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座深方向上调节腰靠的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2781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1:39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在座深方向上调节腰靠的座椅,包括腰支撑件、椅背以及调节组件,腰支撑件通过调节组件安装在椅背上并位于椅背前方,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运动件以及第二运动件,调整组件具有初始状态,腰支撑件沿座深方向运动时,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随之转动并支撑腰支撑件停留,腰支撑件、椅背、第一运动件以及第二运动件构成四连杆机构,使得腰支撑件能够相对于椅背运动,且腰支撑件在调整组件的作用下是沿座深方向运动的,从而使腰支撑件能在不同座深位置承托人体腰部,适应不同情况下人体姿势,尤其是伏案工作等使用者就坐在椅座靠前位置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家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在座深方向上调节腰靠的座椅


技术介绍

1、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大,健康已经成为社会越来越关注的重要话题。科技虽然解放了体力劳动,但是让人陷入了伏案久坐的脑力劳动中,这直接导致了我国久坐群体数量的不断增加,久坐中的人会不断调整臀部位置,以保证坐感的舒适,并且使用者工作时,大部分时间是坐在座垫的前三分之二的位置,这时靠背就不能支撑住使用者的腰部和背部。随之越来越多的人,产生了久坐行为引发的各种与年龄不符的腰部疾病。

2、现有的椅子虽然增加了前凸的腰靠来为人体提供腰部的支撑,但是支撑的效果远远不够,这种腰靠往往会与椅背固定在一起,导致承托位置固定,使用者只有向后靠在椅背上时才能给予良性支撑,在很多情况下,使用者并不能保持贴靠在椅背上的姿势,因此适用范围小,实用性低;也有一些椅子的腰靠能够调节高度,适用不同身高人群,也能让使用者将腰靠调整至舒适的位置,但依然无法在座深方向上调节来适应不同使用情况下的人体坐姿;归根结底,要解决不同使用情况下姿势腰部支撑的问题,还是需要腰靠能够在座深方向上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在座深方向上调节腰靠的座椅,包括腰支撑件、椅背以及调节组件,腰支撑件通过调节组件安装在椅背上并位于椅背前方,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运动件以及第二运动件,调节组件具有初始状态,腰支撑件沿座深方向运动时,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随之转动并支撑腰支撑件停留,腰支撑件、椅背、第一运动件以及第二运动件构成四连杆机构,使得腰支撑件能够相对于椅背运动,且腰支撑件在调节组件的作用下是沿座深方向运动的,从而使腰支撑件能在不同座深位置承托人体腰部,适应不同情况下人体姿势,尤其是伏案工作等使用者就坐在椅座靠前位置的情况。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在座深方向上调节腰靠的座椅,包括腰支撑件、椅背以及调节组件,腰支撑件通过调节组件安装在椅背上并位于椅背前方;调节组件包括互相平行的第一运动件以及第二运动件,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前后间隔布置,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的一端与椅背转动连接,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的另一端与腰支撑件转动连接;调节组件具有初始状态,初始状态下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竖直,腰支撑件位于最后方的位置,座椅具有最大座深;调节组件配置为腰支撑件在座深方向上移动时,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随之转动并支撑腰支撑件停留。

4、腰支撑件、椅背、第一运动件以及第二运动件构成平行四边形的四连杆机构,使得腰支撑件能够相对于椅背运动,且腰支撑件在调节组件的作用下是沿座深方向运动的,从而使腰支撑件能在不同座深位置承托人体腰部,适应不同情况下人体姿势,尤其是伏案工作等使用者就坐在椅座靠前位置的情况;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互相平行,使得腰支撑件能保持当前的朝向移动,使舒适的一面始终朝向人体腰部,从而实现腰靠在座深方向调节的同时保证了舒适性。

5、作为优选,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之间设有辅助弹簧,辅助弹簧的两端分别设置在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上,辅助弹簧配置为给调节组件提供恢复初始状态的力。辅助弹簧能在使用者没有施力的情况下使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自动回到调节的初始状态。

6、作为优选,第一运动件下部设有朝向第二运动件凸起的第一连接柱,第二运动件上部设有朝向第一运动件凸起的第二连接柱,所述的辅助弹簧两端分别套设在第一连接柱与第二连接柱上,当腰支撑件向前运动时,第一连接柱与第二连接柱距离增加,辅助弹簧伸长。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为四连杆机构的两根摆臂,第一连接柱与第二连接柱在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向前转动时增加间距,从而拉长辅助弹簧,此时辅助弹簧蓄有使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回到初始状态的弹力。

7、作为优选,调节组件还包括安装座以及支撑组件;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通过安装座安装在椅背上,安装座固定连接在椅背上,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转动连接在安装座上,支撑组件设置在安装座上与第二动运件之间,支撑组件包括啮合部与卡舌,啮合部设置在安装座或第二运动件的其中一个上,卡舌设置在安装座或第二运动件的另一个上;啮合部上设有第一卡齿,卡舌上设有第二卡齿,第一卡齿与第二卡齿选择性啮合,第一卡齿的数量多于第二卡齿,在腰支撑件运动时,第二卡齿与不同的第一卡齿啮合;支撑组件配置为支撑腰支撑件停留在运动后的位置。实现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在移动后保持停留,在改变了座深后,腰支撑件仍能对人体腰部进行稳定的支撑。

