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储能装置及储能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储能装置及储能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4514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4 0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储能装置及储能系统。储能装置包括电池模组、第一液冷板和第二液冷板,第一液冷板与电池模组沿电池模组高度方向的第一侧壁热传导连接;第二液冷板立设于第一液冷板,第二液冷板与电池模组的第二侧壁相接触,第一液冷板和第二液冷板内均设置有循环流道,第一液冷板的循环流道和第二液冷板的循环流道相连通;其中,第一侧壁垂直于第二侧壁,第一液冷板具有多个液冷区,多个液冷区对应的循环流道并联设置,多个液冷区中至少一个液冷区对应的至少一个循环流道的流道长度小于其他液冷区对应的其他循环流道的流道长度。可以进行温度中和,提高整体均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总体来说涉及储能,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储能装置及储能系统


技术介绍

1、现有的储能装置包括电池箱和设置在电池箱内且串联的多个电池模组,以提高储能装置的供电能力。储能装置的电池模组在充放电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热量,并聚集在电池箱内,而为了避免电池箱内的温度过高,通常会在电池箱底部设置具有流道的液冷板,以通过流体在流道内的流动,实现与电池箱内热量的交换。随着电池模组功率密度的提升,现有单一液冷板冷却方式无法满足电池高功率密度的散热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储能装置及储能系统,提高储能装置的散热效果。

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储能装置包括电池模组、第一液冷板和第二液冷板,第一液冷板与电池模组沿所述电池模组高度方向的第一侧壁热传导连接;第二液冷板立设于所述第一液冷板,所述第二液冷板与所述电池模组的第二侧壁相接触,所述第一液冷板和所述第二液冷板内均设置有循环流道,所述第一液冷板的所述循环流道和所述第二液冷板的所述循环流道相连通;其中,所述第一侧壁垂直于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一液冷板具有多个液冷区,多个所述液冷区对应的所述循环流道并联设置,多个所述液冷区中至少一个所述液冷区对应的至少一个所述循环流道的流道长度小于其他所述液冷区对应的其他所述循环流道的流道长度。

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储能装置,第一液冷板用于承载电池模组,当第一液冷板的第一液冷流道内有冷却介质流过时,可通过第一液冷板的循环流道内的冷却介质与电池模组底部产生的热量进行热交换。由于单独底部换热会使电池模组沿第一方向的顶部和底部温差比较大,将电池模组设置于液冷组件的第二液冷板的一侧,当第二液冷板的第二液冷流道内有冷却介质流过时,可通过第二液冷板的循环流道内的冷却介质与电池模组侧部产生的热量进行热交换,可以有效缓解电池模底部和顶部上下温差,且电池模组的底部和侧部分别与第一液冷板和第二液冷板相接触,实现电池模组底部和侧部同时冷却,电池模组具有两个冷却面,可以降低各个电池模组之间的温差。

4、由于冷却介质位于进液流道的初始温度最低,其中一个液冷区对应第一液冷板的循环流道的流道长度比较小,冷却介质可以直接通过流道长度较小的第一液冷板的循环流道进入第二液冷板的循环流道内,此时冷却介质的温度略高于初始温度,但是远低于流经其他流道长度比较大的第一液冷板的循环流道的冷却介质,即进入第二液冷板的循环流道的冷却介质来自两部分,分别是来自流道长度比较小且温度较低的冷却介质和来自流道长度比较大且温度较高的冷却介质,两部分可以进行温度中和,减少冷却介质在进液流道和第二液冷板的循环流道的温差,提高整体均温性。

5、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液冷板上多个所述液冷区沿所述电池模组的高度方向的投影面积不相同。

6、采用这种方式,多个液冷区为非对称结构,温升较低的冷却介质和温升较高的冷却介质在进入第二液冷板的循环流道之前中和,以达到温度均衡效果。

7、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液冷板的所述循环流道与所述第二液冷板的所述循环流道之间通过连通流道相连通,沿靠近所述连通流道的方向,多个所述液冷区的所述循环流道的流道长度逐渐减少;和/或,所述第一液冷板的所述循环流道与所述第二液冷板的所述循环流道之间通过连通流道相连通,沿靠近所述连通流道的方向,多个所述液冷区的所述循环流道的流道截面积逐渐减少。

8、采用这种设置,与连通流道距离比较近的循环流道长度比较小,冷却介质的流动路径比较短,与电池模组热量交换比较少,则冷却介质流动至连通流道时的温度比较低。由于循环流道的流量与流道横截面和流道长度有关,在流道横截面一定的情况下,随着流道长度增加,循环流道内的压差变化较大,导致循环流道的流道减少,为此,对于流道长度比较大的循环流道增加其流道横截面,起到平衡流量的作用,使不同液冷区对应循环流道的流量近似相同,进一步提高整体均温性。

