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2366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1:03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属于电池技术领域。电池单体内包含补锂剂,包括盖组件,盖组件具有透气件,补锂剂添加量和正极活性物质的质量的比值为w,w满足以下关系式:w=β*a/(1+C*M)+γ*σ/(1+C*M);a=透气件的有效面积/盖组件的面积;σ=电池单体内允许气体占据的体积/电池单体体积;C为补锂剂首次活化处理可活化的质量/补锂剂总添加质量*100%;M为单位质量补锂剂的累积产气量。在电池单体的盖组件上设置透气件,从而能够将补锂剂在缓释过程中释放的气体排出电池单体,并且可以进一步约束补锂剂的添加量,一定程度上改善补锂剂在缓释过程中产气量过高导致电池单体提前开阀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1、锂离子电池以其优异的充放电性能在二次电池中脱颖而出,在消费类电子产品、电动交通、储能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目前大部分高容量锂离子电池在负极首次嵌锂过程中,因为sei膜和其他因素,诸如其他副反应、负极材料颗粒因脱落而失活、锂金属的不可逆沉积,会消耗一部分从正极迁移过来的锂离子,使得首次充电过程中从正极脱嵌的锂离子在接下来的放电过程中不能全部回嵌到正极,造成大量的活性锂损失,使得全电池的首次库伦效率低,不可逆地降低电池的总体容量,并且进一步影响电池的循环寿命。

2、目前的解决方案是通过补锂技术,在电池循环过程中,结合电池实际状态,通过阶梯式调整电池充电过程中的上限电压,达到补锂材料中的活性锂离子分阶段释放的效果,实现持续补锂和循环性能的提升。但是如果在缓释补锂或者多次充电补锂的过程中未考虑在电池单体的封闭环境中产气量对电池单体的影响,产气量过高的情况下会造成电池单体提前开阀,导致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内包含补锂剂,所述电池单体包括盖组件,所述盖组件具有透气件,所述补锂剂添加量和正极活性物质的质量的比值为w,w满足以下关系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1(g+L)/g≤β≤3.2(g+L)/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1(g+L)/g≤γ≤3(g+L)/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0<a≤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件具有多个透气孔,且所述透气件的有效面积=所述透气件的面积*b,b为所述透气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内包含补锂剂,所述电池单体包括盖组件,所述盖组件具有透气件,所述补锂剂添加量和正极活性物质的质量的比值为w,w满足以下关系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1(g+l)/g≤β≤3.2(g+l)/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1(g+l)/g≤γ≤3(g+l)/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0<a≤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件具有多个透气孔,且所述透气件的有效面积=所述透气件的面积*b,b为所述透气件的孔隙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0<σ≤0.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0≤c<10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0<m≤0.5(g+l)/g;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0<w≤0.35;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的所述活化处理的次数为1~3次。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的活化次数为1次,当所述电池单体的容量保持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晨旭徐晓富孙雪阳何建福蒙万秋刘倩叶永煌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