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梁柱新型组合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4503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4 00:1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梁柱新型组合模具,属于建筑工程模具领域,一种预制梁柱新型组合模具,包括模具底板、模具侧板、加固机构和拼装机构,模具侧板固定安装在模具底板的上端,模具侧板呈对称分布,加固机构位于模具侧板的外端,拼装机构位于模具底板的内部,加固机构包括加固槽、加固肋板、加固杆、固定板,加固槽固定设置在模具侧板的外端,加固肋板活动安装在加固槽的内部,它可以实现在利用本装置浇筑预制梁柱时,将加固肋板与模具侧板抵紧,即可利用加固肋板对模具侧板进行加固,加固杆可以有效防止加固肋板变形,从而可以防止模具侧板变形,且模具侧板、模具底板均采用硬度及强度高的金属材料制成,防止影响模具脱模后的回收再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模具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预制梁柱新型组合模具


技术介绍

1、预制梁柱在装配式建筑中非常常见,一般是在工厂中利用模具拼装组合之后,再利用混凝土进行浇筑,然后再运输到施工现场再组合、连接、安装的建筑构件。

2、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18892032u提供了一种用于预制梁、柱的组合式新型模具,该方案通过对模具进行上下和左右方向的拼装,满足不同截面预制构件的要求,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但是该专利中的预制梁柱组合模具在使用时模具的侧部并无任何加固结构,因此在混凝土浇筑后如果产生开裂等现象,则模具的侧部容易跟随混凝土的开裂而产生形变,容易影响模具的回收再利用。

3、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预制梁柱新型组合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1、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梁柱新型组合模具,它可以实现防止模具侧板变形,防止影响模具脱模后的回收再利用的功能。

3、2.技术方案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预制梁柱新型组合模具,包括模具底板、模具侧板、加固机构和拼装机构,所述模具侧板固定安装在模具底板的上端,所述模具侧板呈对称分布,所述加固机构位于模具侧板的外端,所述拼装机构位于模具底板的内部,所述加固机构包括加固槽、加固肋板、加固杆、固定板,所述加固槽固定设置在模具侧板的外端,所述加固肋板活动安装在加固槽的内部,所述加固杆固定安装在加固肋板的外端,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在加固肋板的外端。

6、进一步的,所述加固机构还包括第一插板和第二插板,所述第一插板固定安装在固定板的上端,所述第一插板延伸至模具侧板的内部并与模具侧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插板固定安装在固定板的下端,所述第二插板延伸至模具侧板的内部并与模具侧板活动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拼装机构包括支撑杆、滑块、卡槽、隔板,所述支撑杆固定安装在模具底板的内部,所述支撑杆呈对称分布,所述滑块活动安装在支撑杆的外端,所述卡槽固定设置在滑块的外端,所述第二插板活动安装在卡槽的内部并与卡槽相适配,所述隔板固定安装在支撑杆的外端。

8、进一步的,所述拼装机构还包括弹簧、连杆、拼装块、拼装槽、导向块、导向杆和螺栓,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滑块的外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隔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杆活动安装在滑块的外端,所述拼装块活动安装在连杆的外端,所述拼装块贯穿模具底板并与模具底板活动连接,所述拼装槽固定设置在模具底板的右端,所述拼装块活动安装在拼装槽的内部并与拼装槽相适配。

9、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块固定安装在滑块的外端,所述导向杆固定安装在模具底板的内部,所述导向杆贯穿导向块并与导向块活动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螺栓位于模具底板的下端,所述螺栓贯穿模具底板并与模具底板、拼装块螺纹连接。

11、3.有益效果

1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13、(1)本方案通过设置加固机构,在利用本装置浇筑预制梁柱时,将加固肋板与模具侧板抵紧,即可利用加固肋板对模具侧板进行加固,加固杆可以有效防止加固肋板变形,从而可以防止模具侧板变形,且模具侧板、模具底板均采用硬度和强度高的金属材料制成,因此防止影响模具脱模后的回收再利用。

