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聚酸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2940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1:54
本技术涉及化学工程工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二聚酸反应釜,其能够有效防止对二聚酸过度加热,加快二聚酸的散热效率,包括釜体,釜体顶端的中部设置有驱动电机,釜体的内部设置有驱动轴,驱动轴上设置有数个搅拌叶,釜体的外部设置有加热夹套,加热夹套的内部设置有数个加热器,釜体顶端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釜体顶端的另一侧设置有安全阀和压力表,加热夹套的顶端设置有通气管,釜体的底端设置有排料管,排料管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加热夹套的底端设置有排放管,排放管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排放管的一端设置有回收桶,加热夹套的顶部设置有注入管,注入管上设置有泵体,加热夹套的内部填装有导热油,驱动轴和驱动电机的旋转端呈同心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化学工程工艺,具体为一种二聚酸反应釜


技术介绍

1、众所周知,二聚酸主要指十八碳不饱和单羧酸的二聚体,具有优异的密封性、柔软度、耐水性和防锈性等,在机械、电子、日化、汽车、涂料等多个行业广泛应用。目前主要生产原料为油酸,所用催化剂主要为白土等固体酸催化剂,生产条件一般为高温,常压或者高压,对温度要求较为苛刻,且产物为混合物,温度控制不好将影响收率。

2、经检索申请号为cn201820677261.0公开的一种二聚酸反应釜,其包括加热夹套和加热棒,加热夹套中盛有导热油并通过加热棒加热导热油以加热釜体,当对釜体加热完成停止加热后,加热夹套内部的导热油仍存在很高的温度,容易对反应釜内部的二聚酸过度加热,并且影响二聚酸的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二聚酸反应釜,能够有效防止对二聚酸过度加热,加快二聚酸的散热效率。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二聚酸反应釜,包括釜体,釜体顶端的中部设置有驱动电机,釜体的内部设置有驱动轴,驱动轴上设置有数个搅拌叶,釜体的外部设置有加热夹套,加热夹套的内部设置有数个加热器,釜体顶端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釜体顶端的另一侧设置有安全阀和压力表,加热夹套的顶端设置有通气管,釜体的底端设置有排料管,排料管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加热夹套的底端设置有排放管,排放管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排放管的一端设置有回收桶,加热夹套的顶部设置有注入管,注入管上设置有泵体。

5、进一步的,加热夹套的内部填装有导热油。

6、进一步的,驱动轴和驱动电机的旋转端呈同心连接。

7、进一步的,通气管的一端设置有过滤芯。

8、进一步的,回收桶为耐高温材质。

9、(三)有益效果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二聚酸反应釜,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该二聚酸反应釜,通过排放管、第二控制阀和回收桶的设置,当对釜体加热完成停止加热后,将第二控制阀开启,加热夹套内部的导热油通过排放管流入到回收桶的内部,可以使加热夹套内部的温度迅速下降,从而能够有效防止对二聚酸过度加热,加热夹套温度降低后,同时也加快了二聚酸的散热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聚酸反应釜,包括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顶端的中部设置有驱动电机(2),所述釜体(1)的内部设置有驱动轴(3),所述驱动轴(3)上设置有数个搅拌叶(4),所述釜体(1)的外部设置有加热夹套(5),所述加热夹套(5)的内部设置有数个加热器(6),所述釜体(1)顶端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7),所述釜体(1)顶端的另一侧设置有安全阀(11)和压力表(10),所述加热夹套(5)的顶端设置有通气管(12),所述釜体(1)的底端设置有排料管(8),所述排料管(8)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9),所述加热夹套(5)的底端设置有排放管(14),所述排放管(14)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15),所述排放管(14)的一端设置有回收桶(16),所述加热夹套(5)的顶部设置有注入管(17),所述注入管(17)上设置有泵体(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聚酸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夹套(5)的内部填装有导热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聚酸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3)和驱动电机(2)的旋转端呈同心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聚酸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12)的一端设置有过滤芯(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聚酸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桶(16)为耐高温材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聚酸反应釜,包括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顶端的中部设置有驱动电机(2),所述釜体(1)的内部设置有驱动轴(3),所述驱动轴(3)上设置有数个搅拌叶(4),所述釜体(1)的外部设置有加热夹套(5),所述加热夹套(5)的内部设置有数个加热器(6),所述釜体(1)顶端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7),所述釜体(1)顶端的另一侧设置有安全阀(11)和压力表(10),所述加热夹套(5)的顶端设置有通气管(12),所述釜体(1)的底端设置有排料管(8),所述排料管(8)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9),所述加热夹套(5)的底端设置有排放管(14),所述排放管(14)上设置有第二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金明杨文波熊鹤郑卫祥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维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