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江河岸线菌草生态防护屏障及其构建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江河岸线菌草生态防护屏障及其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3506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态治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江河岸线菌草生态防护屏障及其构建方法。通过建立迎风坡面菌草防风固沙(土)带、背风坡面菌草阻沙(土)入河复合草篱带和岸线斜坡面菌草生物防护堤组成的菌草岸线生态防护屏障。本申请提供的江河岸线菌草生态防护屏障及其构建方法是一种投入省、见效快的生物措施,形成有效的江河岸线菌草生态防护屏障,达到快速防风固沙(土)、阻沙(土)入河、提高物种多样性的效果。同时,本申请提供的方案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共赢,枯水季,种植的菌草可留茬收割,作为食药用菌的培养料、畜禽饲料、生物能源、生物质材料等,提高经济效益;留茬的菌草防风固沙(土)、阻沙(土)入河,继续发挥其生态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态治理,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江河岸线菌草生态防护屏障及其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1、黄河流域风沙区出现了土地风蚀沙化、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和输沙量最高的河流,黄河途经阿拉善盟85公里,每年近1亿吨泥沙流入黄河。我国江河存在水土流失使植物赖以生存生长的表层土壤不断流失,结构破坏,肥力下降,生产能力降低等问题。开展江河生态建设、水土保持、水污染、产业开发等方面研究,促进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良性循环,是江河流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分。

2、针对上述问题,目前较为常见的江河岸线防护带措施有两种:一是工程措施的石笼堤坝,具有透水性、整体性、抗风浪等优点,但在缺少石块的荒漠化地区适用性不强,工程成本高,生态性能较差;二是生物措施的植树造林,通过发达的根系与植株保护岸线,一般以柳树、胡杨、槐树等多年生的植物作为防风固沙(土)的传统植物实现长期护堤,这些植物生长速度较慢,且栽培株行距较大,无法快速形成防风固沙(土)阻沙(土)屏障,其根系粗壮稀疏,根尖根毛数量少,网络土壤的能力差,易受流水侵蚀而倒伏。因此,以上两种措施均不能充分发挥防风固沙(土)、阻沙(土)入河及岸线保护的高效、快速、生态治理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江河岸线菌草生态防护屏障及其构建方法以解决现有江河岸线防护带植树造林生物措施因种植生长速度较慢的植物无法快速形成防风固沙(土)阻沙(土)岸线生态保护屏障,及植物根系网络土壤的能力差,易受流水侵蚀而倒伏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江河岸线菌草生态防护屏障,包括:

3、含有狼尾草属和/或芦竹属菌草构成的防止岸线侵蚀生物防护堤和防风固沙阻沙复合草篱带,沿平行于江河岸线等高线种植,所述防止岸线侵蚀生物防护堤和防风固沙阻沙复合草篱带依序以逐渐靠近江河岸线的方式相接。其中,应予以指出的是,本专利技术的防风固沙阻沙复合草篱带不单指沙地区域,在土壤(非沙质)地区,应相应地将其演变和理解为“防风固土阻土复合草篱带”,即本专利技术的防风固沙阻沙具有对沙、土普遍的固定和阻止其流失的功能。

4、根据黄河流域的荒漠化气候、长江流域等江河流域情况,充分结合巨菌草、紫色象草、福草6号、王草、绿洲1号、绿洲2号等菌草和其他不同菌草的生长习性,统筹考虑“风、沙、水、草”等影响因子,遵循“防止岸线侵蚀、防风固沙(土)阻沙(土)”的原则,建立均含有狼尾草属、芦竹属菌草的一种或其组合的防止岸线侵蚀生物防护堤和防风固沙(土)阻沙(土)复合草篱带为主的江河流域菌草岸线生态防护屏障。菌草地上植株的生物量庞大,可增加近地面的粗糙度,从而降低风速,固定流沙(土),起到防风固沙(土)的作用;菌草的地下根系交织成密闭网状,进而牢牢锁住泥沙,起到阻沙(土)入河的作用。菌草的根、茎、叶都具有良好的削浪减浪作用,大大降低江河水对岸线的冲刷侵蚀,明显减少泥沙、泥土入河,防止岸线侵蚀。本申请提供的江河岸线菌草生态防护屏障可有效防止江河的岸线侵蚀,高效实现荒漠化地区防止岸线侵蚀和菌草岸线防风固沙(土)阻沙(土)生态功能的综合治理功效,有力地构建一个快速、高效、生态的荒漠化地区沿河菌草生物防护带治理技术体系。

