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鼻后神经丛消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鼻后神经丛消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3983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3:26
本公开涉及一种鼻后神经丛消融装置,该鼻后神经丛消融装置包括移动盘、麻醉组件、消融组件以及推动组件;麻醉组件包括麻醉剂注射器,麻醉剂注射器设置于移动盘;消融组件包括消融电极,消融电极设置于移动盘;推动组件与移动盘连接,并能够用于使移动盘移动至鼻腔内的鼻后神经丛处,以用于使麻醉剂注射器将麻醉剂注射入鼻后神经末梢,并用于使消融电极对鼻后神经丛进行消融。该鼻后神经丛消融装置能够实现在无需全身麻醉的情况下,仅通过局部鼻后麻醉便能够实现对鼻后神经丛的消融,且手术效果好,创伤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医疗器械,具体地,涉及一种鼻后神经丛消融装置


技术介绍

1、过敏性鼻炎发病率高达1/5~1/3,其中部分患者症状严重,药物控制效果不佳。

2、过敏性鼻炎的发病机制,包括粘膜免疫和神经免疫调控两部分,药物治疗主要针对粘膜免疫机制,手术治疗主要针对神经免疫调控机制。

3、已有研究证实,鼻后神经丛切断手术治疗过敏性鼻炎有效率高,副作用低,是外科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主要术式。但目前手术方法创伤大(需要切除中鼻甲),恢复时间长(术后术腔上皮化需要2~3个月时间),需要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并且需要患者付出较多的时间以及创伤恢复成本,不利于手术的抉择,极大影响这一手术的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鼻后神经丛消融装置,该鼻后神经丛消融装置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鼻后神经丛消融装置,所述鼻后神经丛消融装置包括移动盘、麻醉组件、消融组件以及推动组件;所述麻醉组件包括麻醉剂注射器,所述麻醉剂注射器设置于所述移动盘;所述消融组件包括消融电极,所述消融电极设置于所述移动盘;所述推动组件与所述移动盘连接,并能够用于使所述移动盘移动至鼻腔内的鼻后神经丛处,以用于使所述麻醉剂注射器将麻醉剂注射入鼻后神经末梢,并用于使所述消融电极对鼻后神经丛进行消融。

3、可选地,所述鼻后神经丛消融装置还包括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与所述移动盘相对设置并与所述推动组件连接,且所述固定盘上形成有供所述麻醉剂注射器和所述消融电极穿设的穿设孔;所述移动盘相对于所述固定盘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移动盘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麻醉剂注射器和所述消融电极远离所述移动盘的端部均位于所述穿设孔内;在所述移动盘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麻醉剂注射器和所述消融电极远离所述移动盘的端部均穿过所述穿设孔;且所述推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移动盘相对于所述固定盘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4、可选地,所述固定盘构造为第一c字环结构,所述固定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c字环结构的第一缺口卡接于中鼻甲的根部,所述移动盘构造第二c字环结构,所述移动盘通过所述第二c字环结构的第二缺口可移动地套设于中鼻甲。

5、可选地,所述麻醉剂注射器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麻醉剂注射器沿所述第二c字环结构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所述消融电极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消融电极沿所述第二c字环结构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所述穿设孔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穿设孔沿所述第一c字环结构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以用于供多个所述麻醉剂注射器和多个所述消融电极穿设。

6、可选地,多个所述麻醉剂注射器包括第一麻醉剂注射器、第二麻醉剂注射器以及第三麻醉剂注射器,所述第一麻醉剂注射器和所述第二麻醉剂注射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c字环结构的端部,所述第三麻醉剂注射器设置于所述第二c字环结构的中部,所述麻醉组件还包括主导管、第一分支导管、第二分支导管以及第三分支导管,所述第一分支导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麻醉剂注射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主导管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分支导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麻醉剂注射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主导管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三分支导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麻醉剂注射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主导管的第一端连通,所述主导管的第二端用于导入麻醉剂。

7、可选地,多个所述消融电极包括第一端部消融电极、第二端部消融电极、第一消融电极组以及第二消融电极组,所述第一端部消融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麻醉剂注射器远离所述第三麻醉剂注射器的一侧,所述第二端部消融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二麻醉剂注射器远离所述第三麻醉剂注射器的一侧;所述第一消融电极组设置于所述第一麻醉剂注射器和所述第三麻醉剂注射器之间,且所述第一消融电极组包括沿所述第二c字环结构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消融电极,所述第二消融电极组设置于所述第二麻醉剂注射器和所述第三麻醉剂注射器之间,且所述第二消融电极组包括沿所述第二c字环结构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消融电极。

