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吸收口腔屏障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29891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1:58
本申请提供一种可吸收口腔屏障膜,包括骨塞和屏障膜,骨塞设有容纳腔和多个第一微孔,第一微孔的尺寸大于单个骨细胞的尺寸,第一微孔与容纳腔连通以允许骨细胞迁移和长入容纳腔,骨塞的第一端的圆周壁设有填充孔,填充孔与容纳腔连通以允许手动填入骨粉或骨块,填充孔的尺寸大于第一微孔的尺寸,骨塞的第二端形成锥形,屏障膜呈马鞍形以匹配牙槽嵴的形状,屏障膜内凹一侧的中部设置于骨塞的第一端,骨塞和屏障膜均由医用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制成。本申请种植后可以保证生物相容性,骨塞也可以为屏障膜提供足够的支撑强度,避免发生褶皱、易操作。在种植一段时间后,骨塞和屏障膜可以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无需二次取出,不会对患者造成二次创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口腔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可吸收口腔屏障膜


技术介绍

1、在骨再生技术中,屏障膜可以配合引导骨再生技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简称gbr)使用,可有效扩增骨量,恢复牙槽嵴的高度和丰满度,可有效避免软组织退缩。

2、屏障膜可分为可吸收屏障膜和不可吸收屏障膜。其中,可吸收屏障膜生物相容性良好,降解时间可控,能够引导组织生长,具有良好的抗撕裂能力,在体内可完全降解吸收且无组织刺激性和细胞毒性,可有效发挥屏障作用辅助牙槽骨诱导骨再生过程。不可吸收屏障膜能有效隔离植骨区域,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可防止膜塌陷,通过使用种植体及附加膜钉固位的方法为缺损区域提供稳定的骨再生修复空间,能保证理想的成骨效果体。

3、目前,可吸收屏障膜以胶原膜为主要代表,胶原膜是从动物源性的特定组织和器官中获取,存在动物源性风险,而且也存在力学支撑强度不足,术中易褶皱,术中塑性操作难度大等缺点。不可吸收屏障膜以钛膜为主要代表,在术后需要二次取出,对患者的创伤较大。因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既具有一定力学支撑强度,又无需二次手术取出,且具有优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吸收口腔屏障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口腔屏障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包括聚己内酯、聚乙交酯、聚乳酸和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吸收口腔屏障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屏障膜的厚度由中部向边沿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吸收口腔屏障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屏障膜的厚度为0.5mm至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口腔屏障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屏障膜设有第二微孔,所述第二微孔的尺寸小于单个成纤维细胞的尺寸,以阻止成纤维细胞迁移和长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吸收口腔屏障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口腔屏障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包括聚己内酯、聚乙交酯、聚乳酸和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吸收口腔屏障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屏障膜的厚度由中部向边沿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吸收口腔屏障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屏障膜的厚度为0.5mm至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口腔屏障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屏障膜设有第二微孔,所述第二微孔的尺寸小于单个成纤维细胞的尺寸,以阻止成纤维细胞迁移和长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口腔屏障膜,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东东张凯悦周斌赵若愚程玉炜王志斌李元李涛赵泳钧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蝾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