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废水处理,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环保多级处理的纺织印染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1、印染废水是加工棉、麻、化学纤维及其混纺产品为主的印染厂排出的废水。印染废水水量较大,每印染加工1吨纺织品耗水100~200吨,其中80~90%成为废水。纺织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碱性大、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废水中含有染料、浆料、助剂、油剂、酸碱、纤维杂质、砂类物质、无机盐等。
2、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印染纺织废水在进行处理的时候需要使用到多组装置,如调节池、中沉池、混凝反应池以及气浮池等来配合进行使用,才能够很好的将废水实现彻底的处理,整体的结构较大,占地面积广,进而造成了整体的制造资金的消耗提升,不利于小型企业的废水处理使用,而且在对印染纺织废水处理时沉淀以及絮凝出来的固体杂质不能够及时的进行去除,容易导致废水中固体杂质饱和,影响后续的废水沉淀处理,造成整体的处理效果不是很理想,导致处理不充分的水源排出,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降低了整体的实际处理效果,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环保多级处理的纺织印染废水处理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保多级处理的纺织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中心仓(130)、环形退色仓(120)和环形絮凝物收集仓(110),其中,所述环形退色仓(120)与环形絮凝物收集仓(110)以中心仓(130)为圆心呈扩散式分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仓(130)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搅拌机构(131),其中,所述搅拌机构(131)包括与中心仓(130)上下两端转动连接并通过电机驱动的转轴(1314)以及以所述转轴(1314)为圆心呈扩散式分布的内筒体(1315)和外筒体(1318),其中,所述转轴(1314)与内筒体(1315)之间通过沿转轴(1314)等间距分布的搅拌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多级处理的纺织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中心仓(130)、环形退色仓(120)和环形絮凝物收集仓(110),其中,所述环形退色仓(120)与环形絮凝物收集仓(110)以中心仓(130)为圆心呈扩散式分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仓(130)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搅拌机构(131),其中,所述搅拌机构(131)包括与中心仓(130)上下两端转动连接并通过电机驱动的转轴(1314)以及以所述转轴(1314)为圆心呈扩散式分布的内筒体(1315)和外筒体(1318),其中,所述转轴(1314)与内筒体(1315)之间通过沿转轴(1314)等间距分布的搅拌叶(1311)固定连接,且内筒体(1315)与外筒体(1318)之间通过沿内筒体(1315)等间距分布的连接块(1316)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314)、搅拌叶(1311)、内筒体(1315)、连接块(1316)以及外筒体(1318)皆呈中空结构并相互连通,所述中心仓(130)的侧面顶部沿其圆周方向等间距开设有与环形退色仓(120)相连通的导液口(1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多级处理的纺织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314)的中空结构与搅拌叶(1311)的中空结构通过连接口(1313)相互连通,并在所述内筒体(1315)与外筒体(1318)的内部开设有内筒内腔(1312)和外筒内腔(1317),且内筒内腔(1312)和外筒内腔(1317)对应的内筒体(1315)外侧面和外筒体(1318)外侧均要对应的内筒体(1315)和外筒体(1318)为圆心等间距分别开设有臭氧喷口(1319)和臭氧喷口组(13111),且等间距分布的连接块(1316)的中空机构与其对应位置处通过臭氧喷口(1319)与内筒内腔(1312)相连通,所述外筒体(1318)的外侧面沿其圆周方向等间距固定有固定条(131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多级处理的纺织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1311)的长度大于所述内筒体(1315)与外筒体(1318)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勇,彭吉伟,虞生余,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精英纺织服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