9、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液冷板设置有进液流道,所述第二液冷板设置有出液流道,所述进液流道、所述第一液冷板的所述循环流道、所述第二液冷板的所述循环流道和所述出液流道相连通;其中,所述进液流道和所述出液流道位于所述第一液冷板沿所述第一液冷板长度方向的同侧;和/或,所述进液流道和所述出液流道位于所述第一液冷板沿所述第一液冷板宽度方向的同侧。

10、由于冷却介质在进液流道位置处为初始位置,冷却介质的初始温度比较低,而冷却介质在出液流道位置处为末端位置,冷却介质在对电池模组换热后的温度比较高,将进液流道和出液流道近似设置在同一侧设置,使整个冷却回路内的冷却介质在同一侧进出,温度较高的冷却和温度较低的冷却介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中和作用,有效降低冷却介质的温差,从而提高真个液冷组件的均温性。

11、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液冷区对应的所述循环流道靠近所述进液流道的一端的流道横截面不同。

12、采用这种方式,根据不同液冷区对应循环流道的流道压差自动进行流量配比,可以有效降低局部温升过大,从而降低了温差。

13、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液冷区对应的所述循环流道均包括多个串联设置的冷却单元;其中,所述进液流道通过主路与靠近所述进液流道的所述冷却单元相连通,所述主路和所述进液流道的延伸方向不同。

14、串联设置的冷却单元增加循环流道的整体流道长度,使循环流道尽可能更多覆盖电池模组对应的区域。从进液流道流出的冷却介质并不是直接通入主路,而是存在一定弯折,以便于可以分成多路通道,从而通过主体进入对应的液冷区。

15、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单元包括多个并联设置的冷却支路;所述冷却支路沿所述第一液冷板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或,所述冷却支路沿所述第一液冷板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

16、多个并联设置的冷却支路将主路分成较多数量的细小支路,可以增加冷却介质与第一液冷板的冷板壁面的接触面积,增强换热效果。

17、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液冷板的所述循环流道通过连通流道与所述第二液冷板的所述循环流道相连通;相邻两个所述冷却单元通过冷却主路相连通,所述冷却单元内和/或所述冷却主路内还设置有扰流件;其中,所述第一液冷板靠近所述连通流道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扰流件。

18、扰流件可增加冷却介质的扰流,使从各个冷却支路流出的不同温度的冷却介质混合均匀后,再流动下一个冷却单元或者下一个冷却支路。由于从连通流道流出的冷却介质需要沿电池模组的高度方向向上流动至第二液冷板的循环流道内,将扰动件设置于连通流道的附近位置,扰动件可提高冷却介质的扰动阻力,从而增加冷却介质的流速,使冷却介质可以快速沿电池模组的高度方向向上冲到第二液冷板的循环流道内。

19、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储能装置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沿所述电池模组高度方向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液冷板,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液冷板;其中,所述第一液冷板、所述第二液冷板和所述支撑件为一体成型结构。

20、利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冷板上多个所述液冷区(311)沿所述电池模组(20)的高度方向的投影面积不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冷板(31)的所述循环流道(301)与所述第二液冷板(32)的所述循环流道(301)之间通过连通流道(302)相连通,沿靠近所述连通流道(302)的方向,多个所述液冷区(311)的所述循环流道(301)的流道长度逐渐减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冷板(31)设置有进液流道(303),所述第二液冷板(32)设置有出液流道(304),所述进液流道(303)、所述第一液冷板(31)的所述循环流道(301)、所述第二液冷板(32)的所述循环流道(301)和所述出液流道(304)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液冷区(311)对应的所述循环流道(301)靠近所述进液流道(303)的一端的流道横截面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液冷区(311)对应的所述循环流道(301)均包括多个串联设置的冷却单元(3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单元(312)包括多个并联设置的冷却支路(312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冷板(31)的所述循环流道(301)通过连通流道(302)与所述第二液冷板(32)的所述循环流道(301)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装置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装置还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装置还包括隔板(35),所述隔板(35)设置于所述第二液冷板(32)的所述循环流道(301)内,所述隔板(35)沿所述第二液冷板(32)的所述循环流道(301)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隔板(35)将所述第二液冷板(32)的所述循环流道(301)分隔成两个子流道(3011),两个所述子流道(3011)分别对应与两个所述电池模组(20)的第二侧壁热传导连接。

12.一种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电设备(300)和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为所述用电设备(300)供电。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冷板上多个所述液冷区(311)沿所述电池模组(20)的高度方向的投影面积不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冷板(31)的所述循环流道(301)与所述第二液冷板(32)的所述循环流道(301)之间通过连通流道(302)相连通,沿靠近所述连通流道(302)的方向,多个所述液冷区(311)的所述循环流道(301)的流道长度逐渐减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冷板(31)设置有进液流道(303),所述第二液冷板(32)设置有出液流道(304),所述进液流道(303)、所述第一液冷板(31)的所述循环流道(301)、所述第二液冷板(32)的所述循环流道(301)和所述出液流道(304)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液冷区(311)对应的所述循环流道(301)靠近所述进液流道(303)的一端的流道横截面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液冷区(311)对应的所述循环流道(301)均包括多个串联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