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含二苯甲酮类化合物聚酯中间体、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含二苯甲酮类化合物聚酯中间体、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11914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二苯甲酮类化合物聚酯中间体,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三羟甲基丙烷18‑23份,己二酸35‑45份,叔碳酸缩水甘油酯0‑8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0‑8份,2,2,4,4‑四羟基二苯甲酮12‑18份,甲基异丁基酮20‑30份,酯催化剂0.01‑0.04份。采用回流法制备具有耐候结构的聚酯中间体,聚酯中间体中的过量羟基和醇酸部分酯化链接制备具有耐候结构的醇酸树脂基体,双键共聚的方法将丙烯酸酯单体引入醇酸分子上,同时将功能性单体引入分子链。进而提升了树脂分散体的耐水和耐候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涂料合成,具体涉及一种含二苯甲酮类化合物聚酯中间体、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醇酸树脂由于其结构的特点,具有涂膜丰满、光亮,易于施工和与氧气交联、自干通用等优点,已成为涂料工业中研究最多、产量最大的一种;但是它在常温下不易干燥和固化慢,其涂膜的硬度低、耐水性和耐候性较差,其应用满足不了工业的发展对高性能的要求,对其改性拓宽醇酸树脂涂料的应用领域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丙烯酸酯改性的醇酸树脂,既能够保留醇酸树脂丰满度好、容易施工等特点,又继承了热塑性丙烯酸树脂快干的特点,增强了耐候防腐性能和保光性,且成本较低,有着突出的性价比。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含二苯甲酮类化合物聚酯中间体,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3、

4、

5、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含二苯甲酮类化合物聚酯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将三羟甲基丙烷、己二酸、2,2,4,4-四羟基二苯甲酮和酯催化剂投入到反应釜通入氮气升温,升温到130℃开启搅拌,并控制搅拌速度为100-130rpm,升温到170℃保持30分钟,然后每30分钟升温10℃,至温度达到220℃后停止加热,当出水达到理论值时,测定酸值63mgkoh/g,开始降温,降温到170℃时加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叔碳酸缩水甘油酯,保温1小时,测定酸值小于5mgkoh/g,降温到100℃加入甲基异丁基酮兑稀备用。

7、其中:通过酸值判断酯化程度,该步骤中多元醇多元酸缩水甘油酯等酯化脱水,并以此为标准控制反应进程。

8、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础醇酸树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9、

10、其中:所述中间体为上述含二苯甲酮类化合物聚酯中间体。

11、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次磷酸的质量分数为50%。

12、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酯催化剂为有机锡类催化剂,所述有机锡类催化剂为单丁基氧化锡、二丁基氧化锡、二丁基氧化锡氯化物、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乙酸二丁基锡或单丁基三氯化锡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溶剂1为p系列醇醚溶剂。

13、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础醇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4、通过回流法制备基础醇酸树脂,向反应釜中加入豆油脂肪酸、季戊四醇、三羟甲基丙烷、邻苯二甲酸酐、顺酐、苯甲酸、中间体、酯催化剂、次磷酸和树脂量2%甲基异丁基酮回流溶剂,升温到130℃后开启搅拌,并控制搅拌速度为100-130rpm,升温到170℃保温1h,然后每30分钟升温10℃,至温度达到230℃后停止加热,当接近理论出水时每30分钟测定酸值,当酸值小于15mgkoh/g时降温减压脱出甲基异丁基酮,降温到155℃加入溶剂1兑稀保温。

15、第五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醇酸树脂分散体,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16、

17、其中:所述基础醇酸树脂为上述基础醇酸树脂。

18、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引发剂1为过氧化苯甲酰、偶氮二异丁腈、过氧化2-乙基己基酸叔戊酯、过氧化2-乙基己基酸叔丁酯、1.1-双(叔戊基过氧)环己烷、过氧化醋酸叔戊酯、过氧化2.3.5-三甲基己酸叔丁酯、3.3双(叔戊基过氧)丁酸乙酯、过氧化二叔戊基、过氧化二叔丁基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引发剂2为过氧化苯甲酰、偶氮二异丁腈、过氧化2-乙基己基酸叔戊酯、过氧化2-乙基己基酸叔丁酯、1.1-双(叔戊基过氧)环己烷、过氧化醋酸叔戊酯、过氧化2.3.5-三甲基己酸叔丁酯、3.3双(叔戊基过氧)丁酸乙酯、过氧化二叔戊基、过氧化二叔丁基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链转移剂1为正十二烷基硫醇、甲基苯乙烯二聚物、巯基乙醇或巯基乙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链转移剂2为正十二烷基硫醇、甲基苯乙烯二聚物、巯基乙醇或巯基乙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溶剂1为p系列醇醚溶剂;所述溶剂2为p系列醇醚溶剂;所述中和剂为三乙胺、n,n-二甲基乙醇胺或氨水中的一种或几种。

