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体结构及应用该门体结构的烹饪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2147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0:43
本技术涉及一种门体结构及应用该门体结构的烹饪设备,用于烹饪设备,包括前门板、内门板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中门板,上述前门板内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上下延伸的门梁,所述内门板的上端与前门板前后可拆卸连接并锁定,而下端与前门板上下可拆卸连接并下限位,上述中门板的上端通过两侧的门梁左右限位,并被前后夹持在两侧的门梁与内门板之间,而中门板的下端与前门板上下可拆卸连接并下限位。本技术的门体结构拆卸方便,便于用户拆卸中门板和内门板进行清理,且组装方便,组装后门体结构的内部结构稳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烹饪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门体结构及应用该门体结构的烹饪设备


技术介绍

1、蒸箱、烤箱等烹饪设备通过门体盖合在内胆的前侧开口上,该门体一般为三层门玻璃结构。例如,专利号为zl201921528753.4(授权公告号为cn211355059u)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上装饰罩及具有该上装饰罩的烤箱门》公开了一种烤箱门,其包括门体,该门体包括位于最外侧的外门板和位于该外门板之后的中门板。

2、进一步,烹饪过程中,内胆中的热量辐射至门体上而导致门体表面温升。为解决该问题,各门玻璃与相邻的另一门玻璃之间分别形成通风夹层。这样冷空气进入通过夹层中而实现对门体散热,避免门体表面温度过高。同时,门体的上端口上一般嵌装有塑料架,塑料架中开设有散热孔以实现门体散热。

3、然而,使用过程中,异物(尤其是液体)会通过塑料架的散热孔进入门体内部,异物沾附在门体的内表面上,需要拆卸门体才能实现对门体内部的清理。而门体的拆装较麻烦,导致用户无法通过拆卸门体对其进行内部清理,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例如,申请号为cn201910089006.3(公开号为cn 109602284 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一种具有缓冲结构的门体及烹饪器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易拆装且内部结构稳固的门体结构。

2、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具有上述门体结构的烹饪设备。

3、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一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门体结构,用于烹饪设备,包括前门板、内门板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中门板,上述前门板内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上下延伸的门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门板的上端与前门板前后可拆卸连接并锁定,而下端与前门板上下可拆卸连接并下限位,

4、上述中门板的上端通过两侧的门梁左右限位,并被前后夹持在两侧的门梁与内门板之间,而中门板的下端与前门板上下可拆卸连接并下限位。

5、进一步,所述内门板的上端与前门板前后卡扣连接。从而便于实现内门板的上端与前门板的前后可拆卸连接及前后锁定。

6、进一步,所述内门板的左右两侧分别沿其长度方向搁置在对应的门梁上而使各门梁分别被夹持在前门板与内门板之间,从而能使前门板与内门板之间形成间隙,便于中门板的安装,且内门板的上端高于中门板而使内门板上端的内表面与前门板上端的内表面相对,

7、并且,内门板上端的内表面与前门板上端的内表面两者中,其中一处固定有前后延伸的卡扣柱而另一侧固定有卡扣座,该卡扣座具有供卡扣柱朝前卡入的卡扣槽。这样通过卡扣柱与卡扣槽的配合作用能实现内门板的上端与前门板前后卡扣连接。

8、进一步,所述卡扣座具有弹性,并且,初始状态下,该卡扣座的卡扣槽的宽度最小,上述卡扣柱卡入该卡扣槽时,该卡扣槽的宽度增大并具有恢复至其初始状态的趋势。从而能使卡扣柱紧配卡设在卡扣槽中,形成稳固的前后卡扣连接,避免卡扣柱从卡扣槽中脱出,保证门体结构的稳固性。

9、进一步,所述卡扣槽呈长条状,且该卡扣槽的两侧槽面分别沿长度方向内凸而呈圆弧状,而上述卡扣柱的左右侧面分别凹设有与对应槽面相匹配并供该槽面卡入的锁定凹槽。这样通过卡扣柱上的锁定凹槽与卡扣槽配合作用能实现卡扣柱与卡扣座的锁定,进而实现内门板与前门板的锁定。

