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条引导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12115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0:4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盘条引导系统,用于同时对多个盘条卷的盘条进行传输。它包括两个并排间隔设置的机架,两个机架之间的间隔构成盘条传输通道,两个机架上均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引导装置,引导装置与盘条卷一一对应,盘条卷的盘条通过对应的引导装置进行引导,引导装置包括传料机构和出料机构,传料机构用于将对应的盘条传输至出料机构,出料机构包括引导轮,引导轮用于引导对应的盘条进入传输通道中,多个引导轮的中心沿机架宽度方向逐渐收缩呈逐渐内缩的阶梯状设置。本技术提升了盘条对打磨的传输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盘条表面处理,尤其涉及一种盘条引导系统


技术介绍

1、盘条通常是收卷在可转动的料架上以便于储存,此时盘条在料架上形成盘条卷。由于其物理特性,盘条在储存过程中表面会产生铁锈,因此在进入到金属制品加工厂之前,需要对其表面进行除锈除氧化皮作业。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两个并排设置的刷辊夹住盘条并对盘条进行打磨实现除锈。刷辊的长度是有限的,为了提升盘条的除锈效率,需要将尽可能多的盘条并排传输至两个刷辊之间。现有的传输装置分别设置在多个料架前,工作时将盘条从料架传向刷辊,多个料架并排设置,但是料架的体积较大,导致盘条之间的间距较大,单次无法对多根盘条进行打磨,影响打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盘条引导系统,将多个引导装置沿机架长度方向排布在两个机架上,通过引导装置将盘条卷的盘条引入传输通道,盘条在传输过程中转向,两个相邻的盘条在转向后的间距与两个相邻的转向导轮的中心的在机架宽度方向的间距一致,而相邻两个转向导轮的中心的间距便于调整,能够使盘条之间的间距较小,使得刷辊单次能够对较多的盘条进行打磨除锈,提升了盘条的打磨效率;此外,盘条卷的排布由横向转变为纵向,盘条的引出数量不受盘条卷自身体积限制。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盘条引导系统,用于同时对多个盘条卷的盘条进行传输,包括两个并排间隔设置的机架,两个所述机架之间的间隔构成盘条传输通道,两个所述机架上均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引导装置,所述引导装置与所述盘条卷一一对应,所述盘条卷的盘条通过对应的引导装置进行引导,所述引导装置包括传料机构和出料机构,所述传料机构用于将对应的盘条传输至出料机构,所述出料机构包括转向导轮,所述转向导轮用于引导对应的盘条进入传输通道中,多个所述转向导轮的中心沿机架宽度方向呈逐渐内缩的阶梯状设置。

4、在实际作业中,多个盘条通过收卷时的拉力被拉直在盘条传输通道中,转向导轮传输盘条时,盘条与转向导轮的部分外圆周面接触且沿着转向导轮的切线方向传入盘条传输通道中,多个盘条之间互相平行,由于转向导轮的中心沿机架宽度方向逐渐收缩呈逐渐内缩的阶梯状设置,使得相邻两个盘条互相错位。

5、作为优选,所述转向导轮水平设置且所有转向导轮的高度一致。通过设置所有转向导轮的高度一致,使得所有盘条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6、作为优选,所述转向导轮的外圆周面上凹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截面呈梯形。通过设置限位槽,保障盘条不会脱出转向导轮,提升转向导轮对盘条的引导效果,通过设置限位槽的截面为梯形,便于盘条进入限位槽。

7、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槽内嵌入有环状垫层,该环状垫层外周具有与限位槽形状匹配的导槽。通过设置环状垫层减少盘条与转向导轮之间的磨损。

8、作为优选,所述出料机构还包括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位于机架靠近所述传输通道的一侧,安装块通过螺栓安装于机架上;所述安装块上设有立柱,所述转向导轮转动设置在所述立柱上。

9、作为优选,所述立柱上设有轴承,所述转向导轮套设在所述轴承上。通过设置轴承,保障转向导轮运转平稳且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

