合而反应,后者在精馏塔中基本不涉及化学反应,仅涉及基于沸点区别而存在的物料分离过程。

3、在化工领域中,以六氟磷酸锂的生产为例,这是一种较为经典的气液混合反应,其可以分为溶剂法和流变相法,溶剂法可参考cn115849409a,其采用反应塔来进行反应。具体如下:

4、cn115849409a,其公开了一种液态六氟磷酸锂的合成工艺,其工艺过程为:

5、s1)、将原料氟化锂和溶剂充分融合后作为反应液经反应液进料罐进入六氟反应塔,同时将五氟化磷精馏塔来料经五氟化磷缓冲罐连续进入所述六氟反应塔与所述反应液进行反应;

6、s2)、反应结束后,反应产物从六氟反应塔的塔底进入塔底储罐,将所述六氟反应塔的塔顶采出的气相进行尾气冷凝回收;

7、s3)、所述塔底储罐将反应产物通过循环换热器按预设回流比回流至所述六氟反应塔,同时将循环换热器输出的其余反应产物打入到产品采出罐;

8、s4)、在产品采出罐的产品采出端连接过滤器用于除去反应后多余的氟化锂后,得到高纯度液态六氟磷酸锂。

9、该系统生产的是液态六氟磷酸锂。

10、对于固体六氟磷酸锂来说,由于其结晶、洗涤等操作都是采用釜来操作,属于典型的间歇式生产。

11、现有技术中,针对有固体产物的、采用反应塔作为反应容器的反应来说,没有任何技术针对此种技术的连续性生产提出过相关的解决方案。

12、所以,本项目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针对气液反应中有固体产物存在的基于反应塔的反应实现连续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性生产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气液反应中有固体产物存在的基于反应塔的反应的连续化生产,本技术的系统应用于固体六氟磷酸锂的生产后能够实现连续性生产操作,其和同规格的间歇式反应系统具有类似的处理能力,其工艺控制更为简单、容易。

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并未描述阀门、机泵等管道配件或输送动力设备,作为本领域公知的,化工领域绝大部分的管道上均设有阀门,根据流体的性质可针对阀门进行种类自由选择;在一些较为重要或故障率较高的阀门位置还应该设置旁路阀;

3、容器、反应器、塔之间实现物料的输送、回流等,本领域基本都采用机泵等操作,除了在物料释放等方面对于物料输送速度要求不严格时可以采用基于流体自重的方式实现流体流动,其他地方一般都要采用机泵实现流体输送,机泵的种类和选型有很多,比如隔膜泵、离心泵、蠕动泵、石墨泵等,本技术中,大多数为离心泵。

4、在绝大多数原料罐上均设有称重模块;在釜、塔中应该设有温度计、压力计;作为本领域公知的,釜应该带有加热和/或冷却夹套、搅拌动力装置、液位计等必要的配件,如果釜需要带压或减压操作,则应该带加压管或真空管;一般情况下,釜顶均有冷凝器,为卧式冷凝器、立式冷凝器或两者结合;反应塔为本领域常规设计,塔釜有热源,塔内有塔板和/或填料;塔内不同高度均设有温度计、压力计等。

5、以上均为常规设计,在本技术的文字描述中一般不会再度详细描述;在本技术的附图中会部分标注上述附件、设备,如果没有标注,并不代表本技术没有设置上述的附件、设备。

6、为达到此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连续性生产系统,包括冷却器以及依次连接的反应塔、缓存罐、结晶单元、中间釜、残液罐;中间釜用于对结晶单元排出的固液混合物进行过滤且所得滤液排入残液罐,所述残液罐通过管道连接至一调配罐;所述中间釜过滤得到的固体为产品;

7、所述反应塔的下部连接有用于输入气态原料的气体输入管;

8、所述反应塔的塔身通过管道连接调配罐的出口;

9、所述反应塔的塔釜连接有排液泵,所述排液泵的出口分别连接至冷却器和缓存罐。

10、在上述的连续性生产系统中,所述反应塔为一个或多个;多个反应塔并联设置;

11、所述结晶单元为一个或多个,若所述结晶单元为多个,则多个结晶单元并联设置;

12、所述中间釜为一个或多个,若所述中间釜为多个,则所述中间釜并联设置。

13、在上述的连续性生产系统中,所述调配罐不少于2个。

14、在上述的连续性生产系统中,所述结晶单元包括结晶釜和结晶槽;所述结晶槽的入口连接结晶釜的出口;所述结晶槽的出口连接至中间釜的入口;所述结晶釜的入口和缓存罐的入口连接。

