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时间序列InSAR技术的形变监测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基于时间序列InSAR技术的形变监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2633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1:26
一种基于时间序列InSAR技术的形变监测方法,属于地质监测技术领域,解决了目标研究区域相干性差异较大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方法包括:采集待检测区域的雷达影像组成SAR数据,根据所述SAR数据,结合DEM模型,生成差分干涉数据,并筛选差分干涉对;根据所述差分干涉对提取分布式散射体和永久散射体并叠加,作为干涉点目标,并生成差分干涉图;对所述分布式散射体和永久散射体构建网络,并进行形变一体化反演;根据所述差分干涉图和所述网络,对所述干涉点目标进行两次回归分析,得到地表时序形变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地质灾害防范管理与风险控制场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质监测,具体涉及一种形变监测技术。


技术介绍

1、分析与评估地质灾害的影响,对于防范地质灾害风险管理与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2、传统的监测手段,如水准测量、gps等,对于形变提取有一定的局限性,水准测量方法过于依赖人工,在连续性和实时性方面略有不足;gps方法技术成本过高,且对于面域的沉降范围有较大的限制。

3、合成孔径雷达可对地表进行全天时、全天候对地观测。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可以对地表形变进行监测,具有大范围和高精度等优点。insar的形变监测发展较迅速,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ric sar,dinsar)作为一种新型测量手段,可以从空间直接获得大范围、高精度的形变信息,目前已在地表形变、地震形变、冰川移动、火山运动以及山体滑坡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4、然而,dinsar由于受到时间失相干、空间失相干和大气延迟的影响,对sar数据具有较高的要求,dinsar的应用领域被限制。

5、而insar时间序列分析技术将多幅sar影像融合配准在一起,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技术获取监测区域时间序列形变信息,有效克服了时空失相干,消除或大大削弱大气延迟的影响,同时还提高了基线精化的精度,剔除了高程异常对形变成果的影响,大大提高了形变成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目标研究区域相干性差异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间序列insar技术的形变监测方法。>

2、所述方法包括:

3、采集待检测区域的雷达影像组成sar数据,根据所述sar数据,结合dem模型,生成差分干涉数据,并筛选差分干涉对;

4、根据所述差分干涉对提取分布式散射体和永久散射体并叠加,作为干涉点目标,并生成差分干涉图;

5、对所述分布式散射体和永久散射体构建网络,并进行形变一体化反演;

6、根据所述差分干涉图和所述网络,对所述干涉点目标进行两次回归分析,得到地表时序形变结果。

7、进一步地,提供优选方案:对所述分布式散射体和永久散射体构建网络的方法为:delaunay三角网法。

8、进一步地,提供优选方案:所述分布式散射体的提取方法为:

9、将同一区域分干涉结果像素数据进行时间维度平均;

10、运用瑞丽分布函数获得置信域区间;

11、将所有样本均值带入所述置信域区间,获得分布式散射体。

12、进一步地,提供优选方案:所述置信域区间为:

13、

14、其中,σ为sar强度指数分布的期望,n为样本个数,γab为任意临近像素均值,α预先设置值为50%。

15、进一步地,提供优选方案:所述永久散射体采用时序技术提取。

16、进一步地,提供优选方案:对所述干涉点目标进行两次回归分析,其中第一次回归分析包括:根据所述差分干涉图和所述网络获得所述干涉目标点的高程误差、线性形变速率和残余相位;第二次回归分析包括:对所述干涉点目标进行空间滤波,得到非线性形变量和线性形变量。

17、进一步地,提供优选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非线性形变量和线性形变量,获取视线向形变量,将所述视线向形变量转化为垂直向形变量,得到地表时序形变结果。

18、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任意一种方案组合的一种基于时间序列insar技术的形变监测方法。

19、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用于储存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任意一种方案组合的一种基于时间序列insar技术的形变监测方法。

20、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基于时间序列insar技术的形变监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21、差分干涉模块:用于采集待检测区域的雷达影像组成sar数据,根据所述sar数据,结合dem模型,生成差分干涉数据,并筛选差分干涉对;

22、目标提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差分干涉对提取分布式散射体和永久散射体并叠加,作为干涉点目标,并生成差分干涉图;

23、反演模块:用于对所述分布式散射体和永久散射体构建网络,并进行形变一体化反演;

24、回归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差分干涉图和所述网络,对所述干涉点目标进行两次回归分析,得到地表时序形变结果。

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26、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形变监测方法首先通过增加时间采样密度控制相干性来筛选被测地表周边具备一定相干点密度的干涉数据;其次,采用经过参数优化的分布式散射点选取方法选取分布式目标并使用传统方法提取永久散射体;最后,将分布式目标与永久散射体目标混合构建delamnay三角网进行两次回归分析得到研究区域地表形变速率。

27、由于地表相干性差异较大,为保持被测地区具备一定的相干性,采用改进的时序insar技术,该方法通过严格筛选差分干涉数据,对差分干涉数据提取分布式散射体与永久散射体,作为形变分析的目标点,通过进行回归分析与模型精化,得到研究区地表形变速率。改进的时序insar技术既继承了传统时序insar的技术优势,又很好的解决了目标研究区域相干性差异性较大的问题既继承了传统时序insar的技术优势,又很好的解决了目标研究区域相干性差异性较大的问题。

28、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地质灾害防范管理与风险控制场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时间序列InSAR技术的形变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时间序列InSAR技术的形变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分布式散射体和永久散射体构建网络的方法为:Delaunay三角网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时间序列InSAR技术的形变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散射体的提取方法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时间序列InSAR技术的形变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置信域区间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时间序列InSAR技术的形变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永久散射体采用时序技术提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时间序列InSAR技术的形变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干涉点目标进行两次回归分析,其中第一次回归分析包括:根据所述差分干涉图和所述网络获得所述干涉目标点的高程误差、线性形变速率和残余相位;第二次回归分析包括:对所述干涉点目标进行空间滤波,得到非线性形变量和线性形变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时间序列InSAR技术的形变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非线性形变量和线性形变量,获取视线向形变量,将所述视线向形变量转化为垂直向形变量,得到地表时序形变结果。

8.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时间序列InSAR技术的形变监测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用于储存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时间序列InSAR技术的形变监测方法。

10.一种基于时间序列InSAR技术的形变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时间序列insar技术的形变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时间序列insar技术的形变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分布式散射体和永久散射体构建网络的方法为:delaunay三角网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时间序列insar技术的形变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散射体的提取方法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时间序列insar技术的形变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置信域区间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时间序列insar技术的形变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永久散射体采用时序技术提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时间序列insar技术的形变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干涉点目标进行两次回归分析,其中第一次回归分析包括:根据所述差分干涉图和所述网络获得所述干涉目标点的高程误差、线性形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选莉张春禹甘丽萍刘明祥秦君武必胜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德宏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