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2369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1:0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涉及通信领域;该通信方法通过预先为第二网络设备配置第一扰码,该第一扰码为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一终端交互信息时应用的扰码,然后第二网络设备应用第一扰码加扰第二小区的接入配置信息,并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终端应用第一扰码即可从承载第二小区的接入配置信息的信令中解读出接入第二小区所需的接入配置信息。相比现有小区切换方法,本申请通信方法减少了信令交互,实现了小区变更的流程简化,保证了在物理小区容量无损前提下的小区变更,填补了小区覆盖范围动态变化场景下专用的通信方法的技术空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设备(如基站)的能耗不断上升,网络设备能耗已经成为运营商运营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降低网络设备能耗,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常见的节能方式之一为网络设备在空载或轻载时休眠网络设备所覆盖的部分小区。同时网络设备通过天线的天面复用,使其覆盖下的未关闭的部分小区的覆盖范围扩展,从而使其他小区的休眠行为对网络覆盖的影响大大降低,增加网络设备空载或轻载时的小区休眠机会。

2、在小区休眠的情况下,为保证该小区内的终端正常通信,该小区内的终端可能需要进行小区变更,比如将终端的服务小区从休眠小区变更到其他小区。目前,通过物理小区切换可以实现终端的小区变更,但是现有协议的物理小区切换流程时延较大,切换过程中易发生掉话,且并非针对于小区覆盖范围动态变化场景提出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用于解决现有协议的物理小区切换流程的切换过程中易发生掉话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第一终端的原服务小区为第一小区,第一小区属于第一网络设备,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相同或者不同,该方法包括:在属于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二小区,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根据第一扰码(第一扰码属于用于加扰和/或解扰承载第一终端在第一小区与第一网络设备交互的信息的信令的第一扰码集)加扰得到的承载第二小区的接入配置信息(接入配置信息包括第二小区的小区标识)的信令;通过第一扰码解扰承载第二小区的接入配置信息的信令,得到第二小区的接入配置信息;根据第二小区的接入配置信息,在第二小区与第二网络设备交互信息。

4、本申请实施例中,预先为第二网络设备配置第一扰码集,该第一扰码集中包括了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一终端交互信息时应用的第一扰码。然后第二网络设备应用第一扰码集中的第一扰码加扰第二小区的接入配置信息,并向第一终端发送,而第一终端自身配置有第一扰码集,应用第一扰码集中的第一扰码即可从承载第二小区的接入配置信息的信令中解读出接入第二小区所需的接入配置信息,相比现有小区切换方法,无需第一终端发送rrcreconfiguration消息和专用preamble,也无需第一终端在第二小区携带专用preamble发起非竞争随机接入msg1,相应的,覆盖第二小区的网络设备也无需回复msg2消息和rrc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实现了小区变更的流程简化,保证了在物理小区容量无损前提下的小区变更,在对终端服务影响较低的前提下实现了多小区联合覆盖场景中的小区变更,减少了第一终端的掉话风险。

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二小区的接入配置信息,在第二小区与第二网络设备交互信息,包括:根据第二小区的小区标识确定第一终端的新服务小区为第二小区;在第二小区,与第二网络设备交互用于承载第一终端在第二小区与第二网络设备交互的信息的第二信令,该第二信令使用包括了第二扰码(与第二小区对应)和/或第三扰码(与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二扰码集中的扰码加扰和/或解扰。

6、该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终端获取到第二小区的接入配置信息后,根据接入配置信息的类型,采用不同的扰码在第二小区与第二网络设备交互信息,确保了第一终端与第二网络设备在第二小区能够准确、低干扰地交互信息。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扰码包括第二小区的小区专用扰码,第三扰码包括第一终端的终端专用扰码。

8、该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采用第二小区的小区专用扰码作为第二扰码,采用第一终端的终端专用扰码作为第三扰码,使用该第二扰码和/或第三扰码在第二小区与第二网络设备交互信息,确保了第一终端与第二网络设备在第二小区能够准确、低干扰地交互信息。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扰码包括在接入配置信息中。

