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污泥脱砂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污泥脱砂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12076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泥脱砂系统及方法,包括:进泥泵:给旋流分离器输送污泥;旋流分离器:分离溢流污泥和底流污泥;粒径在线检测机构:实时检测旋流分离器溢流污泥的粒径分布,并实时反馈给粒径控制反馈模块;粒径控制反馈模块:将旋流分离器溢流污泥粒径分布的信息反馈给光圈阀控制模块;光圈阀控制模块:控制光圈阀的开度;光圈阀:控制旋流分离器底流污泥的通量。由于旋流分离器底流口径的尺寸对其分离效果有显著影响,随着底流口直径的增大,沉砂产率和分级效率增加、溢流粒径变细。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降低溢流污泥的含砂量,进而提高溢流污泥的有机质含量,有利于后续厌氧消化、污泥焚烧等处置的实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具体地,涉及一种污泥脱砂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的污水处理能力不断提升,我国城镇污泥产生量也逐年增长。污泥作为污水处理的过程产物,富集了污水中30%~50%的有机物和污染物质。由于我国管网渗漏严重、合流制雨水携砂,且污水厂的一级处理设计针对的是200μm以上的砂,污泥普遍存在有机质含量低、含砂量高的特点。大量文献和工程实践表明,污泥泥砂含量高、有机质含量低严重影响厌氧消化、好氧发酵、干化焚烧等污泥处置工艺的运行效果。

2、旋流分离器底流口径的尺寸对其分离效果有显著影响,随着底流口直径的增大,沉砂产率和分级效率增加、溢流粒径变细。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旋流分离器底流口径通常无法根据分离效果及时调整,由于进泥泥质的波动,污泥脱砂系统也常出现运行效果不稳定的情况。

3、专利文献cn112551836b公开了一种逐级调节ph值的污泥脱砂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含砂污泥加入调质单元,逐级加碱调节ph值,并添加表面活性剂,搅拌均匀;经调节ph值后的含砂污泥泵入一级沉砂单元,泥砂一级分离,得到一级脱砂污泥a和高含砂污泥a;高含砂污泥a泵入二级旋流除砂单元,泥沙二级分离,得到高有机质污泥b和高含砂污泥b。但该专利技术没有通过光圈阀控制模块控制光圈阀的开度进而控制底流通量,以使溢流污泥的粒径满足预设粒径阈值。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泥脱砂系统及方法。

2、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污泥脱砂系统,包括:

3、进泥泵:给旋流分离器输送污泥;

4、旋流分离器:分离溢流污泥和底流污泥;

5、粒径在线检测机构:实时检测旋流分离器溢流污泥的粒径分布,并实时反馈给粒径控制反馈模块;

6、粒径控制反馈模块:将旋流分离器溢流污泥粒径分布的信息反馈给光圈阀控制模块;

7、光圈阀控制模块:控制光圈阀的开度;

8、光圈阀:控制旋流分离器底流污泥的通量,使溢流污泥的粒径满足预设粒径阈值。

9、优选地,在所述粒径在线检测机构中:

10、包括光源及透镜系统、样品室和光电探测模块;

11、所述样品室设有进泥管和排泥管;所述进泥管与所述旋流分离器的溢流污泥出泥管连接,所述排泥管将样品室的出泥排入溢流污泥储池;

12、所述光源照射所述样品室内的溢流污泥颗粒;

13、所述光电探测模块收集溢流污泥颗粒散射光,并根据散射光获取所述溢流污泥颗粒的粒径,所述粒径控制反馈模块与所述光电探测模块连接。

14、优选地,包括与所述粒径在线检测机构连接的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显示所述溢流污泥的粒径分布数据。

15、优选地,在所述粒径控制反馈模块中:

16、粒径控制反馈模块根据旋流分离后的溢流污泥的中位粒径,通过光圈阀控制模块控制光圈阀的开度进而控制底流通量,使所述旋流分离器的所述溢流污泥的粒径满足目标中位粒径。

17、优选地,包括与所述粒径控制反馈模块连接的的输入模块,所述输入模块输入溢流污泥的目标中位粒径,所述通过光圈阀控制模块控制光圈阀的开度进而控制底流通量,使所述旋流分离器的所述溢流污泥的粒径满足所述目标中位粒径。

18、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污泥脱砂方法,采用所述的污泥脱砂系统,执行包括:

19、步骤s1:令进泥泵输送污泥至旋流分离器;

20、步骤s2:令粒径在线检测机构实时检测旋流分离器溢流污泥的粒径分布,并实时反馈给粒径控制反馈模块;

21、步骤s3:令粒径控制反馈模块根据旋流分离器溢流污泥的粒径,通过光圈阀控制模块控制光圈阀的开度进而控制底流通量,使溢流污泥的粒径满足预设粒径阈值。

22、优选地,在所述粒径在线检测机构中:

23、包括光源及透镜系统、样品室和光电探测模块;

24、所述样品室设有进泥管和排泥管;所述进泥管与所述旋流分离器的溢流污泥出泥管连接,所述排泥管将样品室的出泥排入溢流污泥储池;

25、所述光源照射所述样品室内的溢流污泥颗粒;

26、所述光电探测模块收集溢流污泥颗粒散射光,并根据散射光获取所述溢流污泥颗粒的粒径,所述粒径控制反馈模块与所述光电探测模块连接。

27、优选地,在所述粒径控制反馈模块中:

28、根据旋流分离后的溢流污泥的中位粒径,通过光圈阀控制模块控制光圈阀的开度进而控制底流通量,使所述旋流分离器的所述溢流污泥的粒径满足目标中位粒径。

29、优选地,包括与所述粒径在线检测机构连接的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显示所述溢流污泥的粒径分布数据。

30、优选地,包括与所述粒径控制反馈模块连接的输入模块,所述输入模块输入溢流污泥的目标中位粒径,粒径在线检测机构根据检测的溢流污泥粒径,实时反馈给粒径控制反馈模块,粒径控制反馈模块将该信息输送到光圈阀控制模块,所述通过光圈阀控制模块控制光圈阀的开度进而控制底流通量,使所述旋流分离器的所述溢流污泥的粒径满足所述目标中位粒径。

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32、由于旋流分离器底流口径的尺寸对其分离效果有显著影响,随着底流口直径的增大,沉砂产率和分级效率增加、溢流粒径变细。本专利技术通过光圈阀控制模块控制光圈阀的开度进而控制旋流分离器底流污泥的通量,以使溢流污泥的粒径满足预设粒径阈值,从而可降低溢流污泥的含砂量,进而提高溢流污泥的有机质含量,有利于后续厌氧消化、污泥焚烧等处置的实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泥脱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脱砂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粒径在线检测机构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脱砂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粒径控制反馈模块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脱砂系统,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脱砂系统,其特征在于:

6.一种污泥脱砂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污泥脱砂系统,执行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泥脱砂方法,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泥脱砂方法,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泥脱砂方法,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泥脱砂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脱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脱砂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粒径在线检测机构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脱砂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粒径控制反馈模块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脱砂系统,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脱砂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干里里张静慧庞洪涛张伟刘莹周晓贾彤
申请(专利权)人:信开环境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