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的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14190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负载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的水凝胶,由聚合物、溶液和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配制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所述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医学敷料、注射用药剂以及所述水凝胶在制备注射用药剂或医学敷料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水凝胶可注射,注射后在创面迅速成胶,稳定释放,能够实现局部递送和按需同时释放。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水凝胶的制备方法中,组分能够在常温下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不放热也无毒性成分释放,适用于不同创面的伤口愈合。解决现有含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的药物不能注射,会因创面血供不足难以抵达伤口,且很难实现局部递送和按需同时释放,及不能适用于不同创面的伤口愈合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学材料工程,具体涉及一种负载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的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平均患病率为6.4%,在全球范围内,每30秒就有1例糖尿病患者因此而截肢。而对于糖尿病足下肢缺血的传统外科手术方法,虽然可直接打通堵塞血管,可迅速改善缺血状况,但是对糖尿病足多发的膝下病变效果差,再狭窄率高,且糖尿病高发的年老体弱患者,往往无法承受手术搭桥或血管介入治疗等刺激。而传统药物治疗方法,通过药物的血管扩张作用改善下肢缺血部位的侧支循环,但因为创面大,局部处于高糖环境,易感染和血栓形成,如何给药能维持局部有效药物浓度、药效,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临床问题。随着局部药物缓释技术的发展,如果将药物负载到可降解的高分子生物材料再涂到创面上,就可在创面局部形成稳定的药物控制释放体系,保证了药物的稳定、可控释放,达到治疗效果;同时随着生物材料的降解,载体无存留,具有安全性。因此,以高分子生物材料为载体承载药物的缓释、可控药物释放系统,是糖足治疗的一大方向。

2、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angpt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载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的水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凝胶由聚合物、溶液和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配制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的水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的水凝胶中所述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的质量百分比为0.0001%~0.0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的水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包括聚乙二醇水凝胶体系或者改性聚乙二醇水凝胶体系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载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的水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包括氨基聚乙二醇、活性酯聚乙二醇和醛基聚乙二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载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的水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凝胶由聚合物、溶液和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配制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的水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的水凝胶中所述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的质量百分比为0.0001%~0.0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的水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包括聚乙二醇水凝胶体系或者改性聚乙二醇水凝胶体系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载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的水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包括氨基聚乙二醇、活性酯聚乙二醇和醛基聚乙二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负载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的水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聚乙二醇、活性酯聚乙二醇和醛基聚乙二醇的质量份数比为(7-8):(2-3):(5-6)。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负载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的水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包括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缓冲液和生理盐水中的至少一种。

7.一种负载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的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智礼沈红许永崧杨龙艳柯静董家乐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