8、可选地,所述消融组件还包括控制器、电源、多个导线以及多个控制开关,多个所述导线与多个所述消融电极一一对应连接,且沿所述第二c字环结构的周向,多个所述消融电极通过多个所述导线依次交替与所述电源的正极和负极连接,多个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且与多个所述导线一一对应设置。

9、可选地,所述推动组件包括钳式握柄,所述钳式握柄包括第一握柄和第二握柄,所述第一握柄的一端与所述移动盘连接,所述第二握柄的一端与所述固定盘连接,且所述第一握柄的中部铰接于所述第二握柄的中部以相对于所述第二握柄转动,以使所述移动盘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10、可选地,所推动组件还包括锁止结构,所述锁止结构包括锁止杆、第一锁止销以及第二锁止销,所述第一锁止销和所述第二锁止销分别垂直地连接于所述锁止杆的两个端部,所述第一握柄上形成有供所述第一锁止销插设的第一锁止孔,所述第二握柄上形成有供所述第二锁止销插设的第二锁止孔,当所述第一锁止销插设于所述第一锁止孔且所述第二锁止销插设于所述第二锁止孔时,所述移动盘相对于所述固定盘处于所述第一位置。

11、可选地,所述消融电极垂直地连接于所述移动盘,且所述消融电极在逐渐远离所述移动盘的方向上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外表面包裹有绝缘层,且至少所述第二段用于穿过所述穿设孔。

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需要对鼻后神经丛进行消融时,操作人员可以操作该鼻后神经丛消融装置的推动组件,以推动移动盘移动至鼻腔内的鼻后神经丛处,因麻醉剂注射器设置于移动盘上,则可以使麻醉剂注射器将麻醉剂注射入鼻后神经末梢,从而实现鼻后的局部麻醉。当完成麻醉以后,无需移动移动盘的位置,操作人员可以继续使消融组件上的消融电极通电,因消融电极也设置于移动盘上,则可以对鼻后神经丛进行消融。在无需全身麻醉的情况下,仅通过局部鼻后麻醉便能够实现对鼻后神经丛的消融,且手术效果好,创伤小。

