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智能急救呼吸辅助系统及其驱动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智能急救呼吸辅助系统及其驱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14258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急救呼吸辅助系统其驱动方法,系统包括:用于采集患者的血流动力特征信息的第一采集单元;在采集血流动力特征信息的时间段内用于采集患者的呼吸特征信息的第二采集单元;用于根据患者的血流动力特征信息以及呼吸特征信息为患者提供氧气的供氧单元;以及处理器,处理器分别与第一采集单元、第二采集单元以及供氧单元信号连接,基于血流动力特征信息得到反映患者动脉血中氧与血红蛋白结合程度的血氧饱和度和反映患者的血管中的血流快慢的血流速度,同时基于呼吸特征信息得到的患者的呼吸频率,处理器控制供氧单元改变为患者提供的供氧模式。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由于忽略患者的实际耗氧特征而不能有效提高急救效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急救呼吸辅助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氧是维持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物质。人体组织缺氧是导致一些疾病的重要原因,人体组织缺氧会产生严重后果,甚至直接危及生命。人体组织的血氧饱和度是反映组织氧供应的重要参数,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脑是人体的高级中枢,其对全身的生命活动进行着控制和调节。脑代谢是有氧代谢,脑氧合依赖于供氧平衡。脑组织的新陈代谢率高,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20%。大脑在人体中耗氧量高,但其代谢代偿储备低,因此大脑对缺氧十分敏感,短时间缺氧可能造成中枢系统不可恢复的损伤。

2、在危重病人抢救、心脏骤停后大脑复苏的治疗等情况下,脑保护十分重要。大脑是对缺氧、复氧和氧化应激最敏感的器官之一,大脑代谢需氧量非常高,很容易受到低氧损伤,通气不足会导致终末器官损害、心搏骤停。为避免缺氧导致患者的病情出现严重紊乱,尤其在患者出现窒息、呼吸困难或其他需要提高供氧的情况下,医护人员会利用急救呼吸气囊为患者提供氧气,以使得患者在短时间内保持通气而减少由缺氧带来的不可逆损伤。

3、当医护人员使用呼吸气囊为患者供氧时,由于医护人员的实际操作经验的差异,对于实际操作经验不足的医护人员而言,其不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来调整呼吸气囊的挤压频率,其在急救时可能出现的情况是挤压过快或过慢,因而医护人员实际为患者提供的供氧量会超过或者低于患者所需的氧气量。另一方面,现有技术提供的自动挤压气囊虽然能够代替手动挤压供氧,如公开号为cn111494764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呼吸气囊挤压装置,包括用于套装呼吸气囊的筒体座,和沿所述筒体座的内腔壁径向均布以靠近或远离所述呼吸气囊的多组挤压机械手;所述挤压机械手包括用于贴合所述呼吸气囊外壁的挤压板、垂直连接所述挤压板的驱动组件,和穿设所述挤压板的板面以吸附连接所述呼吸气囊外壁的吸盘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挤压板靠近所述筒体轴心线以排出所述呼吸气囊内的氧气,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挤压板远离所述筒体轴心线以将外部氧气吸入所述呼吸气囊。上述申请的技术方案虽然能够解决危重病人转运中手动挤捏呼吸气囊存在的潮气量不达标的问题。但是自动挤压气囊的挤压频率固定(如16~20次/分,每次给予400~600ml的气体),无法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而自动调节供氧策略。

4、实际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通常按照固有的供氧模式为患者供氧。但由于患者的病情差异和个体差异,医护人员会忽略患者的身体实际的耗氧能力,即身体的氧供与氧需之间的关系。医护人员在抢救时按照以往的经验为患者供氧,无法根据患者身体实际利用的氧气量或给氧后的恢复情况来调节供氧策略。急救时医护人员多依靠过去的工作经验来给定供氧方案,由于供氧模式未针对患者的个体需要情况、病情变化情况等做出相应的调整,急救时可能出现通气不足、通气过量、呼吸受阻、通气频率过快或过慢的问题,因而不能有效提高急救效率。

5、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申请人做出本专利技术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专利技术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专利技术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
技术介绍
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急救呼吸辅助系统,包括:

2、用于采集患者的血流动力特征信息的第一采集单元;

3、在采集血流动力特征信息的时间段内用于采集患者的呼吸特征信息的第二采集单元;

4、用于根据患者的血流动力特征信息以及呼吸特征信息为患者提供氧气的供氧单元;以及处理器,处理器分别与第一采集单元、第二采集单元以及供氧单元信号连接,

5、基于通过血流动力特征信息得到的反映患者动脉血中氧与血红蛋白结合程度的血氧饱和度和反映患者的血管中的血流快慢的血流速度,同时基于通过呼吸特征信息得到的患者的呼吸频率,处理器控制供氧单元改变为患者提供的供氧模式。

