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流道变径的燃料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3459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2:4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主流道变径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单电池,单电池包括正对设置的阴极板和阳极板,阴极板和阳极板上分别具有沿厚度方向贯通设置的阴极气体输送口和阳极气体输送口,阴极气体输送口和阳极气体输送口沿单电池的长度方向均设置有两个,阳极板的一侧具有连通两个阳极气体输送口的阳极流道,阴极板的一侧具有连通两个阴极气体输送口的阴极流道,多层单电池上的阳极气体输送口连通形成用于输送阳极气体的主流道,多层单电池上的阴极气体输送口连通形成用于输送阴极气体的主流道,主流道内的流道横截面积沿进气方向逐渐变小。本技术具有结构设计合理,能够保证气体供应量,有利于提高反应效率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燃料电池,特别的涉及一种主流道变径的燃料电池


技术介绍

1、燃料电池是通过将燃料在电解质中进行化学反应的方式,直接将贮存在氢气中的化学能高效、环保地转化为电能,其燃料不经过燃烧,没有内燃机复杂的能量转化过程,因此发电效率是目前所有发电方式中最高的。

2、氢燃料电池是将氢气中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装置。氢燃料电池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将氢气和空气中的氧气送入电堆内,并依次进入电堆内的单电池参与反应,随着氢气和空气中的氧气逐步进入单电池,氢气和氧气的气量与气压会逐渐下降,使得远离进气口的单电池无法获得同等压力条件的氢气和氧气,从而影响电堆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能够保证气体供应压力均匀,有利于提高燃料电池性能的燃料电池。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主流道变径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单电池,所述单电池包括正对设置的阴极板和阳极板,所述阴极板和阳极板上具有沿厚度方向贯通设置的阳极气体输送口,所述阳极气体输送口沿所述单电池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两个,所述阳极板的一侧具有连通两个所述阳极气体输送口的阳极流道;多层所述单电池上的阳极气体输送口连通形成用于输送阳极气体的主流道,所述主流道内的流道横截面积沿进气方向逐渐变小。

4、采用上述结构,阳极气体进入主流道后,会从最近的阳极气体输送口进入阳极流道内,从而减少后端阳极气体流道的进气量,由于主流道的横截面积沿进气方向逐渐变小,使得主流道后端的气体压力保持稳定,从而能够更加顺利地进入到后端的单电池内参与反应,改善后端单电池的均一性,提升整体电池性能。

5、进一步的,所述阴极板和阳极板上具有沿厚度方向贯通设置的阴极气体输送口,所述阴极气体输送口沿所述单电池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两个,所述阴极板的一侧具有连通两个所述阴极气体输送口的阴极流道;多层所述单电池上的阴极气体输送口连通形成用于输送阴极气体的主流道,所述主流道内的流道横截面积沿进气方向逐渐变小。

6、进一步的,所述主流道内穿设有导气柱,所述导气柱上具有沿长度贯通设置的导气槽,所述导气槽朝向所述阴极板和阳极板的中部,所述导气槽的横截面积沿进气方向逐渐变小。

7、这样,通过在主流道内设置导气柱,并通过在导气柱上设置横截面积逐渐变小的导气槽,利用导气槽来作为主流道内的流道,就可以让主流道的内部保持不变,即让每个单电池上的阳极气体输送口和阴极气体输送口都保持同样的尺寸,降低整体生产成本和装配成本。

8、进一步的,所述阴极板和阳极板上具有沿厚度方向贯通设置的冷却液输送口,所述冷却液输送口沿所述单电池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两个;所述阴极板和阳极板上均具有连通两个所述冷却液输送口的冷却液流道。

9、进一步的,所述阳极流道包括与所述阳极气体输送口连通的阳极主流道和多个连接在两个阳极主流道上的阳极支路流道;所述阳极支路流道沿所述阳极板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

10、进一步的,所述阴极流道包括与所述阴极气体输送口连通的阴极主流道和多个连接在两个阴极主流道上的阴极支路流道;所述阴极支路流道沿所述阴极板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

11、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结构设计合理,能够保证气体进入流场前的压力一致,有利于保证单电池性能均一性,从而提高燃料电池性能等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流道变径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单电池,所述单电池包括正对设置的阴极板(1)和阳极板(2),所述阴极板(1)和阳极板(2)上具有沿厚度方向贯通设置的阳极气体输送口(3),所述阳极气体输送口(3)沿所述单电池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两个,所述阳极板(2)的一侧具有连通两个所述阳极气体输送口(3)的阳极流道(21);多层所述单电池上的阳极气体输送口(3)连通形成用于输送阳极气体的主流道,所述主流道内的流道横截面积沿进气方向逐渐变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流道变径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板(1)和阳极板(2)上具有沿厚度方向贯通设置的阴极气体输送口(4),所述阴极气体输送口(4)沿所述单电池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两个,所述阴极板(1)的一侧具有连通两个所述阴极气体输送口(4)的阴极流道(11);多层所述单电池上的阴极气体输送口(4)连通形成用于输送阴极气体的主流道,所述主流道内的流道横截面积沿进气方向逐渐变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流道变径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道内穿设有导气柱(6),所述导气柱(6)上具有沿长度贯通设置的导气槽,所述导气槽朝向所述阴极板(1)和阳极板(2)的中部,所述导气槽的横截面积沿进气方向逐渐变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流道变径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板(1)和阳极板(2)上具有沿厚度方向贯通设置的冷却液输送口(5),所述冷却液输送口(5)沿所述单电池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两个;所述阴极板(1)和阳极板(2)上均具有连通两个所述冷却液输送口(5)的冷却液流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流道变径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流道(21)包括与所述阳极气体输送口(3)连通的阳极主流道和多个连接在两个阳极主流道上的阳极支路流道;所述阳极支路流道沿所述阳极板(2)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流道变径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流道(11)包括与所述阴极气体输送口(4)连通的阴极主流道和多个连接在两个阴极主流道上的阴极支路流道;所述阴极支路流道沿所述阴极板(1)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流道变径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单电池,所述单电池包括正对设置的阴极板(1)和阳极板(2),所述阴极板(1)和阳极板(2)上具有沿厚度方向贯通设置的阳极气体输送口(3),所述阳极气体输送口(3)沿所述单电池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两个,所述阳极板(2)的一侧具有连通两个所述阳极气体输送口(3)的阳极流道(21);多层所述单电池上的阳极气体输送口(3)连通形成用于输送阳极气体的主流道,所述主流道内的流道横截面积沿进气方向逐渐变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流道变径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板(1)和阳极板(2)上具有沿厚度方向贯通设置的阴极气体输送口(4),所述阴极气体输送口(4)沿所述单电池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两个,所述阴极板(1)的一侧具有连通两个所述阴极气体输送口(4)的阴极流道(11);多层所述单电池上的阴极气体输送口(4)连通形成用于输送阴极气体的主流道,所述主流道内的流道横截面积沿进气方向逐渐变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流道变径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进袁洪根谭祥聂海云王元林李影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宗申氢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