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乌景杰专利>正文

一种高压输电线路智能监测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3049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压输电线路智能监测终端,特别涉电力输送领域的高压输电线路监测和故障位置快速检测的装置,包括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充电电池、电源模块、无线传输模块、CPU、电流互感器和电流信号采样放大模块几部分结构,可实时监测高压输电线路的工作状。可根据设定,对高压输电线路的工作状态进行现场判断发出指示,也可将其状态信息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将数据远传到信息中心,具有状态监测、故障快速定位,负荷监测等多重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智能化程度高,因此其成功使用,将为检测高压输电线路故障提供有效的技术条件,保证快速、高效修复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同时为我国智能化电网的建设做出做出巨大的贡献。(*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压输电线路智能监测终端,特别涉及电力输送领域的高压 输电线路监测和故障位置快速检测的装置。
技术介绍
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是电力系统的重要课题之一。高压输电线路一般都在100 千米以上,所经过的区域往往地形复杂,在故障发生后采用巡线的方式查找故障位置费时 费力,而且采用这种方法找到故障点所需的时间也是电力系统不能接受的。另外,对于高压 输电线路上发生最多的暂时性故障如绝缘子老化,树枝触碰引起的暂时短路,以及线路落 雷等,巡线也很难找到故障位置。曾发生过暂时性故障的地方,电气绝缘可能会存在缺陷, 再次发生故障的概率会大大增加,并有可能进一步发展成为永久性故障造成该条线路断 电。因此,及时找到故障位置并消除故障及隐患,对于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有重要意义。高压输电线路故障检测技术发展到今天,尤其短路故障检测技术相对稳定,但还 远未达到象其他智能保护设备那样的成熟和准确。目前,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定位的方法主 要有两大类一是线路参数定位;二是暂态行波定位。另外也可以按取得数据的来源分为 单端定位与双端定位两种方式,这些定位方法各有优点及不足。总体来说,利用线路参数定 位设备投入较小,但定位原理复杂,定位算法的设计与线路分布参数、运行方式、运行阻抗 及负载电流等因素密切相关,定位精度不易控制,通常只在短距离输电线路中才有较好的 应用效果;利用暂态行波定位的设备投入较大,但该类方法定位原理简单,定位精度与线路 情况基本无关。还有一些高压输电线路管理部门采用过流突变判据,虽然不用设置过流定值,但 也有致命缺点一是有些线路变电站设定的过流电流偏小,因电流突变量不足,线路出现故 障时设备不动作;二是当相间接地短路时因电流变化缓慢设备不动作。当线路短路时,因非 故障分支或故障点后面的储能电容、电动机等其他设备反馈送电至故障点时,因不能区分 衰减电流导致误判。采用电流平均值或峰值做突变判据,当线路空载合间送电或重合闸送 电时,非故障分支因重合闸涌流启动了短路判据,引起误判。有些地方采用了一种叫“故障寻址器”的小设备,来指示高压输电线路故障点,但 这种装置无法实时上报故障点位置,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去巡线查找故障点延误线路修复, 更不能做到智能化和系统化监测。由此看来,目前高压输电线路故障检测手段,越来越不能满足国家电网提出的智 能电网建设的需求,必须使用新的手段来解决目前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高压输电线路故障检测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压输 电线路智能监测终端,该高压输电线路智能监测终端不仅能实时监测高压输电线路的状 态,还能在高压输电线路出现故障时尽快确定高压输电线路故障点的位置,该装置具有实时监测、快速定位、高度智能化的特点。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利用微电子技术、光电技术和 无线通信技术的优势,设计一种高压输电线路智能监测终端,将其挂装在高压输电线路的 主要分支点,通过监测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利于无线通讯方式将当前状态发送到手 持检测终端或高压输电线路管理部门的信息中心,这样就做到了信息中心随时可以掌握每 个高压输电线路监测点的运行情况,当遇到高压输电线路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定位。