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可折叠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_技高网

可折叠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3855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3:15
本申请提供一种可折叠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显示模组包括层叠设置的盖板、显示面板和屏下支撑层,显示面板与屏下支撑层之间,和/或屏下支撑层的至少一个子支撑层背离显示面板的一侧设有含电致模量变化材料的调整层;在显示模组在折叠状态与展平状态之间切换时,调整层中至少位于显示模组弯折部的电致模量变化材料未通电,调整层在常温下具有第一储能模量;在显示模组处于展平状态或折叠状态时,调整层中至少位于弯折部的电致模量变化材料通电,调整层在常温下具有第二储能模量;第一储能模量小于第二储能模量。调整层具有第一储能模量时,便于显示模组弯折,调整层具有第二储能模量时,利于显示模组的折痕减少及弯折部支撑性的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发展,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已经成为日常生活和生产不可缺少的产品。其中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因具有较大的显示面积和便于携带的优点,已经逐渐成为发展趋势。

2、可折叠的电子设备中通常都配备有可折叠的显示模组。为保证该显示模组中层叠设置的各功能层之间稳固连接,至少一些相邻功能层之间会引入结构胶层(如光学胶或压敏胶)。然而,用于折叠的显示模组中的现有结构胶层虽然粘接性较好,但其几乎不具备减少折痕产生的能力,经历较长时间的闭合会导致显示模组的折痕明显加深,且该折痕不易恢复,影响开合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可折叠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可折叠显示模组在开合使用过程中易产生折痕且折痕不易恢复的问题。

2、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的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层叠设置的盖板、显示面板和屏下支撑层,所述屏下支撑层包括至少一个子支撑层,其中,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屏下支撑层之间,和/或至少一个所述子支撑层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设有调整层;其中,所述调整层包括电致模量变化材料;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弯折部;在所述显示模组从折叠状态切换到展平状态或者从展平状态切换到折叠状态的过程中,所述调整层中至少位于所述弯折部的所述电致模量变化材料处于未通电状态,所述调整层在常温下具有第一储能模量;在所述显示模组处于展平状态或折叠状态时,所述调整层中至少位于所述弯折部的所述电致模量变化材料处于通电状态,所述调整层在常温下具有第二储能模量;其中,所述第一储能模量小于所述第二储能模量。

3、当显示模组需要从展平状态切换到折叠状态或者从折叠状态切换到展平状态时,可以控制至少位于弯折部的电致模量变化材料处于未通电状态,此时,该材料较柔软,使得调整层在常温下的储能模量较小,进而使得显示模组的模量也较小,其弯折时产生的应力较小,弯折难度较低。当显示模组处于展平状态或折叠状态时,可以控制至少位于弯折部的电致模量变化材料处于通电状态而能响应电流硬化,以使得调整层在常温下的储能模量较高,此时显示模组的模量也较大,其表面硬较高,折痕可得到舒展甚至消除,且保证处于展平或折叠状态的显示模组的弯折部具有足够的支撑性,进而保证显示模组的结构稳定性。

4、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调整层中还间隔设有多条导线,每一所述导线的两端用于连接电源以形成回路。借助调整层中间隔设置的导线,可间接实现调整层中电致模量变化材料的通电与否,且导线的间隔设置利于增大调整层中电致模量变化材料的电响应性范围及响应速度。

5、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与所述弯折部连接的非弯折部,所述调整层包括第一调整部和与所述第一调整部连接的非调整部,其中,所述第一调整部在所述盖板上的投影覆盖所述弯折部在所述盖板上的投影,所述非调整部设置于所述非弯折部;沿所述显示模组的宽度方向,所述多条导线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调整部中。仅控制调整层的一部分具有电致模量调整功能,也可实现弯折部在低模量和高模量之间切换,使得显示模组能兼顾良好的弯折手感和折痕减少性能。

6、本申请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显示模组的宽度方向,所述多条导线均均匀分布在所述调整层中。也即,整个调整层均具有电致模量调整功能,且该调整层的制备更便捷、电致模量变化材料的通电与否控制也更便捷。

7、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相邻的所述导线的间隔距离在5μm以上。这样可以避免过密的导线影响调整层的物理弯折性,并提高调整层的电响应范围。

8、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致模量变化材料处于通电状态时,电流的施加时间在30s以上。适当的电流施加时长,可保证电致模量变化材料充分完成模量变化,进而增加调整层及显示模组模量变化的可靠性。

9、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储能模量是所述第一储能模量的100倍以上。借助电致模量变化材料的电响应性,调整层能在数值差别较大的两模量之间转变。

10、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储能模量在0.05mpa-0.3mpa的范围内;所述第二储能模量在1000mpa-1500mpa的范围内。较低的第一储能模量利于降低显示模组的弯折难度,较高的第二储能模量能有效减少显示模组展开时的折痕,增加显示模组在折叠时弯折部的支撑性。

11、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致模量变化材料处于所述未通电状态时,所述调整层在常温下具有第一断裂伸长率δ1;所述电致模量变化材料处于所述通电状态时,所述调整层在常温下具有第二断裂伸长率δ2;其中,所述δ1大于所述δ2。调整层在不同状态下的断裂伸长率不同,满足上述关系,也利于上述显示模组顺利弯折、展平时折痕得到舒展等。

