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2762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模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经消化道给予动物盐酸强力霉素,从而诱导构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动物模型,该模型可以广泛应用于基础和临床研究,①有利于监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的生物学行为②将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动物模型用于筛选预防或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导致视力低下的药物的研究。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单,周期短(15天)、成功率高(大于90%)、死亡率低并具有良好的代表性。因此,这一研究平台的建立,有其他模型不可替代的必要性,也必将受到越来越多的科技工作者的重视,并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模型,尤其涉及一种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


技术介绍

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导致世界范围内视力丧失的最重要病因之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所致的视力丧失可能继发于黄斑水肿、新生血管出血、视网膜脱离或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其中,视网膜新生血管(retinal neovascularization,rnv)是增生性视网膜病变的重要表现之一,也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危害的原因。通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动物模型的建立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的生成机制及治疗方法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但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复杂,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表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理改变涉及视网膜缺血,异常新生血管,视网膜炎症,血管渗透性增加,神经元和神经胶质异常等诸多表现,给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诊治及研究带来不便。

2、构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动物模型,对于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存在重要意义。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其中化学诱导的动物模型因其来源简单、方法简便、经济、并发症少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但不同的造模试剂、给药途径、给药剂量以及成模时间都是影响动物模型制备的重要因素。目前尚未有稳定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动物模型来模拟这一发病机制,已有的构建方法常因注射部位溃烂导致模型动物生存状态不佳,进而使模型的表型不够稳定;也有一些通过口服给药构建的动物模型的相关报道,但通过口服途径给予动物诱导剂,往往难以精确掌握诱导剂,导致模型表型不稳定。因此,现有的模型构建方法在表型稳定方面都亟待提高。为了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血管新生的基础研究和治疗方案,需要构建相关模型。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以期提高模型表型的稳定性。

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其包括:经消化道给予c57bl/6j双转基因动物盐酸强力霉素。

3、本专利技术中,给了避免注射导致的注射部位溃烂采用经消化道给药的方式进行造模。所述经消化道给予盐酸强力霉素的方式包括:口服、灌胃或直肠给药。所述口服包括将盐酸强力霉素添加在动物的饮水或食物中。所述灌胃包括将药物由动物的口直接注入动物胃中。所述直肠给药包括将药物通过肛门送入肠管,通过直肠粘膜吸收。

4、为了保证精确的给药剂量,提高模型表型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采用灌胃给药的方式对动物进行造模。

5、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盐酸强力霉素的诱导剂量为250mg/kg~520mg/kg。

6、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盐酸强力霉素的诱导剂量为325~520mg/kg,具体的为250mg/kg、300mg/kg、325mg/kg、375mg/kg、400mg/kg、455mg/kg或520mg/kg,优选为455mg/kg。

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盐酸强力霉素以纯水、生理盐水、葡萄糖注射液或pbs缓冲液稀释。

8、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盐酸强力霉素的浓度为25mg/ml~45mg/ml,具体为:30mg/ml~40mg/ml,更具体为25mg/ml、30mg/ml、35mg/ml、40mg/ml或45mg/ml,优选为35mg/ml。

9、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灌胃的剂量为5~20ml/kg,具体为10ml/kg~18ml/kg,更具体为10ml/kg、13ml/kg或15ml/kg。优选为13ml/kg。

1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灌胃剂量或诱导剂量按照动物体重计算,即每kg动物体重,给与对应剂量的药物。

1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灌胃可以每天一次,也可以一天多次(例如,2次/天),本专利技术对此不做限定。

1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造模时长为1~3周,具体实施例中,造模时长为连续给药15天。

13、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灌胃的频率为1次/天,连续15天。

14、本专利技术中,所述c57bl/6j双转基因动物为哺乳动物。所述哺乳动物为啮齿目动物(例如鼠、兔)、偶蹄目动物(例如:猪)、犬科动物(例如犬)、猫科动物(例如猫)。本专利技术中,以啮齿类动物为对象进行造模。具体的,以鼠为对象造模,更具体的,以小鼠为对象造模。更具体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小鼠为c57bl/6j双转基因小鼠。作为优选,所述c57bl/6j双转基因小鼠为rho-rtta/tigre-teto-hvegfa165-ires-egfp双转基因小鼠(雌雄不限)。

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c57bl/6j双转基因小鼠为18~20周龄的小鼠。

1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c57bl/6j双转基因小鼠的体重为30~37g。

1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造模期间小鼠自由饮水自由食用饲料,每3天更换一次灭菌垫料、饲料及灭菌水。具体的,造模期间将小鼠放置于清洁evc鼠笼,每3天更换一次灭菌垫料、饲料及灭菌水。

18、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如前所述方法构建获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动物模型。

19、更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如前所述方法构建获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动物模型在筛选预防和/或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相关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20、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相关疾病包括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黄斑水肿。

21、本专利技术经消化道给予动物盐酸强力霉素,从而诱导构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动物模型,该模型可以广泛应用于基础和临床研究,①有利于监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的生物学行为②将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动物模型用于筛选预防或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导致视力低下的药物的研究。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周期短(15天)、成功率高(大于90%)、死亡率低并具有良好的代表性。因此,这一研究平台的建立,有其他模型不可替代的必要性,也必将受到越来越多的科技工作者的重视,并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其包括:灌胃给予C57BL/6J双转基因动物盐酸强力霉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盐酸强力霉素的诱导剂量为250mg/kg~520mg/kg。

3.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造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盐酸强力霉素的浓度为25~45mg/mL,灌胃的剂量为5~20mL/kg。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造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盐酸强力霉素的浓度为35mg/mL,灌胃的剂量为13mL/k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胃的频率为1次/天,连续15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57BL/6J双转基因动物为哺乳动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造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57BL/6J双转基因动物为Rho-rtTA/Tigre-TetO-hVEGFA165-IRES-EGFP双转基因小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造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57BL/6J双转基因小鼠为18~20周龄的小鼠。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造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57BL/6J双转基因小鼠的体重为30~37g。

10.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造模方法构建获得的动物模型在筛选预防和/或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相关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其包括:灌胃给予c57bl/6j双转基因动物盐酸强力霉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盐酸强力霉素的诱导剂量为250mg/kg~520mg/kg。

3.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造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盐酸强力霉素的浓度为25~45mg/ml,灌胃的剂量为5~20ml/kg。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造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盐酸强力霉素的浓度为35mg/ml,灌胃的剂量为13ml/k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胃的频率为1次/天,连续15天。

6.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光佐韩雪飞许鑫王宇峰孙冬王梦萍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贝思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