13、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鼻后神经丛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鼻后神经丛消融装置包括移动盘、麻醉组件、消融组件以及推动组件;所述麻醉组件包括麻醉剂注射器,所述麻醉剂注射器设置于所述移动盘;所述消融组件包括消融电极,所述消融电极设置于所述移动盘;所述推动组件与所述移动盘连接,并能够用于使所述移动盘移动至鼻腔内的鼻后神经丛处,以用于使所述麻醉剂注射器将麻醉剂注射入鼻后神经末梢,并用于使所述消融电极对鼻后神经丛进行消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后神经丛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鼻后神经丛消融装置还包括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与所述移动盘相对设置并与所述推动组件连接,且所述固定盘上形成有供所述麻醉剂注射器和所述消融电极穿设的穿设孔;所述移动盘相对于所述固定盘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移动盘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麻醉剂注射器和所述消融电极远离所述移动盘的端部均位于所述穿设孔内;在所述移动盘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麻醉剂注射器和所述消融电极远离所述移动盘的端部均穿过所述穿设孔;且所述推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移动盘相对于所述固定盘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鼻后神经丛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盘构造为第一C字环结构,所述固定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C字环结构的第一缺口卡接于中鼻甲的根部,所述移动盘构造第二C字环结构,所述移动盘通过所述第二C字环结构的第二缺口可移动地套设于中鼻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鼻后神经丛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麻醉剂注射器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麻醉剂注射器沿所述第二C字环结构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所述消融电极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消融电极沿所述第二C字环结构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所述穿设孔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穿设孔沿所述第一C字环结构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以用于供多个所述麻醉剂注射器和多个所述消融电极穿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鼻后神经丛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麻醉剂注射器包括第一麻醉剂注射器、第二麻醉剂注射器以及第三麻醉剂注射器,所述第一麻醉剂注射器和所述第二麻醉剂注射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C字环结构的端部,所述第三麻醉剂注射器设置于所述第二C字环结构的中部,所述麻醉组件还包括主导管、第一分支导管、第二分支导管以及第三分支导管,所述第一分支导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麻醉剂注射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主导管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分支导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麻醉剂注射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主导管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三分支导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麻醉剂注射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主导管的第一端连通,所述主导管的第二端用于导入麻醉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鼻后神经丛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消融电极包括第一端部消融电极、第二端部消融电极、第一消融电极组以及第二消融电极组,所述第一端部消融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麻醉剂注射器远离所述第三麻醉剂注射器的一侧,所述第二端部消融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二麻醉剂注射器远离所述第三麻醉剂注射器的一侧;所述第一消融电极组设置于所述第一麻醉剂注射器和所述第三麻醉剂注射器之间,且所述第一消融电极组包括沿所述第二C字环结构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消融电极,所述第二消融电极组设置于所述第二麻醉剂注射器和所述第三麻醉剂注射器之间,且所述第二消融电极组包括沿所述第二C字环结构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消融电极。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鼻后神经丛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融组件还包括控制器、电源、多个导线以及多个控制开关,多个所述导线与多个所述消融电极一一对应连接,且沿所述第二C字环结构的周向,多个所述消融电极通过多个所述导线依次交替与所述电源的正极和负极连接,多个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且与多个所述导线一一对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鼻后神经丛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包括钳式握柄,所述钳式握柄包括第一握柄和第二握柄,所述第一握柄的一端与所述移动盘连接,所述第二握柄的一端与所述固定盘连接,且所述第一握柄的中部铰接于所述第二握柄的中部以相对于所述第二握柄转动,以使所述移动盘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鼻后神经丛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还包括锁止结构,所述锁止结构包括锁止杆、第一锁止销以及第二锁止销,所述第一锁止销和所述第二锁止销分别垂直地连接于所述锁止杆的两个端部,所述第一握柄上形成有供所述第一锁止销插设的第一锁止孔,所述第二握柄上形成有供所述第二锁止销插设的第二锁止孔,当所述第一锁止销插设于所述第一锁止孔且所述第二锁止销插设于所述第二锁止孔时,所述移动盘相对于所述固定盘处于所述第一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鼻后神经丛消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后神经丛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鼻后神经丛消融装置包括移动盘、麻醉组件、消融组件以及推动组件;所述麻醉组件包括麻醉剂注射器,所述麻醉剂注射器设置于所述移动盘;所述消融组件包括消融电极,所述消融电极设置于所述移动盘;所述推动组件与所述移动盘连接,并能够用于使所述移动盘移动至鼻腔内的鼻后神经丛处,以用于使所述麻醉剂注射器将麻醉剂注射入鼻后神经末梢,并用于使所述消融电极对鼻后神经丛进行消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后神经丛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鼻后神经丛消融装置还包括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与所述移动盘相对设置并与所述推动组件连接,且所述固定盘上形成有供所述麻醉剂注射器和所述消融电极穿设的穿设孔;所述移动盘相对于所述固定盘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移动盘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麻醉剂注射器和所述消融电极远离所述移动盘的端部均位于所述穿设孔内;在所述移动盘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麻醉剂注射器和所述消融电极远离所述移动盘的端部均穿过所述穿设孔;且所述推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移动盘相对于所述固定盘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鼻后神经丛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盘构造为第一c字环结构,所述固定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c字环结构的第一缺口卡接于中鼻甲的根部,所述移动盘构造第二c字环结构,所述移动盘通过所述第二c字环结构的第二缺口可移动地套设于中鼻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鼻后神经丛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麻醉剂注射器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麻醉剂注射器沿所述第二c字环结构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所述消融电极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消融电极沿所述第二c字环结构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所述穿设孔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穿设孔沿所述第一c字环结构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以用于供多个所述麻醉剂注射器和多个所述消融电极穿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鼻后神经丛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麻醉剂注射器包括第一麻醉剂注射器、第二麻醉剂注射器以及第三麻醉剂注射器,所述第一麻醉剂注射器和所述第二麻醉剂注射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c字环结构的端部,所述第三麻醉剂注射器设置于所述第二c字环结构的中部,所述麻醉组件还包括主导管、第一分支导管、第二分支导管以及第三分支导管,所述第一分支导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麻醉剂注射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主导管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分支导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麻醉剂注射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主导管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昱刘俊秀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