12、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处于所述未通电状态下的所述电致模量变化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1小于处于所述通电状态下的所述电致模量变化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2;其中,所述tg1小于常温温度,所述tg2大于常温温度。电致模量变化材料的该性质,可使得在显示模组在常温下进行弯折的难度较低、不易产生弯折痕迹,显示模组在展平时,折痕可得到减少,即便长期折叠也不会导致折痕加深。

13、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tg1≤-30℃;所述tg2≥65℃。

14、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致模量变化材料处于所述未通电状态时,所述调整层在常温下的拉伸强度在0.5mpa以上;所述电致模量变化材料处于所述通电状态时,所述调整层在常温下的拉伸强度在5mpa以上。调整层在各种情况下的常温拉伸强度均较高,反映其抗拉性能好、不易开裂,特别是其在电致模量变化材料通电时的抗拉强度更高,能更有效保证弯折部在展平和折叠状态下的支撑性均较强。

15、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致模量变化材料处于所述未通电状态时,所述调整层在-20℃下的储能模量小于0.3mpa。即便显示模组在低至-20℃的温度下进行弯折,调整层在-20℃下的较低储能模量,可保证其不易发生脆性断裂,提供显示模组在低温环境下使用的可靠性。

16、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调整层的厚度在15μm-50μm的范围内。

17、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屏下支撑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子支撑层和第二子支撑层,所述第一子支撑层靠近所述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一子支撑层之间、所述第一子支撑层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子支撑层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中的至少一处设有所述调整层。显示模组中屏下支撑层具有两个子支撑层较为常见,可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本申请实施例的前述调整层。

18、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转动机构和本申请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的显示模组。转动机构连接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折叠显示模组安装于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转动机构;转动机构转动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对转动,从而带动显示模组弯折或展开。

19、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对折叠时,显示模组可以弯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叠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层叠设置的盖板、显示面板和屏下支撑层,所述屏下支撑层包括至少一个子支撑层,其中,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屏下支撑层之间,和/或至少一个所述子支撑层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设有调整层;其中,所述调整层包括电致模量变化材料;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弯折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层中还间隔设有多条导线,每一所述导线的两端用于连接电源以形成回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与所述弯折部连接的非弯折部,所述调整层包括第一调整部和与所述第一调整部连接的非调整部,其中,所述第一调整部在所述盖板上的投影覆盖所述弯折部在所述盖板上的投影,所述非调整部设置于所述非弯折部;沿所述显示模组的宽度方向,所述多条导线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调整部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显示模组的宽度方向,所述多条导线均均匀分布在所述调整层中。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导线的间隔距离在5μm以上。</p>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模量变化材料处于所述通电状态时,电流的施加时间在30s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储能模量是所述第一储能模量的100倍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能模量在0.05MPa-0.3MPa的范围内;所述第二储能模量在1000MPa-1500MPa的范围内。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模量变化材料处于所述未通电状态时,所述调整层在常温下具有第一断裂伸长率δ1;所述电致模量变化材料处于所述通电状态时,所述调整层在常温下具有第二断裂伸长率δ2;其中,所述δ1大于所述δ2。

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处于所述未通电状态下的所述电致模量变化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1小于处于所述通电状态下的所述电致模量变化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2;其中,所述Tg1小于常温温度,所述Tg2大于常温温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Tg1 ≤-30℃;所述Tg2≥65℃。

12.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模量变化材料处于所述未通电状态时,所述调整层在常温下的拉伸强度在0.5MPa以上;所述电致模量变化材料处于所述通电状态时,所述调整层在常温下的拉伸强度在5MPa以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模量变化材料处于所述未通电状态时,所述调整层在-20℃下的储能模量小于0.3MPa。

14.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层的厚度在15μm-50μm的范围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屏下支撑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子支撑层和第二子支撑层,所述第一子支撑层靠近所述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一子支撑层之间、所述第一子支撑层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子支撑层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中的至少一处设有所述调整层。

1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转动机构和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电路板与电池,所述电路板、所述电池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或所述第二壳体内,其中,所述电池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层中还间隔设有多条导线,每一所述导线的两端用于连接电源以形成回路;其中,所述电源为所述电池,所述导线通过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电池电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层叠设置的盖板、显示面板和屏下支撑层,所述屏下支撑层包括至少一个子支撑层,其中,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屏下支撑层之间,和/或至少一个所述子支撑层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设有调整层;其中,所述调整层包括电致模量变化材料;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弯折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层中还间隔设有多条导线,每一所述导线的两端用于连接电源以形成回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与所述弯折部连接的非弯折部,所述调整层包括第一调整部和与所述第一调整部连接的非调整部,其中,所述第一调整部在所述盖板上的投影覆盖所述弯折部在所述盖板上的投影,所述非调整部设置于所述非弯折部;沿所述显示模组的宽度方向,所述多条导线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调整部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显示模组的宽度方向,所述多条导线均均匀分布在所述调整层中。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导线的间隔距离在5μm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模量变化材料处于所述通电状态时,电流的施加时间在30s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储能模量是所述第一储能模量的100倍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能模量在0.05mpa-0.3mpa的范围内;所述第二储能模量在1000mpa-1500mpa的范围内。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模量变化材料处于所述未通电状态时,所述调整层在常温下具有第一断裂伸长率δ1;所述电致模量变化材料处于所述通电状态时,所述调整层在常温下具有第二断裂伸长率δ2;其中,所述δ1大于所述δ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梓鑫刘方成赵明远张峰
申请(专利权)人: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