5、作为本申请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防止岸线侵蚀生物防护堤中,所述狼尾草属为巨菌草与紫色象草、福草6号、王草和杂交狼尾草中至少一种的组合,所述芦竹属选自绿洲1号、绿洲2号、绿洲3号、绿洲4号、绿洲5号、绿洲6号、绿洲7号、绿洲8号、绿洲9号、绿洲10号、绿洲11号、绿洲12号和绿洲13号中的至少一种。

6、更优选的方案中,所述防止岸线侵蚀生物防护堤还包括围绕所述狼尾草属和/或芦竹属菌草四周的乡土植物。

7、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中,所述防止岸线侵蚀生物防护堤的宽度为5m~25m,由单独狼尾草属巨菌草、紫色象草、福草6号等、单独芦竹属绿洲1号、绿洲3号等菌草品种或以上菌草及其四周的乡土植物构成。更优选地,所述防止岸线侵蚀生物防护堤的宽度为10m。

8、作为本申请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防风固沙阻沙复合草篱带中,所述狼尾草属为巨菌草与紫色象草、福草6号、王草和杂交狼尾草中至少一种的组合,所述芦竹属选自绿洲1号、绿洲2号、绿洲3号、绿洲4号、绿洲5号、绿洲6号、绿洲7号、绿洲8号、绿洲9号、绿洲10号、绿洲11号、绿洲12号和绿洲13号中的至少一种。

9、更优选的方案中,所述防风固沙阻沙复合草篱带还包括围绕所述狼尾草属和/或芦竹属菌草四周的乡土植物。

10、在本申请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防风固沙阻沙复合草篱带的宽度为10m~200m,由狼尾草属巨菌草、紫色象草、芦竹属菌草品种两个属的菌草组合及其四周的乡土植物构成。优选地,防风固沙(土)阻沙(土)复合草篱带的宽度为60m。

11、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江河岸线菌草生态防护屏障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种植防止岸线侵蚀生物防护堤:靠近江河岸线,沿平行于江河岸线等高线且与江河岸线相距至少10m的区域种植含有狼尾草属和/或芦竹属菌草构成的防止岸线侵蚀生物防护堤;种植防风固沙阻沙复合草篱带:靠近所述防止岸线侵蚀生物防护堤,沿平行于江河岸线等高线种植含有狼尾草属和/或芦竹属菌草构成的防风固沙阻沙复合草篱带;所述防止岸线侵蚀生物防护堤和防风固沙阻沙复合草篱带与所述江河岸线的形状和长度相适配。

13、本申请中涉及的菌草品种选择可根据岸线立地条件、治理需要、当地菌草综合利用和产业化情况进行选择,因地制宜发挥资源优势,在食药用菌产业发达地区可选择生长速度快、产量高的巨菌草等菌草,在造纸和板材产业区域可选择种植芦竹属菌草绿洲1号、绿洲2号、绿洲3号等菌草,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菌草组合。

14、巨菌草具有生长速度快、分蘖能力强、植株高大、根系发达、耐浸泡等特点,根系可连续固沙长达10年以上。绿洲1号、绿洲3号等具有耐寒、耐旱、抗埋压、柔韧性好等特点,在-25℃自然环境下能自然越冬。其他品种包括芦苇、冰草、梭梭等多年生乡土植物,均为种子种植。本申请根据气候条件和菌草的生长习性,选育出巨菌草、紫色象草、福草6号、绿洲1号、绿洲2号、绿洲3号等菌草,构建防止岸线侵蚀生物防护堤和防风固沙(土)阻沙(土)复合草篱带,形成“一堤一带”的菌草岸线生态防护屏障,对风沙危害严重的江河岸线及荒漠化地区快速实现防止岸线侵蚀和防风固沙(土)阻沙(土)具有明显的综合治理作用。

