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拉弹簧卷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2902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1:5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拉弹簧卷帘,包括卷管,所述卷管的下方设置有下杆,所述卷管和下杆之间设置有面料,所述面料的两端分别与卷管和下杆连接,所述卷管的顶部设置有上梁,所述上梁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支架组,所述卷管的内部设置有圆管,所述圆管的一端设置有弹簧驱动组,所述圆管的另一端设置有阻尼机构,所述弹簧驱动组包括第一固定轴、转动套、弹簧头座、弹簧尾座和弹簧,所述阻尼机构包括制尾转套、第二固定轴、摩擦垫、压簧座、压簧、螺杆、垫片、调节螺母和限位套。本技术结构新颖,有效使窗帘的两边漏光减少,实现了无拉弹簧卷帘的随拉随停等功能,可适用小管径,降低使用成本,适合大批量推广,实用性强,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卷帘,具体为一种无拉弹簧卷帘


技术介绍

1、卷帘是窗饰产品中的一种,卷帘主要包括电动卷帘、拉珠卷帘、弹簧卷帘。卷帘具有外表美观简洁,结构牢固耐用等诸多优点,卷帘适用于多种场所,如商务办公大楼,宾馆,餐厅,办公室,家居(用作纱帘),尤其适用大面积玻璃幕墙。

2、目前市面上的的无拉弹簧窗帘有几类,现有的为了防止窗帘的两边漏光少,因此采用较大的管径,如38管以上,其驱动结构放置在卷管的内部,使用成本高;而管径要小,如18管、25管的会导致窗帘的两边漏光会比较大,其驱动结构放在卷管两边,实用性低,用户体验感差。

3、因此,提出一种无拉弹簧卷帘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无拉弹簧卷帘,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有效使窗帘的两边漏光减少,实现了无拉弹簧卷帘的随拉随停等功能,可适用小管径,降低使用成本,适合大批量推广,实用性强,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拉弹簧卷帘,包括卷管,所述卷管的下方设置有下杆,所述卷管和下杆之间设置有面料,所述面料的两端分别与卷管和下杆连接,所述卷管的顶部设置有上梁,所述上梁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支架组,所述卷管的内部设置有圆管,所述圆管的一端设置有弹簧驱动组,所述圆管的另一端设置有阻尼机构,所述弹簧驱动组包括第一固定轴、转动套、弹簧头座、弹簧尾座和弹簧,所述弹簧头座安装在转动套上,所述圆管的一端与弹簧头座连接,所述弹簧尾座套设在圆管上,所述弹簧套设在圆管上,且两端分别与弹簧头座和弹簧尾座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轴7的一端贯穿转动套8并与弹簧头座9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轴与一个所述支架组连接,所述卷管和弹簧尾座连接,所述阻尼机构包括制尾转套、第二固定轴、摩擦垫、压簧座、压簧、螺杆、垫片、调节螺母和限位套,所述第二固定轴的一端与另一个所述支架组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轴的另一端贯穿制尾转套与摩擦垫的一端连接,所述摩擦垫的另一端与压簧座的一端连接,所述压簧座的另一端与螺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螺杆的另一端与限位套的一端连接,所述限位套的另一端与圆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调节螺母套设在螺杆上并与螺杆螺纹配合,所述垫片套设在调节螺母上,所述压簧设置在压簧座和调节螺母之间,并套设在螺杆的外表面。

3、优选的,所述弹簧尾座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卷管的内部开设有与固定块相匹配的固定槽。

