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有机发光元件、有机化合物、显示设备、光电转换设备、电子器件、照明设备、移动体和曝光光源制造技术_技高网

有机发光元件、有机化合物、显示设备、光电转换设备、电子器件、照明设备、移动体和曝光光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3921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3:21
一种有机发光元件,其包括阳极;阴极;和配置在阳极和阴极之间的发光层,其中发光层包含由通式[1]表示的第一化合物和由通式[2]表示的第二化合物。在通式[1]中,L表示具有萘并[2,1‑f]异喹啉或菲并[2,1‑f]异喹啉作为主骨架的双齿配体。Ir Lm Ln [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发光元件、有机化合物、显示设备、光电转换设备、电子器件、照明设备、移动体和曝光光源


技术介绍

1、有机发光元件(下文有时称为“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或“有机el元件”)是包括一对电极和电极之间的有机化合物层的电子元件。从该对电极注入电子和空穴,以在有机化合物层中生成发光性有机化合物的激子。当激子返回到其基态时,有机发光元件发光。

2、随着最近有机发光元件的显著进展,特征在于,可以实现低驱动电压、各种发光波长、高速响应性和薄而轻的发光器件。

3、在有机发光元件当中,磷光发光元件是在构成有机发光元件的有机化合物层中包含磷光发光材料并且能够发出源自其三重态激子的光的发光元件。另外,磷光发光元件的发光效率和耐久寿命还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且希望改善磷光发光材料的发光量子产率,并减少发光层主体材料分子的分子结构劣化。

4、专利文献1至专利文献3公开了作为磷光发光材料的下列化合物1-a和1-b,它们是包含作为配体的芳基-萘并[2,1-f]异喹啉的铱配合物。专利文献1至专利文献3公开了在发光层中包含以下化合物1-a作为客体的有机发光元件。

5、[化学式1]

6、

7、现有技术文献

8、专利文献

9、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no.2014-141425

10、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no.2014-154615

11、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no.2014-154614


技术实现思路</b>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2、专利文献1至专利文献3公开了在发光层中包含化合物1-a的有机发光元件,但是该有机发光元件仍然存在驱动耐久性的问题。

3、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4、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这些问题,并且旨在提供一种具有高驱动耐久性的有机发光元件。

5、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方面的有机发光元件是包括以下的有机发光元件:阳极;阴极;以及在阳极和阴极之间的发光层,其中

6、发光层包含由以下通式[1]表示的第一化合物和由以下通式[2]表示的第二化合物。

7、[化学式2]

8、ir lm l’n  [1]

9、[化学式3]

10、

11、(在通式[1]中,ir表示铱,l和l′表示不同的双齿配体。m为1~3中的任意一者,n为0~2中的任意一者,且m+n=3。部分结构ir(l)m为由以下通式[1-1]或[1-2]表示的部分结构,l′表示由以下通式[1-3]或[1-4]表示的双齿配体:

12、[化学式4]

13、

14、[化学式5]

15、

16、[化学式6]

17、

18、[化学式7]

19、

20、(在通式中[1-1]、r1表示氟原子、烷基、氘取代的烷基、烷氧基、甲硅烷基、芳基、和杂环基中的任意一者。在通式[1-1]和[1-2]中,r2至r14和r18至r21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原子、氘原子、氟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氘取代的烷基、烷氧基、甲硅烷基、取代的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和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基。相邻的r1至r4可以形成环。在通式[1-3]中,r15至r17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原子、氘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氘取代的烷基、烷氧基、取代的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和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基。在通式[1-4]中,r32至r39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原子、氘原子、氟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氘取代的烷基、烷氧基、甲硅烷基、取代的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和取代或未取代的杂环基。相邻的r32至r39可以形成环。))

21、(在通式[2]中,p和q各自独立地为0、1和2中的任意一者,并且满足以下关系表达式:

22、0≤p+q≤4

23、在通式[2]中,ar1至ar4各自独立地选自各自不具有烷基作为取代基的苯、萘、菲、苯并[9,10]菲、苉、荧蒽和由以下通式[2-1]表示的化合物,且ar1至ar4中的至少一个表示菲、苯并[9,10]菲(triphenylene)、苉、荧蒽和由通式[2-1]表示的化合物中的任意一者。

