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柱节点结构以及装配式房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4467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4 00:09
本技术涉及一种墙柱节点结构,包括现浇柱和多面预制墙板,预制墙板包括预制的墙板外框,墙板外框包括外框顶板、外框底板和两个设有多个边部装配孔的外框边板,相邻于柱区的外框边板的各边部装配孔处均穿设有节点锚筋,节点锚筋的墙内端设有螺纹并且通过锁紧螺母固定在对应的外框边板上,节点锚筋的墙外部分伸入至柱区并且与柱区纵向钢筋搭接,现浇柱通过在柱区内现浇混凝土形成。另外还涉及采用该墙柱节点结构的装配式房屋。本技术可以将预制墙板与现浇柱有机地连接为整体,实现墙柱节点结构的装配化施工,能有效地提高墙板与现浇柱之间的连接可靠性、结构一体性和协同受力性;现场湿作业少,现浇施工效率高、作业人员劳动强度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具体涉及一种墙柱节点结构以及采用该墙柱节点结构的装配式房屋。


技术介绍

1、建筑墙体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成圈梁之后,再在圈梁中砌筑砌块,这种施工方式存在施工效率低、施工成本高、难以标准化作业而导致施工质量差异化以及施工现场洁净度不高等问题。目前,装配化施工在建筑工程领域应用逐渐广泛,但大多集中在大型建筑(如地下车站)或普通房屋建筑中的梁柱节点等方面,在普通房屋建筑的装配式工艺中,预制墙板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目前对于墙板-柱的装配化施工却较少涉及,一般是在现浇施工形成结构柱/构造柱后,再进行预制墙板的安装,这种方式仍存在工期相对较长、现场湿作业较多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涉及一种墙柱节点结构以及采用该墙柱节点结构的装配式房屋,至少可解决现有技术的部分缺陷。

2、本技术涉及一种墙柱节点结构,包括现浇柱和多面预制墙板,所述预制墙板包括预制的墙板外框,所述墙板外框包括外框顶板、外框底板和两个外框边板,于所述外框边板上设有多个边部装配孔;相邻于柱区的外框边板的各边部装配孔处均穿设有节点锚筋,其中,所述节点锚筋的墙内端设有螺纹并且通过锁紧螺母固定在对应的外框边板上,所述节点锚筋的墙外部分伸入至柱区并且与柱区纵向钢筋搭接,所述现浇柱通过在所述柱区内现浇混凝土形成。

3、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转角柱为l型转角柱,包括方形主体柱以及两个边柱,所述方形主体柱配置有第一柱区纵向钢筋组,两个边柱分别配置有第二柱区纵向钢筋组,所述预制墙板对应为两面并且分别与两个边柱连接。

4、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节点锚筋伸入至对应侧的边柱内并且与对应的第二柱区纵向钢筋组搭接。

5、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每组第二柱区纵向钢筋组通过箍筋与所述第一柱区纵向钢筋组联结。

6、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节点锚筋为l型钢筋,包括与外框边板连接的水平段以及自水平段末端竖向延伸形成的竖直段。

7、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预制墙板还包括腹板,所述腹板形成于所述墙板外框中并且四周分别与所述外框顶板、所述外框底板和两个所述外框边板连接,所述腹板的厚度小于所述墙板外框的厚度。

8、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腹板连接于所述外框边板的中部,所述外框边板上的边部装配孔呈两列分布并且该两列边部装配孔分列于腹板两侧。

9、本技术还涉及一种装配式房屋,其至少部分墙柱节点采用如上所述的墙柱节点结构。

10、作为实施方式之一,该装配式房屋为多层式房屋;其中,上层预制墙板与下层预制墙板之间具有调平间隙,上层现浇柱浇筑时,现浇混凝土还填充所述调平间隙。

11、为实施方式之一,下层现浇柱的柱顶凸出形成有上延纵向钢筋,上层现浇柱的柱底凸出形成有下延纵向钢筋,所述上延纵向钢筋与所述下延纵向钢筋通过箍筋联结。

12、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预制的墙板外框,在墙板外框上安装节点锚筋并使节点锚筋与柱区纵向钢筋搭接,可以将预制墙板与现浇柱有机地连接为整体,实现墙柱节点结构的装配化施工,能有效地提高墙板与现浇柱之间的连接可靠性、结构一体性和协同受力性。在满足现浇柱的结构强度和性能要求的同时,可以明显减少现场湿作业,而且节点锚筋的设置能相应地减少柱区纵向钢筋的数量,现浇施工效率高、作业人员劳动强度低,相应地降低了施工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墙柱节点结构,包括现浇柱和多面预制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墙板包括预制的墙板外框,所述墙板外框包括外框顶板、外框底板和两个外框边板,于所述外框边板上设有多个边部装配孔;相邻于柱区的外框边板的各边部装配孔处均穿设有节点锚筋,其中,所述节点锚筋的墙内端设有螺纹并且通过锁紧螺母固定在对应的外框边板上,所述节点锚筋的墙外部分伸入至柱区并且与柱区纵向钢筋搭接,所述现浇柱通过在所述柱区内现浇混凝土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柱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柱为L型转角柱,包括方形主体柱以及两个边柱,所述方形主体柱配置有第一柱区纵向钢筋组,两个边柱分别配置有第二柱区纵向钢筋组,所述预制墙板对应为两面并且分别与两个边柱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墙柱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锚筋伸入至对应侧的边柱内并且与对应的第二柱区纵向钢筋组搭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墙柱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组第二柱区纵向钢筋组通过箍筋与所述第一柱区纵向钢筋组联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柱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锚筋为L型钢筋,包括与外框边板连接的水平段以及自水平段末端竖向延伸形成的竖直段。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柱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墙板还包括腹板,所述腹板形成于所述墙板外框中并且四周分别与所述外框顶板、所述外框底板和两个所述外框边板连接,所述腹板的厚度小于所述墙板外框的厚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墙柱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连接于所述外框边板的中部,所述外框边板上的边部装配孔呈两列分布并且该两列边部装配孔分列于腹板两侧。

8.一种装配式房屋,其特征在于:其至少部分墙柱节点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墙柱节点结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配式房屋,其特征在于:其为多层式房屋;其中,上层预制墙板与下层预制墙板之间具有调平间隙,上层现浇柱浇筑时,现浇混凝土还填充所述调平间隙。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配式房屋,其特征在于:下层现浇柱的柱顶凸出形成有上延纵向钢筋,上层现浇柱的柱底凸出形成有下延纵向钢筋,所述上延纵向钢筋与所述下延纵向钢筋通过箍筋联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柱节点结构,包括现浇柱和多面预制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墙板包括预制的墙板外框,所述墙板外框包括外框顶板、外框底板和两个外框边板,于所述外框边板上设有多个边部装配孔;相邻于柱区的外框边板的各边部装配孔处均穿设有节点锚筋,其中,所述节点锚筋的墙内端设有螺纹并且通过锁紧螺母固定在对应的外框边板上,所述节点锚筋的墙外部分伸入至柱区并且与柱区纵向钢筋搭接,所述现浇柱通过在所述柱区内现浇混凝土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柱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柱为l型转角柱,包括方形主体柱以及两个边柱,所述方形主体柱配置有第一柱区纵向钢筋组,两个边柱分别配置有第二柱区纵向钢筋组,所述预制墙板对应为两面并且分别与两个边柱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墙柱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锚筋伸入至对应侧的边柱内并且与对应的第二柱区纵向钢筋组搭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墙柱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组第二柱区纵向钢筋组通过箍筋与所述第一柱区纵向钢筋组联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柱节点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平蔡宝林黄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三亚科教创新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