4、优选的,所述下杆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下杆封头。

5、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轴通过第一螺丝与转动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轴通过第二螺丝与制尾转套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所述卷管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7、优选的,所述垫片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9、(1)本技术为一种无拉弹簧卷帘,通过设置弹簧驱动组,实现窗帘的无拉功能,下杆向上推或向下拉时,带动面料进行上下移动,面料在移动时带动卷管进行正转或反转,卷管在正转或反转时带动弹簧尾座进行正转或反转,弹簧尾座在正转或反转时带动弹簧进行转动,当窗帘往下拉时,弹簧产生弹力,越往下拉,弹簧弹力越大,而当窗帘往上推时,原先已产生的弹簧弹力释放带动弹簧尾座和卷管反转,使面料卷回卷帘,有效使窗帘的两边漏光减少,可适用小管径,降低使用成本,适合大批量推广,实用性强,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10、(2)本技术为一种无拉弹簧卷帘,通过设置阻尼机构,实现无拉弹簧卷帘的随拉随停等功能,调节螺母在面料往下拉时,随着螺纹逐步靠近制尾转套,并使压簧逐渐压缩,压簧通过压簧座与摩擦垫对制尾转套产生摩擦力,面料越往下拉,压簧压缩越大,产生的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抵消弹簧驱动组过多的弹力,使窗帘平衡,实现了无拉弹簧卷帘的随拉随停等功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拉弹簧卷帘,其特征在于,包括卷管(1),所述卷管(1)的下方设置有下杆(2),所述卷管(1)和下杆(2)之间设置有面料(3),所述面料(3)的两端分别与卷管(1)和下杆(2)连接,所述卷管(1)的顶部设置有上梁(4),所述上梁(4)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支架组(5),所述卷管(1)的内部设置有圆管(6),所述圆管(6)的一端设置有弹簧驱动组,所述圆管(6)的另一端设置有阻尼机构,所述弹簧驱动组包括第一固定轴(7)、转动套(8)、弹簧头座(9)、弹簧尾座(10)和弹簧(11),所述弹簧头座(9)安装在转动套(8)上,所述圆管(6)的一端与弹簧头座(9)连接,所述弹簧尾座(10)套设在圆管(6)上,所述弹簧(11)套设在圆管(6)上,且两端分别与弹簧头座(9)和弹簧尾座(10)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轴(7)的一端贯穿转动套(8)并与弹簧头座(9)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轴(7)与一个所述支架组(5)连接,所述卷管(1)和弹簧尾座(10)连接,所述阻尼机构包括制尾转套(12)、第二固定轴(13)、摩擦垫(14)、压簧座(15)、压簧(16)、螺杆(17)、垫片、调节螺母(19)和限位套(20),所述第二固定轴(13)的一端与另一个所述支架组(5)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轴(13)的另一端贯穿制尾转套(12)与摩擦垫(14)的一端连接,所述摩擦垫(14)的另一端与压簧座(15)的一端连接,所述压簧座(15)的另一端与螺杆(17)的一端连接,所述螺杆(17)的另一端与限位套(20)的一端连接,所述限位套(20)的另一端与圆管(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调节螺母(19)套设在螺杆(17)上并与螺杆(17)螺纹配合,所述垫片套设在调节螺母(19)上,所述压簧(16)设置在压簧座(15)和调节螺母(19)之间,并套设在螺杆(17)的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拉弹簧卷帘,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尾座(1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卷管(1)的内部开设有与固定块相匹配的固定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拉弹簧卷帘,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杆(2)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下杆封头(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拉弹簧卷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轴(7)通过第一螺丝与转动套(8)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轴(13)通过第二螺丝与制尾转套(1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拉弹簧卷帘,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管(1)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拉弹簧卷帘,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拉弹簧卷帘,其特征在于,包括卷管(1),所述卷管(1)的下方设置有下杆(2),所述卷管(1)和下杆(2)之间设置有面料(3),所述面料(3)的两端分别与卷管(1)和下杆(2)连接,所述卷管(1)的顶部设置有上梁(4),所述上梁(4)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支架组(5),所述卷管(1)的内部设置有圆管(6),所述圆管(6)的一端设置有弹簧驱动组,所述圆管(6)的另一端设置有阻尼机构,所述弹簧驱动组包括第一固定轴(7)、转动套(8)、弹簧头座(9)、弹簧尾座(10)和弹簧(11),所述弹簧头座(9)安装在转动套(8)上,所述圆管(6)的一端与弹簧头座(9)连接,所述弹簧尾座(10)套设在圆管(6)上,所述弹簧(11)套设在圆管(6)上,且两端分别与弹簧头座(9)和弹簧尾座(10)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轴(7)的一端贯穿转动套(8)并与弹簧头座(9)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轴(7)与一个所述支架组(5)连接,所述卷管(1)和弹簧尾座(10)连接,所述阻尼机构包括制尾转套(12)、第二固定轴(13)、摩擦垫(14)、压簧座(15)、压簧(16)、螺杆(17)、垫片、调节螺母(19)和限位套(20),所述第二固定轴(13)的一端与另一个所述支架组(5)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轴(13)的另一端贯穿制尾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佳圆孙红军王川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佳圆窗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