一 种高压输电线路智能监测终端,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充电电池、电源模块、无线传输模块、 CPU、电流信号采样放大、电流互感器几个主要功能模块;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和充电电池连 接,在有日光照射时,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到充电电池,保证工作电能;所述充电电池和 电源模块连接,并由电源模块变换出不同模块需要的电压。进一步,所述电源模块分别和无线传输模块、CPU以及电流信号采样放大模块连 接,为每个模块提供所需的工作电压。进一步,所述CPU采用TI公司的低功耗集成电路,型号是MSP430F2012,CPU分别 与无线传输模块以及电流信号采样放大模块连接。进一步,所述电流信号采样放大运算放大器采用的集成电路的型号是低成本的、 低功耗的LM358,放大后的信号通过元器件送到CPU的A/D采样。进一步,所述电流互感器得到的采样信号通过电子元器件组成的采样和限幅电路 网络,连接到LM358输入端;所述电流互感器根据不同的负荷需求定制。进一步,所述无线传输模块选用四个引脚的模块,其中两个一脚为电源,另外两个 引脚分别和CPU的I/O 口连接,实现数据收发功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可以定时采样高压输电线路的工作情况, 可根据设定,对高压输电线路的工作状态进行现场判断发出指示,也可将其状态信息通过 无线传输模块将数据远传到信息中心,具有状态监测、故障快速定位,负荷监测等多重效 果,因此对于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有重要意义。另外,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智能 化程度高,因此本技术成功使用,将为检测高压输电线路故障提供有效的技术条件,保 证快速、高效修复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同时为我国智能化电网的建设做出做出巨大的贡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组成框图;图2是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参照图1,1_太阳能电池板,2-充电电池,3-电源模块,4-无线传输模块,5-CPU, 6-电流互感器,7-电流信号采样放大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高压输电线路智能监测终端主要有太阳能电池板1,充电电池2, 电源模块3,无线传输模块4,CPU5,电流互感器6,电流信号采样放大模块7几个功能模块 组成,几个模块相互连接实现对高压输电线路智能监测功能。太阳能电池板1为整机提供 工作能量,并将在光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在充电电池2中,实施时根据使用地点的日光照射4条件选择配置太阳能电池板1功率。充电电池2选择6V1AH的锂电,由于本机功耗较低,即使在没有太阳能电池板1提 供供电的情况下,整机也可工作一年多。电源模块3选择器件时要选用低功耗的三端稳压模块,即能保证各个模块稳定的 电压需求,又能保证降低功耗。电流互感器6制作成易于挂接在高压输电线路上的钳式自锁结构,它将检测到的 电流信号传送给电流信号采样放大模块7,放大后送到CPTO的A/D采样端口,由CPU 5将当 前电流信号数字化处理。如图2所示,具体实施时,电流信号采样放大模块7的运算放大器采用的集成电路 的型号是低成本、低功耗的LM358。电流互感器6连接至Ll接口,电流互感器6得到的信 号通过R1、R2、R3、D2和D3组成的采样和限幅电路输入到LM358的2脚,该信号放大后,从 LM358的输出端引脚1通过电阻R6耦合连接到CPU 5的A/D采样端第2引脚。本装置使用电池供电,CPU 5为整个装置的核心,要考虑选择低功耗单片机,因此 选用TI公司的低功耗单片机,集成电路的具体型号是MSP430F2012,它主要完成定时采样、 A/D转换、判断比较、设置参数接收并存储、采集数据发送等任务。CPU 5震荡信号源JZl采 用外部高精度低频晶振,JZl选用32. 768KHz,以达到低功耗的要求,JZl的两脚连接到CPU 5的12和13脚。无线传输模块4选用四个引脚的模块,两个引脚为供电引脚,另两个引脚是数据 收发引脚,无线传输模块4连接到WMl端口,两根数据线和CPU 5的8脚和9脚连接。当收 到外部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压输电线路智能监测终端,特别涉电力输送领域的高压输电线路监测和故障位置快速检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电池板(1)、充电电池(2)、电源模块(3)、无线传输模块(4)、CPU(5)、电流互感器(6)和电流信号采样放大模块(7)几部分结构;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和充电电池(2)连接;所述电源模块(3)分别和无线传输模块(4)、CPU(5)以及电流信号采样放大模块(7)连接,为其提供所需工作电压;所述CPU(5)和无线传输模块(4)连接;所述CPU(5)和电流信号采样放大模块(7)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建平乌景杰孙兴美王兴昆
申请(专利权)人:乌景杰孙兴美曹建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