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SE+GR曲线优化页岩油储层水平井眼轨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3089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石油优快钻井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MSE+GR曲线优化页岩油储层水平井眼轨迹方法。该方法综合评价页岩油储层钻‑压‑采属性包括对页岩油储层岩石可钻性进行分级、建立评价可压性模型与泥质含量的关联模型、构建含油饱和度与泥质含量的关联模型、构建综合钻‑压‑采属性的优质页岩油储层评价标准;构建MSE+GR耦合作用下页岩油储层钻‑压‑采评价模型,最后综合评价页岩油储层可钻性、含油性及可压性;基于钻‑压‑采属性动态优化页岩油储层水平井眼轨迹的方法及应用是利用应用程序,结合储层岩型剖面,实时优化页岩油储层水平井眼轨迹,进行现场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利于优化水平井眼轨迹、降低钻井成本,提高钻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石油优快钻井,尤其涉及基于mse+gr曲线优化页岩油储层水平井眼轨迹方法。


技术介绍

1、国内外页岩油普遍采用“细分切割+大规模+滑溜水”为主的压裂技术实现页岩油工业化开发,但是,综合考虑页岩油储层水平井段钻-压及采(含油)三属性的程度不够:页岩油储层水平段过分追求钻遇率而忽略可钻性及可压性会加大钻井及压裂施工难度,使水平井眼轨迹变得更加复杂,从而增加钻井成本。因此,在构建综合钻-压-采属性的优质页岩油储层评价标准的基础上构建mse+gr模型对于优化水平井眼轨迹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根据现场钻井及录井资料,构建多元钻速方程,进而可以构建mse与可钻性之间的关联模型。测井gr与泥质含量之间存在着密切地关系,可以利用自然伽马测井资料求泥质。其次,可以建立泥质含量与页岩油储层可压性、含油性关联模型,通过泥质含量建立测井gr与页岩油储层可压性、含油性关联模型。以上几种模型只能单独评价可钻性、可压性、含油性中的一种或两种,不能综合考虑三者的影响。因此,需要一种综合评价页岩油储层可钻性、可压性以及含油性进而优化水平井眼轨迹的方法。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MSE+GR曲线优化页岩油储层水平井眼轨迹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综合页岩油储层钻、压、采属性,构建页岩油储层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储层可钻性、可压性及含油性变化规律,构建MSE+GR融合模型;基于MSE+GR融合模型形成的MSE+GR曲线实时优化水平井井眼轨迹,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MSE+GR曲线优化页岩油储层水平井眼轨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SE+GR融合模型的表达式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MSE+GR曲线优化页岩油储层水平井眼轨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构建综合钻、压、采属性的页岩油储层评价指标体系,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mse+gr曲线优化页岩油储层水平井眼轨迹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综合页岩油储层钻、压、采属性,构建页岩油储层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储层可钻性、可压性及含油性变化规律,构建mse+gr融合模型;基于mse+gr融合模型形成的mse+gr曲线实时优化水平井井眼轨迹,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mse+gr曲线优化页岩油储层水平井眼轨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se+gr融合模型的表达式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mse+gr曲线优化页岩油储层水平井眼轨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构建综合钻、压、采属性的页岩油储层评价指标体系,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mse+gr曲线优化页岩油储层水平井眼轨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根据邻井实钻、录井及室内实验分析资料,得到储层关于可钻性、可压性及含油性的系列数据,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mse+gr曲线优化页岩油储层水平井眼轨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构建随钻gr反演储层泥质含量的解释方法,分析泥质含量与页岩油储层含油性和可压性的相关性,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海洋纪文娟范坤坤张学桐宋维强张伟曾青冬田植升蒋欣芮李文壮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