6、本方案的技术效果:在非医院环境(如家中、商场、街道等),若有人出现呼吸困难、休克等突发状况时,医护人员到现场为患者提供急救措施。通常需要为出现突发状况的患者供氧,以维持其体内的氧浓度。而现有技术中,医院人员在为患者供氧时,医护人员通常是根据自身经验来选择呼吸急救气囊的挤压频率;或者,当使用的急救呼吸设备为急救呼吸机时,会在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的情况后为患者选择理论上适合的氧流量。

7、虽然血氧饱和度能够作为供给氧气的流量的依据,例如现有技术通常根据血氧饱和度来划分患者处于轻度缺氧、中度缺氧和重度缺氧,但实际上,当患者出现缺氧时,若自身的呼吸受限或者自身血液循环较慢,即使提供高流量的氧气,其发挥的作用也不大,甚至还会出现阻碍患者的呼吸的情况。因此,现有技术并不能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以及自身氧耗特点来为其提供精准化的供氧模式。不适合的供氧模式一方面会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呼吸甚至阻碍其呼吸,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在icu中的氧气资源也是有限的,例如采用中心供氧时,总氧气供应量是根据床位数量来确定的,通过本专利技术的个体差异性供氧,能够给临时增加床位赋予更为精准的数字指标,能够在某些紧急情况提供更多的急救机会;例如在采用氧气瓶供氧的场合,由于可以个性化确定供氧量,就能够提前预测氧气瓶的用量,减少更换频次的同时,给予更多抢救生命的机会。

8、本方案能够基于血氧饱和度来确定患者的缺氧程度,再根据患者的呼吸频率分析患者的气流受限情况,进一步地,本方案还通过血流速度分析氧气在体内的流动情况。每位患者的自身情况不同,其中,心肺功能、血管阻力、血液粘稠度、身体姿势等均会影响血液流速。呼吸的氧气进入血液中,随着血液循环,氧气能够到达身体的各个器官或组织为其提供所需氧气,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当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低于正常值而反映患者缺氧(如血氧饱和度为89%)时,按照过去的经验,医护人员通常为患者进行低流量持续性供氧。但是,当患者的气流受限时,例如呼吸频率低于正常范围,持续性地供氧可能阻碍患者的呼气;或者,当血液流速异常时,例如血流速度超过正常范围,血液流速加快,说明吸入的氧气能够更快地到达身体的其他部位,此时低流量的供氧可能无法满足患者的身体中实际的氧耗速度,进而无法使患者从缺氧状态中快速恢复。

9、本技术方案能够将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和血流速度作为供氧模式选择的参考依据,考虑了氧供与患者的实际氧耗之间的平衡关系,能够保证及时改善患者缺氧状态的同时,使得供氧模式与患者的身体耗氧情况相匹配,既能够节约医疗资源,也能够使得提供的氧气发挥有效作用。

10、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处理器被配置为:当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为反映患者处于轻度缺氧的第一阈值与第二阈值之间,患者的呼吸频率低于预设呼吸频率范围的下限,患者的血流速度低于预设流速范围的下限时,控制供氧单元以第一氧流量、间断给氧的供氧模式为患者提供氧气。

11、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缺氧的严重程度不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急救呼吸辅助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300)被配置为:当所述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为反映患者处于轻度缺氧的第一阈值与第二阈值之间,所述患者的呼吸频率低于预设呼吸频率范围的下限,所述患者的血流速度低于预设流速范围的下限时,控制所述供氧单元(400)以第一氧流量、间断给氧的供氧模式为所述患者提供氧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断给氧指在患者的呼气阶段或吸气阶段为患者供氧。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断给氧指在患者的吸气阶段为患者供氧。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300)被配置为: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300)被配置为: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300)被配置为: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300)被配置为:

9.一种智能急救呼吸辅助系统的驱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为反映患者处于轻度缺氧的第一阈值与第二阈值之间,所述患者的呼吸频率低于预设呼吸频率范围的下限,所述患者的血流速度低于预设流速范围的下限时,处理器(300)控制供氧单元(400)以第一氧流量、间断给氧的供氧模式为患者提供氧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急救呼吸辅助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300)被配置为:当所述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为反映患者处于轻度缺氧的第一阈值与第二阈值之间,所述患者的呼吸频率低于预设呼吸频率范围的下限,所述患者的血流速度低于预设流速范围的下限时,控制所述供氧单元(400)以第一氧流量、间断给氧的供氧模式为所述患者提供氧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断给氧指在患者的呼气阶段或吸气阶段为患者供氧。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断给氧指在患者的吸气阶段为患者供氧。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300)被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泽英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