15、在上述的连续性生产系统中,所述结晶釜的下部或底部通过设有过滤器的管道连接至残液罐的入口。

16、在上述的连续性生产系统中,相邻的反应塔的塔釜之间通过溢流管连通;多个反应塔的塔釜的高度依序逐渐降低;每根溢流管的一端至另外一端均有落差;所述落差的高度和对应的两个反应塔的塔釜的高度差一致。

17、在上述的连续性生产系统中,所述中间釜的顶部设有第一冷凝器,所述第一冷凝器的出口连接至残液罐。

18、在上述的连续性生产系统中,所述中间釜上还设有用于输入洗涤溶剂的输液管,所述中间釜的下部设有带过滤器的排液管,所述排液管连接至调配罐,所述中间釜的底部设有固体排出口;所述中间釜设有加热夹套。

19、在上述的连续性生产系统中,所述反应塔的顶部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反应塔的塔顶设有压力计,所述第一电磁阀和压力计联动。

20、在上述的连续性生产系统中,所述调配罐和反应塔的塔身之间连接的管道上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排液泵的出口设有第三电磁阀。

2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2、本技术采用反应塔作为反应主体,在反应塔和后续的结晶等工序之间加一个缓存罐,通过反应塔通过连续性生产得到含有六氟磷酸锂的氢氟酸流变相溶液,然后进入到缓存罐,然后经过结晶、分离、洗涤和干燥得到干燥的六氟磷酸锂,分离得到的氟化氢溶液(含未结晶的六氟磷酸锂以及少量未反应原料)回流到调配罐进行调配,作为反应塔的进料,通过以上设计,实现了固体六氟磷酸锂的连续性生产。

23、声明:以上以六氟磷酸锂的生产为例进行效果说明,该系统用于其他的以气液为原料的反应、具有固体性产物出现、需要结晶操作的反应同样适用;

24、如:传统的烟气的吸收工艺中,在反应塔或洗涤塔中通过碱液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得到亚硫酸钠,通过氧化剂对含有亚硫酸钠、氢氧化钠的溶液进行氧化得到含硫酸钠的溶液,对含有硫酸钠的溶液进行浓缩、结晶得到固体硫酸钠,残液进行回用;该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性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器以及依次连接的反应塔、缓存罐、结晶单元、中间釜、残液罐;中间釜用于对结晶单元排出的固液混合物进行过滤且所得滤液排入残液罐,所述残液罐通过管道连接至一调配罐;所述中间釜过滤得到的固体为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性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塔为一个或多个;多个反应塔并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性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配罐不少于2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性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单元包括结晶釜和结晶槽;所述结晶槽的入口连接结晶釜的出口;所述结晶槽的出口连接至中间釜的入口;所述结晶釜的入口和缓存罐的入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续性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釜的下部或底部通过设有过滤器的管道连接至残液罐的入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性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的反应塔的塔釜之间通过溢流管连通;多个反应塔的塔釜的高度依序逐渐降低;每根溢流管的一端至另外一端均有落差;所述落差的高度和对应的两个反应塔的塔釜的高度差一致。</p>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性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釜的顶部设有第一冷凝器,所述第一冷凝器的出口连接至残液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续性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釜上还设有用于输入洗涤溶剂的输液管,所述中间釜的下部设有带过滤器的排液管,所述排液管连接至调配罐,所述中间釜的底部设有固体排出口;所述中间釜设有加热夹套。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连续性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塔的顶部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反应塔的塔顶设有压力计,所述第一电磁阀和压力计联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连续性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配罐和反应塔的塔身之间连接的管道上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排液泵的出口设有第三电磁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性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器以及依次连接的反应塔、缓存罐、结晶单元、中间釜、残液罐;中间釜用于对结晶单元排出的固液混合物进行过滤且所得滤液排入残液罐,所述残液罐通过管道连接至一调配罐;所述中间釜过滤得到的固体为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性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塔为一个或多个;多个反应塔并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性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配罐不少于2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性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单元包括结晶釜和结晶槽;所述结晶槽的入口连接结晶釜的出口;所述结晶槽的出口连接至中间釜的入口;所述结晶釜的入口和缓存罐的入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续性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釜的下部或底部通过设有过滤器的管道连接至残液罐的入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性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的反应塔的塔釜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洋徐景贤曾琪
申请(专利权)人:九江天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