14、(2)本方案通过设置拼装机构,在对本预制梁柱模具加固的同时,可以对两个或者多个模具进行拼装,增加模具之间的摩擦,使得模具之间的连接不易松动,使得组合的效果更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梁柱新型组合模具,包括模具底板(1)、模具侧板(2)、加固机构(3)和拼装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侧板(2)固定安装在模具底板(1)的上端,所述模具侧板(2)呈对称分布,所述加固机构(3)位于模具侧板(2)的外端,所述拼装机构(4)位于模具底板(1)的内部,所述加固机构(3)包括加固槽(301)、加固肋板(302)、加固杆(303)、固定板(304),所述加固槽(301)固定设置在模具侧板(2)的外端,所述加固肋板(302)活动安装在加固槽(301)的内部,所述加固杆(303)固定安装在加固肋板(302)的外端,所述固定板(304)固定安装在加固肋板(302)的外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梁柱新型组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机构(3)还包括第一插板(305)和第二插板(306),所述第一插板(305)固定安装在固定板(304)的上端,所述第一插板(305)延伸至模具侧板(2)的内部并与模具侧板(2)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插板(306)固定安装在固定板(304)的下端,所述第二插板(306)延伸至模具侧板(2)的内部并与模具侧板(2)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梁柱新型组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拼装机构(4)包括支撑杆(401)、滑块(402)、卡槽(403)、隔板(404),所述支撑杆(401)固定安装在模具底板(1)的内部,所述支撑杆(401)呈对称分布,所述滑块(402)活动安装在支撑杆(401)的外端,所述卡槽(403)固定设置在滑块(402)的外端,所述第二插板(306)活动安装在卡槽(403)的内部并与卡槽(403)相适配,所述隔板(404)固定安装在支撑杆(401)的外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制梁柱新型组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拼装机构(4)还包括弹簧(405)、连杆(406)、拼装块(407)、拼装槽(408)、导向块(409)、导向杆(410)和螺栓(411),所述弹簧(405)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滑块(402)的外端,所述弹簧(405)的另一端与隔板(404)固定连接,所述连杆(406)活动安装在滑块(402)的外端,所述拼装块(407)活动安装在连杆(406)的外端,所述拼装块(407)贯穿模具底板(1)并与模具底板(1)活动连接,所述拼装槽(408)固定设置在模具底板(1)的右端,所述拼装块(407)活动安装在拼装槽(408)的内部并与拼装槽(408)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制梁柱新型组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块(409)固定安装在滑块(402)的外端,所述导向杆(410)固定安装在模具底板(1)的内部,所述导向杆(410)贯穿导向块(409)并与导向块(409)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制梁柱新型组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411)位于模具底板(1)的下端,所述螺栓(411)贯穿模具底板(1)并与模具底板(1)、拼装块(407)螺纹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梁柱新型组合模具,包括模具底板(1)、模具侧板(2)、加固机构(3)和拼装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侧板(2)固定安装在模具底板(1)的上端,所述模具侧板(2)呈对称分布,所述加固机构(3)位于模具侧板(2)的外端,所述拼装机构(4)位于模具底板(1)的内部,所述加固机构(3)包括加固槽(301)、加固肋板(302)、加固杆(303)、固定板(304),所述加固槽(301)固定设置在模具侧板(2)的外端,所述加固肋板(302)活动安装在加固槽(301)的内部,所述加固杆(303)固定安装在加固肋板(302)的外端,所述固定板(304)固定安装在加固肋板(302)的外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梁柱新型组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机构(3)还包括第一插板(305)和第二插板(306),所述第一插板(305)固定安装在固定板(304)的上端,所述第一插板(305)延伸至模具侧板(2)的内部并与模具侧板(2)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插板(306)固定安装在固定板(304)的下端,所述第二插板(306)延伸至模具侧板(2)的内部并与模具侧板(2)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梁柱新型组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拼装机构(4)包括支撑杆(401)、滑块(402)、卡槽(403)、隔板(404),所述支撑杆(401)固定安装在模具底板(1)的内部,所述支撑杆(401)呈对称分布,所述滑块(402)活动安装在支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林吴健曾科冯海涛欧阳俊夫赵志宏刘志鹏吴湘杨忠兴黄建陈志江
申请(专利权)人:中能建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