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衬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2272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0:5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磨衬套,包括内套筒和外套筒,所述内套筒的外壁上设有靠近一端的外螺纹部、靠近另一端的止推部,所述外套筒的内壁上设有靠近一端且匹配外螺纹部的内螺纹部,所述外套筒内设有调节锥孔,调节锥孔具有小头端和大头端,大头端靠近所述止推部,所述内套筒上开设有润滑孔,润滑孔内嵌装有一端具有球头导向部、另一端与所述内套筒的内壁面相适配且呈柱状的固体润滑剂,所述球头导向部抵在调节锥孔上;所述止推部上设有固定旋动部;所述外套筒上设有活动旋动部。该衬套具有持续润滑,使用寿命长、精度高的特点,整体功能完善,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耐磨衬套


技术介绍

1、衬套一般配合导向柱或导向轴使用,作沿轴向滑动。衬套与导向柱或导向轴间需定期添加润滑剂,以减小二者间摩擦,防止磨损,以达到衬套耐磨的效果。

2、采用埋设方式将固体润滑剂嵌入到衬套对应位置,可达到持续润滑效果,以减少添加润滑剂频率,但存在固体润滑剂损耗后,降低或丧失持续润滑效果,磨损加剧,整体效果不佳。据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耐磨衬套。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耐磨衬套,该衬套具有持续润滑,使用寿命长、精度高的特点。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耐磨衬套,包括内套筒和外套筒,所述内套筒的外壁上设有靠近一端的外螺纹部、靠近另一端的止推部,所述外套筒的内壁上设有靠近一端且匹配外螺纹部的内螺纹部,所述外套筒内设有调节锥孔,调节锥孔具有小头端和大头端,大头端靠近所述止推部,所述内套筒上开设有润滑孔,润滑孔内嵌装有一端具有球头导向部、另一端与所述内套筒的内壁面相适配且呈柱状的固体润滑剂,所述球头导向部抵在调节锥孔上。

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止推部上设有固定旋动部。

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套筒上设有活动旋动部。

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润滑孔绕内套筒的轴线作等间隔角度环形阵列分布;所述润滑孔沿内套筒的轴线作等间隔距离分布。

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体润滑剂为石墨。

7、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涉及的耐磨衬套,通过相对内套筒旋动外套筒,使外套筒作靠近止推部方向运动,由带有锥度的调节锥孔挤压球头导向部,达到微量顶出固体润滑剂的效果,以补偿损耗的固体润滑剂,从而实现耐磨衬套持续润滑功能,进而延长衬套使用寿命,提高使用精度,整体功能完善,实用性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磨衬套,包括内套筒和外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的外壁上设有靠近一端的外螺纹部、靠近另一端的止推部,所述外套筒的内壁上设有靠近一端且匹配外螺纹部的内螺纹部,所述外套筒内设有调节锥孔,调节锥孔具有小头端和大头端,大头端靠近所述止推部,所述内套筒上开设有润滑孔,润滑孔内嵌装有一端具有球头导向部、另一端与所述内套筒的内壁面相适配且呈柱状的固体润滑剂,所述球头导向部抵在调节锥孔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推部上设有固定旋动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磨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上设有活动旋动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耐磨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孔绕内套筒的轴线作等间隔角度环形阵列分布;所述润滑孔沿内套筒的轴线作等间隔距离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润滑剂为石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衬套,包括内套筒和外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的外壁上设有靠近一端的外螺纹部、靠近另一端的止推部,所述外套筒的内壁上设有靠近一端且匹配外螺纹部的内螺纹部,所述外套筒内设有调节锥孔,调节锥孔具有小头端和大头端,大头端靠近所述止推部,所述内套筒上开设有润滑孔,润滑孔内嵌装有一端具有球头导向部、另一端与所述内套筒的内壁面相适配且呈柱状的固体润滑剂,所述球头导向部抵在调节锥孔上。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戈忠源
申请(专利权)人:平湖市涛强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