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下盘裂隙导水条件下破碎矿体下向进路充填采矿法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下盘裂隙导水条件下破碎矿体下向进路充填采矿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2954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盘裂隙导水条件下破碎矿体下向进路充填采矿法,其以裂隙导水带为参照将矿体划分上、下盘矿体,用以将导水区矿体与非导水区矿体区分开。其中,对于非导水区矿体,采用垂直于矿体走向布置上盘矿体的采场进路回采上盘矿体采场,实现对上盘矿体的稳定回采;对于导水区矿体,沿矿体走向布置下盘矿体的采场进路回采下盘矿体采场,并在下盘矿体采场进路中布置疏导排水工程,是以使下盘矿体进路方向与裂隙导水带延伸方向一致,以最短路径实现了矿体疏导排水工程的布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大大改善了矿体的开采环境,实现了矿体开采条件的优化改进;还控制了回采成本,亦无需专业防水技术团队的协同管理与支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采矿充填,特别是涉及一种下盘裂隙导水条件下破碎矿体下向进路充填采矿法


技术介绍

1、目前针对下盘存在裂隙导水条件的倾斜破碎厚大矿体一般采用传统的上向进路充填采矿法或下向进路充填采矿法,一方面通过巷道进路式回采可以减小顶板的暴露面积,另一方面通过喷锚网支护或者高强度充填体+钢筋网构筑人工假顶等形式来应对破碎矿体岩体稳定性差、空顶下作业不安全的地压问题,并未能很好解决进路采场回采过程中的巷道淋水问题,而进路巷道持续淋水不仅恶化了采矿作业环境,降低了采矿效率,而且裂隙渗透水也会对支护材料、充填体有较强的侵蚀破坏,长此以往必然导致进路巷道变形破坏、充填体质量不达标等施工质量问题,从而大大增加进路回采作业的安全风险。

2、专利申请号为cn202111009703.7的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co2矿化纳米硅胶注浆材料阻断岩层微裂隙渗透的方法,其将纳米流体通过注浆管道与顶底板注浆钻孔分别注入上行微裂隙发育区和下行微裂隙发育区中,压力不再变化时停止注入,最后将co2气体分别注入上行微裂隙发育区和下行微裂隙发育区中形成原位纳米硅胶,从而封闭微裂隙。该方案的实施需要向矿体内注入大量的纳米流体,实施成本较高。

3、专利申请号为cn201610967086.4的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大水矿山矿房超前放水的方法,其在两个凿岩巷道之间的穿脉壁上布置钻机硐室2、3,打放水孔4、5;放水孔4、5布置待开采矿房上部两侧范围内;放水孔4、5向上倾斜角度5°~15°,没孔深度≤矿房长度;确定放水孔内节理、裂隙及破碎带发育部位,在上述部位下入滤水管,并利用定向射孔技术增大放水孔内节理、裂隙及破碎带发育部位的渗透系数。该方案的实施需要专业防水技术团队进行疏导排水、注浆堵水,不仅工作繁琐、成本增加,而且后期现场管理难度极大,尤其如何将防治水与采矿工作内外协同管理对矿山来说也是一个考验。

4、针对上述问题,亟待研发一种下盘裂隙导水条件下破碎矿体下向进路充填采矿法,其能够改善矿体的开采环境,亦能够控制回采成本,且无需专业防水技术团队的协同管理与支持。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下盘裂隙导水条件下破碎矿体下向进路充填采矿法,其能够保证矿体正常回采的同时,极大改善矿体的开采环境,且能够控制回采成本,亦无需专业防水技术团队的协同管理与支持。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下盘裂隙导水条件下破碎矿体下向进路充填采矿法,其包括:

3、沿矿体走向布置矿块,根据裂隙导水带将矿块划分为上盘矿体、下盘矿体;

4、采用下向进路充填采矿法自上往下对矿块进行分层采矿,垂直于矿体走向布置上盘矿体的采场进路,沿矿体走向布置下盘矿体的采场进路;

5、每一分层采场回采之后,在下盘矿体采场进路中布置疏导排水工程。

6、优选的,在每一个中段矿块的首分层中,下盘矿体的划分范围部分超出裂隙导水带。

7、优选的,在首分层以下的每一分层中,仅在靠近下盘矿体外侧布置一条下盘矿体采场进路。

8、优选的,每一个上下中段矿块之间留7m顶柱。

9、优选的,所述疏导排水工程包括多条沿下盘矿体采场进路延伸方向敷设的滤水管。

10、优选的,所述首分层中的疏导排水工程包括在每一条下盘矿体采场进路中设置多条沿进路顶板长度延伸方向敷设的顶板滤水管,以及在下盘矿体采场最外侧进路中设置多条沿进路帮壁拐角长度延伸方向敷设的侧帮滤水管。