10、该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将第二扰码配置在接入配置信息中,使得第一终端能够根据第二扰码在第二小区与第二网络设备交互信息,确保了第一终端与第二网络设备在第二小区能够准确、低干扰地交互信息。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承载第二小区的接入配置信息的信令之前,方法还包括:在第一小区,与第一网络设备交互承载第一信息的信令(该信令使用第一扰码集中的扰码加扰和/或解扰);或者在第二小区,与第二网络设备交互承载第一信息的信令(该信令使用第一扰码集中的扰码加扰和/或解扰)。

12、该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终端未接收到第二小区的接入配置信息之前,通过第一扰码集加扰和解扰与网络设备(包括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交互的第一信息,尤其在未接收到第二扰码集前,也能根据第一扰码集实现与第二网络设备的信息交互,实现了小区变更的流程简化,保证了在物理小区容量无损前提下的小区变更。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包括测量报告;与网络设备交互承载第一信息的信令包括:在由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一小区指示给第一终端的第一时频位置,向网络设备发送承载测量报告的信令。

14、该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第一时频位置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测量报告,无需另配置测量报告的发送模式,在第二网络设备与第一网络设备相同时,第一网络设备可基于第一时频位置准确获取测量报告;在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二网络设备不同时,第一网络设备可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时频位置,第二网络设备再基于第一时频位置准确获取测量报告,确保了测量报告能准确发送给第二网络设备,并且第一小区可以休眠减轻干扰。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16、在第一小区,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承载测量配置信息(该测量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待测量的小区)的信令;根据测量配置信息生成包括第二小区的信号质量指标的测量报告。

17、该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收来自第一网络设备的承载测量配置信息后,根据测量配置信息生成包括第二小区的信号质量指标的测量报告,第二网络设备能够从第一终端处获取到测量报告,进而使得第二网络设备能够根据不同候选小区的信号质量指标进而确定为终端继续提供服务的第二小区,确保了第一终端能在新服务小区继续数据传输。

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承载第二小区的接入配置信息的信令,包括:在由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一小区指示给第一终端的第二时频位置,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的承载第二小区的接入配置信息的信令。

19、该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网络设备与第一终端之间在第二时频位置交互承载第二小区的接入配置信息的信令,无需另配置承载第二小区的接入配置信息的信令的发送模式,确保了承载第二小区的接入配置信息的信令能准确发送给第一终端,并且无需另设承载第二小区的接入配置信息的信令的发送模式,减少信令交互。

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向第二网络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第一终端的原服务小区为第一小区,所述第一小区属于第一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小区的接入配置信息,在所述第二小区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交互信息,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扰码包括所述第二小区的小区专用扰码,所述第三扰码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专用扰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扰码包括在所述接入配置信息中。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承载所述第二小区的接入配置信息的信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测量报告;所述与网络设备交互承载第一信息的信令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承载所述第二小区的接入配置信息的信令,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10.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二网络设备,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配置信息还包括第二扰码,所述第二扰码与所述第二小区对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扰码包括所述第二小区的小区专用扰码。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承载所述接入配置信息的信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测量报告;所述使用所述第一扰码集中的扰码加扰和/或解扰承载所述第一信息的信令包括:

15.根据权利要求10-14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承载所述第二小区的接入配置信息的信令,包括:

16.根据权利要求10-15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不同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17.根据权利要求10-16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扰码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专用扰码。

1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所述处理器和所述收发器用于支持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10-18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2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10-18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21.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第一终端的原服务小区为第一小区,所述第一小区属于第一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小区的接入配置信息,在所述第二小区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交互信息,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扰码包括所述第二小区的小区专用扰码,所述第三扰码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终端专用扰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扰码包括在所述接入配置信息中。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承载所述第二小区的接入配置信息的信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测量报告;所述与网络设备交互承载第一信息的信令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来自第二网络设备承载所述第二小区的接入配置信息的信令,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10.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二网络设备,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配置信息还包括第二扰码,所述第二扰码与所述第二小区对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锦娜马川郑黎丽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