10、作为优选,所述立柱通过连接结构与所述安装块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螺栓和设置在所述安装块上的连接孔,所述立柱的端面设有与所述螺栓相适配的螺纹孔。实际工作时,螺栓穿过连接孔进入螺纹孔,将立柱锁紧在连接块上,采用螺栓将立柱连接在安装块上,保障立柱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保障立柱在工作时不会晃动,另外,立柱拆卸便利,便于对立柱上的转向导轮进行更换和维修。

11、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孔为腰形孔,所述腰形孔沿安装块的长度方向设置。实际工作时,立柱能够通过腰形孔改变在安装块上的位置,实现对转向导轮位置的微调,为转向导轮的排布提供了容错空间。

12、作为优选,所述盘条传输通道内设有排料辊,所述排料辊位于盘条传输通道的前端,所述排料辊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机架相连,所述排料辊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多个导向槽,多个所述导向槽沿排料辊的长度方向排布,多个所述导向槽分别与盘条传输通道内的多个盘条一一对应,所述盘条进入对应的导向槽后传出所述盘条传输通道。实际工作时,盘条在传输中由于受到拉伸应力、扭转应力等,容易出现变形;其中,由位于机架后方的引导装置传输的盘条在盘条传输通道前端更容易出现形变,通过设置排料辊,实现对多个盘条的进一步整理排布,保障了多个盘条的整齐,便于后续对盘条的打磨除锈。

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4、通过将两个机架并排设置,使得两者之间形成了盘条传输通道;又在盘条传输通道的两侧设置了多个沿宽度方向逐渐内缩的转向导轮,使得其导引盘条之间不仅间距可控,又能并排平行排列,使得单位长度内排布的盘条数量合理可控,为下一步刷辊打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就提升了盘条对打磨的传输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盘条引导系统,用于同时对多个盘条卷的盘条进行传输,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并排间隔设置的机架,两个所述机架之间的间隔构成盘条传输通道,两个所述机架上均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引导装置,所述引导装置与所述盘条卷一一对应,所述盘条卷的盘条通过对应的引导装置进行引导,所述引导装置包括传料机构和出料机构,所述传料机构用于将对应的盘条传输至出料机构,所述出料机构包括转向导轮,所述转向导轮用于引导对应的盘条进入盘条传输通道中,多个所述转向导轮的中心沿机架宽度方向呈逐渐内缩的阶梯状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盘条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导轮水平设置且所有转向导轮的高度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盘条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导轮的外圆周面上凹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截面呈梯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盘条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内嵌入有环状垫层,该环状垫层外周具有与限位槽形状匹配的导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盘条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机构还包括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位于机架靠近所述传输通道的一侧,安装块通过螺栓安装于机架上;所述安装块上设有立柱,所述转向导轮转动设置在所述立柱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盘条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上设有轴承,所述转向导轮套设在所述轴承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盘条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通过连接结构与所述安装块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螺栓和设置在所述安装块上的连接孔,所述立柱的端面设有与所述螺栓相适配的螺纹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盘条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为腰形孔,所述腰形孔沿安装块的长度方向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盘条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盘条传输通道内设有排料辊,所述排料辊位于盘条传输通道的前端,所述排料辊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机架相连,所述排料辊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多个导向槽,多个所述导向槽沿排料辊的长度方向排布,多个所述导向槽分别与盘条传输通道内的多个盘条一一对应,所述盘条进入对应的导向槽后传出所述盘条传输通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盘条引导系统,用于同时对多个盘条卷的盘条进行传输,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并排间隔设置的机架,两个所述机架之间的间隔构成盘条传输通道,两个所述机架上均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引导装置,所述引导装置与所述盘条卷一一对应,所述盘条卷的盘条通过对应的引导装置进行引导,所述引导装置包括传料机构和出料机构,所述传料机构用于将对应的盘条传输至出料机构,所述出料机构包括转向导轮,所述转向导轮用于引导对应的盘条进入盘条传输通道中,多个所述转向导轮的中心沿机架宽度方向呈逐渐内缩的阶梯状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盘条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导轮水平设置且所有转向导轮的高度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盘条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导轮的外圆周面上凹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截面呈梯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盘条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内嵌入有环状垫层,该环状垫层外周具有与限位槽形状匹配的导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盘条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根财樊鹏飞张成祥刘春晓傅如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谋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