11、优选的,在进路顶板敷设顶板滤水管之后,在进路顶部设置防水层。

12、优选的,在进路侧帮敷设侧帮滤水管之后,在进路侧帮设置滤水层。

13、优选的,在首分层以下的每一分层中,下盘矿体采场进路以及上盘矿体采场最外侧进路均布置疏导排水工程。

14、优选的,所述首分层以下分层中的疏导排水工程包括在下盘矿体采场进路以及上盘矿体采场最外侧进路帮壁拐角敷设多条侧帮滤水管,并在进路侧帮设置滤水层。

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6、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下盘裂隙导水条件下破碎矿体下向进路充填采矿法,其以裂隙导水带为参照将矿体划分上、下盘矿体,用以将导水区矿体与非导水区矿体区分开。其中,对于非导水区矿体,采用垂直于矿体走向布置上盘矿体的采场进路回采上盘矿体采场,实现对上盘矿体的稳定回采;对于导水区矿体,沿矿体走向布置下盘矿体的采场进路回采下盘矿体采场,并在下盘矿体采场进路中布置疏导排水工程,是以使下盘矿体进路方向与裂隙导水带延伸方向一致,以最短路径实现了矿体疏导排水工程的布置。

17、本专利技术基于开采环境辨识对上下盘体采场进行精准划分,实现矿体正常回采的同时,通过在下盘矿体采场同步构建了矿体疏导排水工程,大大改善了矿体的开采环境,实现了矿体开采条件的优化改进;且控制了回采成本,亦无需专业防水技术团队的协同管理与支持。

18、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进路采场顶板、侧帮灵活布置滤水管,实现了对矿体裂隙渗透水的全面收集、统一排泄,避免了以往渗透水对进路充填体的侵蚀破坏,缩短了充填养护时间,提高了充填体的养护质量和力学强度,保证了破碎矿体下向进路式采矿作业安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盘裂隙导水条件下破碎矿体下向进路充填采矿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盘裂隙导水条件下破碎矿体下向进路充填采矿法,其特征在于,在每一个中段矿块的首分层中,下盘矿体的划分范围部分超出裂隙导水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盘裂隙导水条件下破碎矿体下向进路充填采矿法,其特征在于,在首分层以下的每一分层中,仅在靠近下盘矿体外侧布置一条下盘矿体采场进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盘裂隙导水条件下破碎矿体下向进路充填采矿法,其特征在于,每一个上下中段矿块之间留7m顶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盘裂隙导水条件下破碎矿体下向进路充填采矿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疏导排水工程包括多条沿下盘矿体采场进路延伸方向敷设的滤水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下盘裂隙导水条件下破碎矿体下向进路充填采矿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首分层中的疏导排水工程包括在每一条下盘矿体采场进路中设置多条沿进路顶板长度延伸方向敷设的顶板滤水管,以及在下盘矿体采场最外侧进路中设置多条沿进路帮壁拐角长度延伸方向敷设的侧帮滤水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下盘裂隙导水条件下破碎矿体下向进路充填采矿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路顶板敷设顶板滤水管之后,在进路顶部设置防水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下盘裂隙导水条件下破碎矿体下向进路充填采矿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路侧帮敷设侧帮滤水管之后,在进路侧帮设置滤水层。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下盘裂隙导水条件下破碎矿体下向进路充填采矿法,其特征在于,在首分层以下的每一分层中,下盘矿体采场进路以及上盘矿体采场最外侧进路均布置疏导排水工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下盘裂隙导水条件下破碎矿体下向进路充填采矿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首分层以下分层中的疏导排水工程包括在下盘矿体采场进路以及上盘矿体采场最外侧进路帮壁拐角敷设多条侧帮滤水管,并在进路侧帮设置滤水层。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盘裂隙导水条件下破碎矿体下向进路充填采矿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盘裂隙导水条件下破碎矿体下向进路充填采矿法,其特征在于,在每一个中段矿块的首分层中,下盘矿体的划分范围部分超出裂隙导水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盘裂隙导水条件下破碎矿体下向进路充填采矿法,其特征在于,在首分层以下的每一分层中,仅在靠近下盘矿体外侧布置一条下盘矿体采场进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盘裂隙导水条件下破碎矿体下向进路充填采矿法,其特征在于,每一个上下中段矿块之间留7m顶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盘裂隙导水条件下破碎矿体下向进路充填采矿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疏导排水工程包括多条沿下盘矿体采场进路延伸方向敷设的滤水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下盘裂隙导水条件下破碎矿体下向进路充填采矿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首分层中的疏导排水工程包括在每一条下盘矿体采场进路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福康欧任泽杨宁刘奇彭跃金钟周颖张忠传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