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巷道救援装备物料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12513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巷道救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巷道救援装备物料输送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进行材料输送的过程中采用吊机进行下放材料,绳索容易发生晃动,进而使得材料下移时不稳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的问题。一种巷道救援装备物料输送系统,包括框体,框体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缠绕杆,框体的外壁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缠绕杆上缠绕连接有绳索,绳索的延伸端上固定连接有承载框,承载框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气泵。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提出的方式,通过两个伸缩杆中的进气不断伸展,进而可以将滚轮移动与竖井的内壁贴合,进而使得承载框不会发生晃动,同时可以利用气泵将气囊撑开,用以使得轮体与竖井的内壁贴合,进一步加强承载框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巷道救援,尤其涉及一种巷道救援装备物料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1、巷道是在地表与矿体之间钻凿出的各种通路,用来运矿、通风、排水、行人以及为冶金设备采出矿石新开凿的各种必要准备工程等。这些通路,统称为巷道,从总的方面看,要防治巷道顶板事故,在开掘巷道时就应该避免把巷道布置在由采动引起的高应力区内,或布置在很软弱破碎的岩层里,掘进工作面严禁空顶作业,在松软的煤、岩层或流沙性地层中及地质破碎带掘进巷道时,必须采取前探支护或其他措施,支架间应设牢固的撑木或拉杆,更换巷道支护时,在拆除原有支护前,应先加固临近支护,拆除原有支护后,必须及时除掉顶帮活矸,架设永久支护,必要时还应采取临时支护措施,开凿或延深斜井下山时,必须在斜井及下山的上口设置防止跑车装置,在掘进工作面的上方设置坚固的跑车防护装置,以防跑车冲倒支架造成巷道冒顶,其中在巷道发生事故时需要进行救援工作。

2、在进行巷道救援时,需要对很多设备以及救援材料进行运输,同时与巷道连接的竖井是输送材料的必经通道,但是我们考虑到在进行材料输送的过程中采用吊机进行下放材料,绳索容易发生晃动,进而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巷道救援装备物料输送系统,包括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缠绕杆(2),所述框体(1)的外壁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4),所述缠绕杆(2)上缠绕连接有绳索(3),所述绳索(3)的延伸端上固定连接有承载框(9),所述承载框(9)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气泵(16),所述承载框(9)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0),且两个伸缩杆(10)的延伸端上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框(11),并且两个限位框(11)的内侧均转动连接有滚轮(12),所述承载框(9)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气囊(13),且两个气囊(13)的输出端上均转动连接有轮体(14),所述气泵(16)的出气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巷道救援装备物料输送系统,包括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的内侧转动连接有缠绕杆(2),所述框体(1)的外壁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4),所述缠绕杆(2)上缠绕连接有绳索(3),所述绳索(3)的延伸端上固定连接有承载框(9),所述承载框(9)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气泵(16),所述承载框(9)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0),且两个伸缩杆(10)的延伸端上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框(11),并且两个限位框(11)的内侧均转动连接有滚轮(12),所述承载框(9)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气囊(13),且两个气囊(13)的输出端上均转动连接有轮体(14),所述气泵(16)的出气口处均与两个伸缩杆(10)的进气端以及两个气囊(13)的进气口处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巷道救援装备物料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的内侧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且两个固定板(5)之间固定连接有稳固环(6),所述绳索(3)的自由端穿过稳固环(6)。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玉明陶妍莺王若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天盾重工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