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拉线盒,具体为一种拉线放置装置。
技术介绍
1、汽车拉线、拉索是主要用于对汽车天窗、侧窗、离合等传动控制的一种联动件。在现有拉线的生产中,拉线生产制作完成之后,工作人员往往将拉线摆放在工作台上;然而,各种拉线在工作台上要分开摆放,严重占用工作面积,空间利用率极低。如将拉线摆放于多层放置架上,拉线具备较长的长度,取放不便,存在待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线放置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拉线放置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两侧对应设置有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之间设置有第一横板,且第一横板中部设置有圆形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支架之间设置有第二横板,所述第二横板中部设置有与第一安装槽对应设置的弧形第二安装槽,以便对放置辊进行安装固定,此外,可根据放置拉线需要来设置横板数量,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之间活动设置有放置辊,所述放置辊上设置有多个环形放置槽,以便对不同规格批次的拉线进行分开放置,所述放置槽等距间隔排列设置在放置辊上,所述放置辊两端设置有与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相适配的第一安装轴、第二安装轴,所述第二安装轴上贯穿设置有固定螺栓,且第二安装槽内设置有与固定螺栓相适配的固定孔,以便对放置辊进行安装固定。
3、优选的,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万向轮,以便对放置架进行移动。
4、优选的,所述万向轮上设置有刹车片,以便控制万向轮停止转动。
5、
6、优选的,所述第二安装轴上设置有与固定螺栓相适配的安装孔,所述固定螺栓依次穿过安装孔、固定孔将放置辊固定在支架上。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对放置架进行组装后,将拉线对应放置在放置槽内,放置槽外活动套设的环形橡胶圈,橡胶圈可跟随拉线拉取取下的作用力进行转动,以缓冲拉线与放置槽的摩擦,减少拉线与放置槽摩擦而导致拉线磨损的情况发生;此外,可根据放置拉线需要来设置横板数量,依次向上叠加设置放置辊,可以减少对工作面积的占用,提高空间利用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线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方两侧对应设置有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6),所述第一支架(3)之间设置有第一横板(4),且第一横板(4)中部设置有圆形第一安装槽(5),所述第二支架(6)之间设置有第二横板(7),所述第二横板(7)中部设置有与第一安装槽(5)对应设置的弧形第二安装槽(8),所述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6)之间活动设置有放置辊(10),所述放置辊(10)上设置有多个环形放置槽(11),所述放置槽(11)等距间隔排列设置在放置辊(10)上,所述放置辊(10)两端设置有与第一安装槽(5)、第二安装槽(8)相适配的第一安装轴(13)、第二安装轴(14),所述第二安装轴(14)上贯穿设置有固定螺栓(16),且第二安装槽(8)内设置有与固定螺栓(16)相适配的固定孔(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线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部设置有万向轮(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拉线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2)上设置有刹车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线放置装置,其特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线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轴(14)上设置有与固定螺栓(16)相适配的安装孔(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线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方两侧对应设置有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6),所述第一支架(3)之间设置有第一横板(4),且第一横板(4)中部设置有圆形第一安装槽(5),所述第二支架(6)之间设置有第二横板(7),所述第二横板(7)中部设置有与第一安装槽(5)对应设置的弧形第二安装槽(8),所述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6)之间活动设置有放置辊(10),所述放置辊(10)上设置有多个环形放置槽(11),所述放置槽(11)等距间隔排列设置在放置辊(10)上,所述放置辊(10)两端设置有与第一安装槽(5)、第二安装槽(8)相适配的第一安装轴(13)、第二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学敏,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勤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