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物作业巷道内坍塌快速救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98130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2 1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巷道救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矿物作业巷道内坍塌快速救援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进行内壁钻通作业时,由于钻洞产生震动,巷道内侧顶部由于缺乏支撑,会导致震动坍塌,造成进一步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无法在进行钻洞的同时进行逐步的支撑紧固,进而大大降低了巷道救援的安全性的问题。一种矿物作业巷道内坍塌快速救援设备,包括框体,框体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承载框,且框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组侧板,并且每组侧板均设有两个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提出的方式,通过在钻洞救援的同时,通过伸缩管的挤压,可以将活塞杆不断顶出,使得第一顶板与第二顶板对巷道的内侧顶部进行支撑,避免钻洞时对巷道顶部产生震动,避免产生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巷道救援,尤其涉及一种矿物作业巷道内坍塌快速救援设备


技术介绍

1、矿物作业巷道内坍塌快速救援是指在矿物开采过程中,当作业巷道发生坍塌事故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营救被困人员并控制事态发展的一种紧急行动。由于矿物开采通常涉及地下作业,巷道内空间狭窄、环境复杂,一旦发生坍塌,后果往往十分严重。因此,快速救援至关重要。快速救援的关键在于迅速确定坍塌位置、范围及被困人员情况,然后制定切实可行的救援方案。在实施救援过程中,需要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并尽可能减少二次伤害的发生。针对矿物作业巷道内坍塌的特点,快速救援通常需要借助专业的救援设备和工具,如多功能钻机、巷道清理装置等。这些设备能够在短时间内打通救援通道、清除障碍物,为营救被困人员创造有利条件。此外,快速救援还需要高效的指挥和协调机制。救援人员需要密切配合、分工明确,确保各项救援措施有序实施。同时,现场指挥人员还需要根据实时情况灵活调整救援策略,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救援效率。

2、其中在进行矿物作业巷道内坍塌快速救援时,需要对巷道内壁进行钻通工作,用以进行快速的救援,同时我们考虑到在进行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物作业巷道内坍塌快速救援设备,包括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承载框(14),且框体(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组侧板(8),并且每组侧板(8)均设有两个,其中所有的侧板(8)上均嵌接有活塞管(9),所有的所述活塞管(9)的内侧均设有活塞杆(10),且活塞杆(10)的顶端贯穿活塞管(9)的顶部,所有的所述活塞杆(10)中位于同一侧的两个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顶板(11),且两个第一顶板(11)之间可拆卸连接有第二顶板(16),所述框体(1)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框(19),且连接框(19)的顶部通过若干个伸缩管(20)与承载框(14)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物作业巷道内坍塌快速救援设备,包括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承载框(14),且框体(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组侧板(8),并且每组侧板(8)均设有两个,其中所有的侧板(8)上均嵌接有活塞管(9),所有的所述活塞管(9)的内侧均设有活塞杆(10),且活塞杆(10)的顶端贯穿活塞管(9)的顶部,所有的所述活塞杆(10)中位于同一侧的两个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顶板(11),且两个第一顶板(11)之间可拆卸连接有第二顶板(16),所述框体(1)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框(19),且连接框(19)的顶部通过若干个伸缩管(20)与承载框(14)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并且所有的伸缩管(20)的底部均与连接框(19)的顶部之间相互连通,所述框体(1)的一侧设有侧框(2),且侧框(2)的内侧两侧均设有钻杆(3),并且两个钻杆(3)的一端均贯穿侧框(2)的侧壁,其中侧框(2)的外壁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2),两个所述钻杆(3)中的一个的一端与驱动电机(22)输出轴之间传动连接,且两个钻杆(3)的一端之间通过皮带(23)缠绕连接,四个所述活塞管(9)的底部均与连接框(19)的侧壁之间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物作业巷道内坍塌快速救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底板(5),且底板(5)的底部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液压油缸(6),并且两个液压油缸(6)的输出轴均贯穿底板(5)均与侧框(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玉明陶妍莺王若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天盾重工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