10、进一步,所述卡扣座为两个,并分别设置在前门板上端的左右两侧,并且,其中一个卡扣座的卡扣槽上下延伸,而另一个卡扣座的卡扣槽左右延伸。这样两个卡扣柱上的锁定凹槽与对应卡扣槽的配合作用能实现多中门板的上下左右的锁定,结合各卡扣柱与对应的卡扣槽的前后卡扣,能使内门板与前门板之间形成稳固的锁定组装。

11、进一步,所述中门板的下端与前门板上下插配连接。便于实现中门板下端与前门板的上下可拆卸连接。

12、进一步,所述前门板下端的内表面上固定有竖向延伸并朝上开口的第一插钩,而中门板下端的内表面固定有竖向延伸并朝下开口的第二插钩,该第二插钩与第一插钩上下钩合。这样通过第二插钩与第一插钩上下钩合在实现中门板下端与前门板的上下可拆卸连接的同时能实现对中门板的下限位。

13、进一步,所述内门板的下端与前门板上下插配连接。便于实现内门板下端与前门板的上下可拆卸连接。

14、进一步,所述内门板的下端低于中门板而使内门板下端的内表面与前门板下端的内表面相对,

15、并且,所述前门板下端的内表面上固定有竖向延伸并朝上开口的第三插钩,而内门板下端的内表面上固定有竖向延伸并朝下开口的第四插钩,该第四插钩与第三插钩上下钩合。这样通过第四插钩与第三插钩上下钩合在实现内门板下端与前门板的上下可拆卸连接的同时能实现对内门板的下限位。

16、进一步,所述第一插钩与第三插钩为一体件,并为插配架。从而能使第一插钩与第三插钩结构简单,且便于实现与前门板的组装。

17、进一步,所述插配架为两个,并分别设置在前门板下端的左右两侧,相应地,中门板和内门板上的对应插钩也为两个并与各插配架一一对应。从而使中门板的下端及内门板的下端能更加稳固地与前门板组装。

18、进一步,各所述门梁的横截面均呈方形,且各门梁的内侧面分别沿长度方向凸设有左右延伸的支撑边沿,各支撑边沿分别位于其所在门梁的内侧面沿前后方向的中部,上述中门板左右两侧的前表面分别与对应的支撑边沿前后相抵,而中门板左右两侧的后表面与内门板的内表面之间分别夹设有垫块。一方面能使中门板稳固地被夹持在两侧门梁与内门板之间,另一方面能使前门板与中门板之间以及中门板与内门板之间分别形成夹层,进而有利于散热,避免热量集聚在门体结构的内部。

19、进一步,所述中门板的顶缘分别低于上述前门板及内门板而使前门板的上端与内门板的上端之间形成上端口,该上端口中沿长度方向嵌装有安装架,而上述内门板的顶缘高于与其相邻的安装架的相应侧。便于用户握持内门板的上端而朝后拆卸内门板。

20、为进一步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所述的门体结构。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中内门板的上端与前门板前后可拆卸连接并锁定,而下端与前门板上下可拆卸连接并下限位,上述中门板的上端通过两侧的门梁左右限位,并被前后夹持在两侧的门梁与内门板之间,而中门板的下端与前门板上下可拆卸连接并下限位。从而实现中门板和内门板的可拆卸组装,并且,拆卸时,先将内门板的上端与前门板拆卸,接着朝上拆卸内门板,然后朝上拆卸中门板即可,便于用户拆卸中门板和内门板进行清理。而组装时,首先将中门板由上至下安装在前门板上,接着将内门板的下端由上至下安装在前门板上,然后将内门板的上端与前门板连接并锁定即可,组装方便,且组装后门体结构的内部结构稳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体结构,用于烹饪设备,包括前门板(1)、内门板(3)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中门板(2),上述前门板(1)内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上下延伸的门梁(4),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门板(3)的上端与前门板(1)前后可拆卸连接并锁定,而下端与前门板(1)上下可拆卸连接并下限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门板(3)的上端与前门板(1)前后卡扣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门板(3)的左右两侧分别沿其长度方向搁置在对应的门梁(4)上而使各门梁(4)分别被夹持在前门板(1)与内门板(3)之间,且内门板(3)的上端高于中门板(2)而使内门板(3)上端的内表面与前门板(1)上端的内表面相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座(6)具有弹性,并且,初始状态下,该卡扣座(6)的卡扣槽(61)的宽度最小,上述卡扣柱(5)卡入该卡扣槽(61)时,该卡扣槽(61)的宽度增大并具有恢复至其初始状态的趋势。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门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槽(61)呈长条状,且该卡扣槽(61)的两侧槽面分别沿长度方向内凸而呈圆弧状,而上述卡扣柱(5)的左右侧面分别凹设有与对应槽面相匹配并该该槽面卡入的锁定凹槽(5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门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座(6)为两个,并分别设置在前门板(1)上端的左右两侧,并且,其中一个卡扣座(6)的卡扣槽(61)上下延伸,而另一个卡扣座(6)的卡扣槽(61)左右延伸。