15、本申请中,防风固沙(土)阻沙(土)复合草篱带的形态和长度根据不同的水域形成的不同岸线形态和长度设置,“宽度”指的是与江河岸线等高线垂直方向的距离。

16、在本申请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种植所述防止岸线侵蚀生物防护堤和/或所述防风固沙(土)阻沙(土)复合草篱带时,采用移栽种植巨菌草种苗和穴播种植巨菌草种茎中的至少一种。上述方案意味着,防止岸线侵蚀生物防护堤和防风固沙(土)阻沙(土)复合草篱可以分别采用移栽种植巨菌草种苗,也可以分别采用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江河岸线菌草生态防护屏障,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江河岸线菌草生态防护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止岸线侵蚀生物防护堤中,所述狼尾草属为巨菌草与紫色象草、福草6号、王草和杂交狼尾草中至少一种的组合,所述芦竹属选自绿洲1号、绿洲2号、绿洲3号、绿洲4号、绿洲5号、绿洲6号、绿洲7号、绿洲8号、绿洲9号、绿洲10号、绿洲11号、绿洲12号和绿洲13号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江河岸线菌草生态防护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止岸线侵蚀生物防护堤还包括围绕所述狼尾草属和/或芦竹属菌草四周的乡土植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江河岸线菌草生态防护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止岸线侵蚀生物防护堤的宽度为5m~25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江河岸线菌草生态防护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风固沙阻沙复合草篱带中,所述狼尾草属为巨菌草与紫色象草、福草6号、王草和杂交狼尾草中至少一种的组合,所述芦竹属选自绿洲1号、绿洲2号、绿洲3号、绿洲4号、绿洲5号、绿洲6号、绿洲7号、绿洲8号、绿洲9号、绿洲10号、绿洲11号、绿洲12号和绿洲13号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江河岸线菌草生态防护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风固沙阻沙复合草篱带还包括围绕所述狼尾草属和/或芦竹属菌草四周的乡土植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江河岸线菌草生态防护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风固沙阻沙复合草篱带宽度为10m~200m。

8.一种江河岸线菌草生态防护屏障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止岸线侵蚀生物防护堤的宽度为5m~25m,所述防风固沙阻沙复合草篱带宽度为10m~200m。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狼尾草属为巨菌草与紫色象草、福草6号、王草和杂交狼尾草中至少一种的组合,所述芦竹属选自绿洲1号、绿洲2号、绿洲3号、绿洲4号、绿洲5号、绿洲6号、绿洲7号、绿洲8号、绿洲9号、绿洲10号、绿洲11号、绿洲12号和绿洲13号中的至少一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江河岸线菌草生态防护屏障,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江河岸线菌草生态防护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止岸线侵蚀生物防护堤中,所述狼尾草属为巨菌草与紫色象草、福草6号、王草和杂交狼尾草中至少一种的组合,所述芦竹属选自绿洲1号、绿洲2号、绿洲3号、绿洲4号、绿洲5号、绿洲6号、绿洲7号、绿洲8号、绿洲9号、绿洲10号、绿洲11号、绿洲12号和绿洲13号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江河岸线菌草生态防护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止岸线侵蚀生物防护堤还包括围绕所述狼尾草属和/或芦竹属菌草四周的乡土植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江河岸线菌草生态防护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止岸线侵蚀生物防护堤的宽度为5m~25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江河岸线菌草生态防护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风固沙阻沙复合草篱带中,所述狼尾草属为巨菌草与紫色象草、福草6号、王草和杂交狼尾草中至少一种的组合,所述芦竹属选自绿洲1号、绿洲2号、绿洲3号、绿洲4号、绿洲5号、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冬梅林占熺罗宗志余世葵郑丹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农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