8、作为优选,卡舌上还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配置为给予卡舌顶向啮合部的弹力。复位弹簧既能让卡舌顶向啮合部,使第一卡齿和第二卡齿啮合,也能在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转动时,使第一卡齿与第二卡齿能够脱开,第二卡齿可以在不同的第一卡齿间切换。

9、作为优选,椅背包括背框以及支架框,背框与支架框上下布置且背框连接在支架框上方;背框包括位于下端部的连接杆,连接杆沿左右方向横向水平布置,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的上端连接在连接杆上,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的下端连接在腰支撑件上,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的下端与腰支撑件的下部连接。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的下端与腰支撑件的下部连接,能够使腰支撑件的整体高度或者说最低高度不会太低,让腰支撑件保持在大致人体腰部位置,以提供有效的腰部支撑。

10、作为优选,背框与支架框一体成型,背框与支架框均为口字形框架结构。

11、作为优选,第一运动件两个转动连接点的距离与第二运动件两个转动连接点的距离等长。保证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以及椅背和腰支撑件组成的四连杆机构为平行四边形的四连杆机构,从而使腰支撑件朝向不变,维持支撑人体腰部时的舒适性。

12、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的设计出发点、理念及有益效果是:

13、腰支撑件、椅背、第一运动件以及第二运动件构成平行四边形的四连杆机构,使得腰支撑件能够相对于椅背运动,且腰支撑件在调节组件的作用下是沿座深方向运动的,从而使腰支撑件能在不同座深位置承托人体腰部,适应不同情况下人体姿势,尤其是伏案工作等使用者就坐在椅座靠前位置的情况;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互相平行,使得腰支撑件能保持当前的朝向移动,使舒适的一面始终朝向人体腰部,从而实现腰靠在座深方向调节的同时保证了舒适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座深方向上调节腰靠的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腰支撑件、椅背以及调节组件,腰支撑件通过调节组件安装在椅背上并位于椅背前方;调节组件包括互相平行的第一运动件以及第二运动件,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前后间隔布置,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的一端与椅背转动连接,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的另一端与腰支撑件转动连接;调节组件具有初始状态,初始状态下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竖直,腰支撑件位于最后方的位置,座椅具有最大座深;调节组件配置为腰支撑件在座深方向上移动时,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随之转动并支撑腰支撑件停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座深方向上调节腰靠的座椅,其特征在于: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之间设有辅助弹簧,辅助弹簧的两端分别设置在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上,辅助弹簧配置为给调节组件提供恢复初始状态的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座深方向上调节腰靠的座椅,其特征在于:第一运动件下部设有朝向第二运动件凸起的第一连接柱,第二运动件上部设有朝向第一运动件凸起的第二连接柱,所述的辅助弹簧两端分别套设在第一连接柱与第二连接柱上,当腰支撑件向前运动时,第一连接柱与第二连接柱距离增加,辅助弹簧伸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座深方向上调节腰靠的座椅,其特征在于:调节组件还包括安装座以及支撑组件;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通过安装座安装在椅背上,安装座固定连接在椅背上,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转动连接在安装座上,支撑组件设置在安装座上与第二动运件之间,支撑组件包括啮合部与卡舌,啮合部设置在安装座或第二运动件的其中一个上,卡舌设置在安装座或第二运动件的另一个上;啮合部上设有第一卡齿,卡舌上设有第二卡齿,第一卡齿与第二卡齿选择性啮合,第一卡齿的数量多于第二卡齿,在腰支撑件运动时,第二卡齿与不同的第一卡齿啮合;支撑组件配置为支撑腰支撑件停留在运动后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在座深方向上调节腰靠的座椅,其特征在于:卡舌上还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配置为给予卡舌顶向啮合部的弹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座深方向上调节腰靠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椅背包括背框以及支架框,背框与支架框上下布置且背框连接在支架框上方;背框包括位于下端部的连接杆,连接杆沿左右方向横向水平布置,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的上端连接在连接杆上,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的下端连接在腰支撑件上,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的下端与腰支撑件的下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在座深方向上调节腰靠的座椅,其特征在于:背框与支架框一体成型,背框与支架框均为口字形框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座深方向上调节腰靠的座椅,其特征在于:第一运动件两个转动连接点的距离与第二运动件两个转动连接点的距离等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座深方向上调节腰靠的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腰支撑件、椅背以及调节组件,腰支撑件通过调节组件安装在椅背上并位于椅背前方;调节组件包括互相平行的第一运动件以及第二运动件,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前后间隔布置,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的一端与椅背转动连接,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的另一端与腰支撑件转动连接;调节组件具有初始状态,初始状态下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竖直,腰支撑件位于最后方的位置,座椅具有最大座深;调节组件配置为腰支撑件在座深方向上移动时,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随之转动并支撑腰支撑件停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座深方向上调节腰靠的座椅,其特征在于: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之间设有辅助弹簧,辅助弹簧的两端分别设置在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上,辅助弹簧配置为给调节组件提供恢复初始状态的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座深方向上调节腰靠的座椅,其特征在于:第一运动件下部设有朝向第二运动件凸起的第一连接柱,第二运动件上部设有朝向第一运动件凸起的第二连接柱,所述的辅助弹簧两端分别套设在第一连接柱与第二连接柱上,当腰支撑件向前运动时,第一连接柱与第二连接柱距离增加,辅助弹簧伸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座深方向上调节腰靠的座椅,其特征在于:调节组件还包括安装座以及支撑组件;第一运动件与第二运动件通过安装座安装在椅背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维荣
申请(专利权)人:黄山市新铭盛红枫叶五金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