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纯电动矿卡高压器件减震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4380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4 0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纯电动矿卡高压器件减震固定装置,包括储油缸筒、工作缸筒和气压缸筒,工作缸筒外侧设置有第一换气箱和第二换气箱,第一换气箱和第二换气箱右侧设置有竖管,竖管上下两端均设置有U形管,本装置压缩形成和伸张行程过程中,利用各阀门的节流作用下,造成运动的阻力,将震动能量转换成油液以及空气的热能散发出来,使震动能量衰减,继而起到衰减震动的作用;另外利用第四活塞上下往复滑动的过程中,维持第一换气箱和第二换气箱任意一个气压的平衡,同时给第一换气箱和第二换气箱另一个换气,通过换气加快本装置散热速率,同时避免减震固定装置长期使用之后填充在装置内空气温度过高,确保本装置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减震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纯电动矿卡高压器件减震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1、为了使车架与车身的震动迅速衰减,改善和提高汽车行驶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汽车上一般都安装有减震固定装置,其中矿卡由于经常在路况复杂的路面上行驶,减震固定装置的工作负荷较大,因此相比传统汽车,矿卡上所需的减震固定装置的工作负担更大,所需的性能要求更高。

2、现有的减震固定装置多为液力式,利用减震固定装置内活塞的上下移动,使减震固定装置腔内的油液经过活塞上的孔或其他阀,向活塞的另一侧来回流动,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和油液分子间的内摩擦便对上下移动的活塞行程阻尼,使震动能量转换为油液热能,再经过外壳散发到大气中,为了维持减震固定装置的稳定,减震固定装置的储油缸内一般填充氮气或空气,由于空气压缩做功,加上空气的比热比较小,温度上升很快,内部的压力变化幅度较大,容易引起减震固定装置避震性能发生较大变化,因此现有技术大多选择氮气替代空气,然而氮气的生产成本高,另一方面氮气散热较慢,不适用于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使用。

3、针对现有技术不足,需要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改进。...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纯电动矿卡高压器件减震固定装置,包括储油缸筒、工作缸筒和气压缸筒,所述储油缸筒内同心分布有工作缸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缸体下端设置有压缩阀和补偿阀,工作缸筒上端与气压缸筒固定连接,气压缸体靠近上端部位和靠近下端部位均设置有进气口和排气口,工作缸筒外侧设置有第一换气箱和第二换气箱,其中第一换气箱位于第二换气箱上方,第一换气箱、第二换气箱与工作缸体之间相间分布有第一换气筒和第二换气筒,其中第一换气筒上端与第一换气箱连通,第二换气筒上端与第二换气箱连通,第一换气筒和第二换气筒下端均与储油缸筒上端固定连接,第一换气筒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第一活塞下侧固定有第一推杆,第二换气筒内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纯电动矿卡高压器件减震固定装置,包括储油缸筒、工作缸筒和气压缸筒,所述储油缸筒内同心分布有工作缸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缸体下端设置有压缩阀和补偿阀,工作缸筒上端与气压缸筒固定连接,气压缸体靠近上端部位和靠近下端部位均设置有进气口和排气口,工作缸筒外侧设置有第一换气箱和第二换气箱,其中第一换气箱位于第二换气箱上方,第一换气箱、第二换气箱与工作缸体之间相间分布有第一换气筒和第二换气筒,其中第一换气筒上端与第一换气箱连通,第二换气筒上端与第二换气箱连通,第一换气筒和第二换气筒下端均与储油缸筒上端固定连接,第一换气筒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第一活塞下侧固定有第一推杆,第二换气筒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下端均插入储油缸筒内,储油缸筒内滑动连接有第三活塞,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下端均与第三活塞上侧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电动矿卡高压器件减震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气箱和第二换气箱右侧设置有竖管,竖管上下两端均设置有u形管,其中位于上方的u形管的一端与竖管上端连通,另一端与第一换气连通,位于下方的u形管的一端与竖管下端连通,另一端与第二换气箱连通,竖管上设置有两根横管,两根横管左端分别与第一换气箱、第二换气箱连通,横管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辉朱耀占芦超叶永旺韩兵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跃薪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