24、[化学式8]

25、

26、(在通式[2-1]中,q表示氧原子、硫原子、和氮原子中的任意一者,环b1和环b2各自独立地选自烃芳环(hydrocarbon aromatic ring)和杂环。当q表示氮原子时,环b1和环b2可以具有取代基,且q可以具有芳基或杂环基作为取代基。彼此相邻的q、环b1、和环b2可以直接形成环或介由取代基形成环。))

27、专利技术的效果

28、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具有高驱动耐久性的有机发光元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发光元件,其包括:阳极;阴极;和在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之间的发光层,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元件,其中通式[1-1]和[1-2]中的R1表示甲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发光元件,其中通式[1-1]和[1-2]中的R3各自独立地选自芳基和杂环基,且R2至R13和R18至R21中的至少一者表示异丙基、叔丁基、氟基和氟取代的烷基中的任意一者。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发光元件,其中通式[2]中Ar1至Ar4中的相邻两个之间的最大二面角为26度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发光元件,其中通式[2]中的Ar1至Ar4各自独立地选自各自不具有烷基作为取代基的苯、萘、菲、苯并[9,10]菲、苉和荧蒽,并且Ar1至Ar4中的至少一者表示菲、苯并[9,10]菲、苉或荧蒽。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发光元件,其中通式[2]中的Ar1至Ar4中的至少一者为由通式[5]表示的化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发光元件,其中通式[2]中的Ar1至Ar4中的至少一者表示以下A1组中的任意一者,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有机发光元件,其中所述第二化合物为由以下通式[8]至[13]中的任意一者表示的化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发光元件,其中在所述发光层中,所述第二化合物与所述发光层中包含的化合物组的重量比高于所述第一化合物与所述发光层中包含的化合物组的重量比。

10.一种有机金属配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通式[1]表示,

11.一种有机金属配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通式[3]表示,

12.一种有机金属配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通式[1]表示,

13.一种有机金属配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通式[3]表示,

14.一种有机发光元件,其包括:阳极;阴极;和在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之间的发光层,其特征在于,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9和14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发光元件,其中所述有机发光元件发出红光。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9和14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发光元件,其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有机发光元件,其中所述有机发光元件发出白光。

18.一种显示设备,其包括: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设备,其还包括滤色器。

20.一种光电转换设备,其包括:

21.一种电子器件,其包括:

22.一种照明设备,其包括:

23.一种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9和14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发光元件的光源;和构造成透射由所述光源发光的光的光扩散部或滤光器。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照明设备,其还包括滤色器。

25.一种移动体,其包括:

26.一种曝光光源,其用于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曝光光源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9和14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发光元件。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有机发光元件,其包括:阳极;阴极;和在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之间的发光层,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元件,其中通式[1-1]和[1-2]中的r1表示甲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发光元件,其中通式[1-1]和[1-2]中的r3各自独立地选自芳基和杂环基,且r2至r13和r18至r21中的至少一者表示异丙基、叔丁基、氟基和氟取代的烷基中的任意一者。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发光元件,其中通式[2]中ar1至ar4中的相邻两个之间的最大二面角为26度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发光元件,其中通式[2]中的ar1至ar4各自独立地选自各自不具有烷基作为取代基的苯、萘、菲、苯并[9,10]菲、苉和荧蒽,并且ar1至ar4中的至少一者表示菲、苯并[9,10]菲、苉或荧蒽。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发光元件,其中通式[2]中的ar1至ar4中的至少一者为由通式[5]表示的化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发光元件,其中通式[2]中的ar1至ar4中的至少一者表示以下a1组中的任意一者,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有机发光元件,其中所述第二化合物为由以下通式[8]至[13]中的任意一者表示的化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发光元件,其中在所述发光层中,所述第二化合物与所述发光层中包含的化合物组的重量比高于所述第一化合物与所述发光层中包含的化合物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出洋祐镰谷淳山田直树岩胁洋伸宫下广和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