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耕地机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4139 阅读:2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型耕地机械,其由行走装置和耕具组成,所述的行走装置包括车体总成、车篷、前轮、后驱动轮和辅助轮机构,车体总成包括由扶手操纵方向的车体前部、车体后部、车体前部和车体后部之间的座椅、车体后部后方固接的车体连接件,辅助轮机构包括两个对称位于后驱动轮两侧的悬挂于车体后部的支撑轮,支撑轮的直径小于后驱动轮,车篷位于车体前部和车体后部之间;所述的耕具包括犁架、犁架前端的牵引件、犁架后部的尾轮、犁架下方的主犁体、小前犁和耙具,小前犁位于主犁体的前方,耙具位于主犁体与尾轮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小型耕地机械采用这样的结构,能避免拖拉机配套导致的使用率低,能降低农民的一次性投资,降低使用成本。(*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型耕地机械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用于耕作的农具通常采用与拖拉机配套,农村由于道路因素的制约,耕作 农具的使用率较低,农民的一次性投资不仅较大,而且使用成本也较高。目前还没有出现这 样的小型耕地机械,其避免了拖拉机配套的使用率低的缺陷,能降低农民的一次性投资,降 低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小型耕地机械,该种小型耕地机械 可避免拖拉机配套导致的使用率低,能降低农民的一次性投资,降低使用成本。要解决该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小型耕地机械,其由行走装置 和耕具组成,所述的行走装置包括车体总成、车篷、前轮、后驱动轮和辅助轮机构,所述的车 体总成包括由扶手操纵方向的车体前部、车体后部、车体前部和车体后部之间的座椅、车体 后部后方固接的车体连接件,所述的辅助轮机构包括两个对称位于后驱动轮两侧的悬挂于 车体后部的支撑轮,支撑轮的直径小于后驱动轮,所述的车篷位于车体前部和车体后部之 间;所述的耕具包括犁架、犁架前端的牵引件、犁架后部的尾轮、犁架下方的主犁体、小前犁 和耙具,所述的小前犁位于主犁体的前方,所述的耙具位于主犁体与尾轮之间。所述的耙具为钉齿耙。所述的主犁体的犁铧为三角形,所述的主犁体的犁铧水平面呈22 32°倾斜, 主犁体的犁铧垂直面呈24 28°倾斜。所述的小前犁的犁铧为三角形。所述的车体前部的前方下部设置有放置架。本技术小型耕地机械采用这样的结构,能避免拖拉机配套导致的使用率低, 能降低农民的一次性投资,降低使用成本。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小型耕地机械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小型耕地机械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耕具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行走装置后视放大示意图;在图1、图2、图3中,1、尾轮;2、钉齿耙;3、主犁体;4、犁架;5、小前犁;6、牵引件; 7、车体连接件;8、车体后部;9、车篷;10、侧门;11、扶手;12、车体前部;13、放置架;14、前 轮;15、边板;16、辅助轮机构;17、后驱动轮。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所示,小型耕地机械由行走装置和耕具组成,耕具包括犁架4、主 犁体3、小前犁5、钉齿耙2、牵引件6和连接于犁架4后端的尾轮1,主犁体3位于犁架4的 下方,牵引件6与小型牵引装置的车体连接件7相接,小前犁5的上端与犁架4相连,小前 犁5位于主犁体3的前方,主犁体3与尾轮1之间布置与犁架4相连的钉齿耙2,主犁体3 的犁铧采用三角形,三角犁铧水平面呈22 32°倾斜,垂直面呈24 28°倾斜,小前犁5 的犁铧采用三角形,这样可减小耕作阻力,减小动力消耗。行走装置包括车体总成、车篷9、前轮14、后驱动轮17和辅助轮机构16,车体总成 包括边板15、车体前部12、车体后部8、座椅、放置架13和车体连接件7,座椅位于车体前部 12和车体后部8之间,车体连接件7固接于车体后部8的后方,放置架13位于车体前部12 的前方下部,车体前部12和车体后部8的下部周边具有边板15。辅助轮机构16包括两个 对称位于后驱动轮17两侧的悬挂于车体后部8的支撑轮,支撑轮的直径小于后驱动轮17, 车篷9具有侧门10,侧门10上部具有窗户,车篷9位于车体前部12和车体后部8之间,车 体前部12具有扶手11。本技术小型耕地机械采用这样的结构,能避免拖拉机配套导致的使用率低, 能降低农民的一次性投资,降低使用成本。权利要求一种小型耕地机械,其特征在于其由行走装置和耕具组成,所述的行走装置包括车体总成、车篷(9)、前轮(14)、后驱动轮(17)和辅助轮机构(16),所述的车体总成包括由扶手操纵方向的车体前部(12)、车体后部(8)、车体前部(12)和车体后部(8)之间的座椅、车体后部(8)后方固接的车体连接件(7),所述的辅助轮机构(16)包括两个对称位于后驱动轮(17)两侧的悬挂于车体后部(8)的支撑轮,支撑轮的直径小于后驱动轮(17),所述的车篷(9)位于车体前部(12)和车体后部(8)之间;所述的耕具包括犁架(4)、犁架(4)前端的牵引件(6)、犁架(4)后部的尾轮(1)、犁架(4)下方的主犁体(3)、小前犁(5)和耙具,所述的小前犁(5)位于主犁体(3)的前方,所述的耙具位于主犁体(3)与尾轮(1)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耕地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耙具为钉齿耙(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耕地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犁体(3)的犁铧为三 角形,所述的主犁体(3)的犁铧水平面呈22 32°倾斜,主犁体的犁铧垂直面呈24 28° 倾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型耕地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前犁(5)的犁铧为三角形。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小型耕地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体前部 (12)的前方下部设置有放置架(13)。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型耕地机械,其由行走装置和耕具组成,所述的行走装置包括车体总成、车篷、前轮、后驱动轮和辅助轮机构,车体总成包括由扶手操纵方向的车体前部、车体后部、车体前部和车体后部之间的座椅、车体后部后方固接的车体连接件,辅助轮机构包括两个对称位于后驱动轮两侧的悬挂于车体后部的支撑轮,支撑轮的直径小于后驱动轮,车篷位于车体前部和车体后部之间;所述的耕具包括犁架、犁架前端的牵引件、犁架后部的尾轮、犁架下方的主犁体、小前犁和耙具,小前犁位于主犁体的前方,耙具位于主犁体与尾轮之间。本技术小型耕地机械采用这样的结构,能避免拖拉机配套导致的使用率低,能降低农民的一次性投资,降低使用成本。文档编号A01B15/18GK201682758SQ201020193198公开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30日专利技术者褚云青 申请人:芜湖瑞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型耕地机械,其特征在于:其由行走装置和耕具组成,所述的行走装置包括车体总成、车篷(9)、前轮(14)、后驱动轮(17)和辅助轮机构(16),所述的车体总成包括由扶手操纵方向的车体前部(12)、车体后部(8)、车体前部(12)和车体后部(8)之间的座椅、车体后部(8)后方固接的车体连接件(7),所述的辅助轮机构(16)包括两个对称位于后驱动轮(17)两侧的悬挂于车体后部(8)的支撑轮,支撑轮的直径小于后驱动轮(17),所述的车篷(9)位于车体前部(12)和车体后部(8)之间;所述的耕具包括犁架(4)、犁架(4)前端的牵引件(6)、犁架(4)后部的尾轮(1)、犁架(4)下方的主犁体(3)、小前犁(5)和耙具,所述的小前犁(5)位于主犁体(3)的前方,所述的耙具位于主犁体(3)与尾轮(1)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云青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瑞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