7.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门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门板(2)的下端与前门板(1)上下插配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门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门板(1)下端的内表面上固定有竖向延伸并朝上开口的第一插钩(72),而中门板(2)下端的内表面固定有竖向延伸并朝下开口的第二插钩(8),该第二插钩(8)与第一插钩(72)上下钩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门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门板(3)的下端与前门板(1)上下插配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门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门板(3)的下端低于中门板(2)而使内门板(3)下端的内表面与前门板(1)下端的内表面相对,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门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钩(72)与第三插钩(73)为一体件,并为插配架(7)。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门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配架(7)为两个,并分别设置在前门板(1)下端的左右两侧,相应地,中门板(2)和内门板(3)上的对应插钩也为两个并与各插配架(7)一一对应。

13.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门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门梁(4)的横截面均呈方形,且各门梁(4)的内侧面分别沿长度方向凸设有左右延伸的支撑边沿(41),各支撑边沿(41)分别位于其所在门梁(4)的内侧面沿前后方向的中部,上述中门板(2)左右两侧的前表面分别与对应的支撑边沿(41)前后相抵,而中门板(2)左右两侧的后表面与内门板(3)的内表面之间分别夹设有垫块(10)。

14.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门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门板(2)的顶缘分别低于上述前门板(1)及内门板(3)而使前门板(1)的上端与内门板(3)的上端之间形成上端口,该上端口中沿长度方向嵌装有安装架(11),而上述内门板(3)的顶缘高于与其相邻的安装架(11)的相应侧。

15.一种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门体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体结构,用于烹饪设备,包括前门板(1)、内门板(3)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中门板(2),上述前门板(1)内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上下延伸的门梁(4),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门板(3)的上端与前门板(1)前后可拆卸连接并锁定,而下端与前门板(1)上下可拆卸连接并下限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门板(3)的上端与前门板(1)前后卡扣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门板(3)的左右两侧分别沿其长度方向搁置在对应的门梁(4)上而使各门梁(4)分别被夹持在前门板(1)与内门板(3)之间,且内门板(3)的上端高于中门板(2)而使内门板(3)上端的内表面与前门板(1)上端的内表面相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座(6)具有弹性,并且,初始状态下,该卡扣座(6)的卡扣槽(61)的宽度最小,上述卡扣柱(5)卡入该卡扣槽(61)时,该卡扣槽(61)的宽度增大并具有恢复至其初始状态的趋势。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门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槽(61)呈长条状,且该卡扣槽(61)的两侧槽面分别沿长度方向内凸而呈圆弧状,而上述卡扣柱(5)的左右侧面分别凹设有与对应槽面相匹配并该该槽面卡入的锁定凹槽(5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门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座(6)为两个,并分别设置在前门板(1)上端的左右两侧,并且,其中一个卡扣座(6)的卡扣槽(61)上下延伸,而另一个卡扣座(6)的卡扣槽(61)左右延伸。

7.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门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门板(2)的下端与前门板(1)上下插配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门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门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德华杨均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