19、第六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醇酸树脂分散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0、将甲基丙烯酸、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引发剂1、链转移剂1和链转移剂2加入滴加罐混合均匀,向装有基础醇酸的反应釜中开始滴加上述混合物,滴加时间控制在2.5-3小时,滴加完毕保持温度155℃2小时;

21、待保温完成向反应釜中滴加引发剂2,滴加完加入溶剂1冲洗滴加罐,保温1小时;

22、保温完毕,降温到120℃,加入溶剂2分散30分钟,分散均匀,降温到100℃以下,加入中和剂分散30分钟,测定酸值,过滤出料。

23、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引发剂2的滴加时间为30分钟。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5、1、本专利技术以豆油脂肪酸为原料可以直接进行酯化省去醇解步骤,工业化生产更有利;

26、2、在基础醇酸中接入含有二苯甲酮结构及缩水甘油酯类的聚酯中间体,能够有效提高树脂的耐候性能,特别是二苯甲酮结构紫外线吸收剂对整个的紫外线区域几乎都有较慢的吸收作用,其结构中的分子内氢键、苯环上的羟基氢和相邻的羰基氧之间形成螯合环,吸收紫外线能量后,螯合环打开转变成热能释放出去,能够有效的提升树脂耐候性能;同时中间体中含有的缩水甘油酯类,其具有支链结构及庞大空间位阻结构的树脂链段,且具有伸展而彼此不缠绕的链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提升树脂的耐候及耐水性能;

27、3、将紫外线吸收剂连接到树脂分子中,解决了与树脂相容性的问题;

28、4、三羟甲基丙烷(tmp)、季戊四醇(pe)合理配比,其支链结构的屏蔽作用也能够提升耐水性能,醇酸分子链中连接顺酐双键,在后续丙烯酸酯等功能单体共聚能够顺利接在醇酸分子链上;

29、5、丙烯酸酯类单体软硬单体及功能性单体合理配比,特别是引入有机硅单体,能够有效提升产品耐性;

30、6、有机溶剂含量少,可与丙烯酸乳液拼用,混溶性好,同时改性醇酸树脂中醇醚溶剂在后续成膜过程中有助于丙烯酸乳液成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二苯甲酮类化合物聚酯中间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2.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二苯甲酮类化合物聚酯中间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基础醇酸树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础醇酸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磷酸的质量分数为5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础醇酸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酯催化剂为有机锡类催化剂,所述有机锡类催化剂为单丁基氧化锡、二丁基氧化锡、二丁基氧化锡氯化物、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乙酸二丁基锡或单丁基三氯化锡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溶剂1为P系列醇醚溶剂。

6.制备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基础醇酸树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7.醇酸树脂分散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醇酸树脂分散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1为过氧化苯甲酰、偶氮二异丁腈、过氧化2-乙基己基酸叔戊酯、过氧化2-乙基己基酸叔丁酯、1.1-双(叔戊基过氧)环己烷、过氧化醋酸叔戊酯、过氧化2.3.5-三甲基己酸叔丁酯、3.3双(叔戊基过氧)丁酸乙酯、过氧化二叔戊基、过氧化二叔丁基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引发剂2为过氧化苯甲酰、偶氮二异丁腈、过氧化2-乙基己基酸叔戊酯、过氧化2-乙基己基酸叔丁酯、1.1-双(叔戊基过氧)环己烷、过氧化醋酸叔戊酯、过氧化2.3.5-三甲基己酸叔丁酯、3.3双(叔戊基过氧)丁酸乙酯、过氧化二叔戊基、过氧化二叔丁基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链转移剂1为正十二烷基硫醇、甲基苯乙烯二聚物、巯基乙醇或巯基乙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链转移剂2为正十二烷基硫醇、甲基苯乙烯二聚物、巯基乙醇或巯基乙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溶剂1为P系列醇醚溶剂;所述溶剂2为P系列醇醚溶剂;所述中和剂为三乙胺、N,N-二甲基乙醇胺或氨水中的一种或几种。

9.制备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醇酸树脂分散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醇酸树脂分散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引发剂2的滴加时间为30分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二苯甲酮类化合物聚酯中间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2.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二苯甲酮类化合物聚酯中间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基础醇酸树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础醇酸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磷酸的质量分数为5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础醇酸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酯催化剂为有机锡类催化剂,所述有机锡类催化剂为单丁基氧化锡、二丁基氧化锡、二丁基氧化锡氯化物、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乙酸二丁基锡或单丁基三氯化锡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溶剂1为p系列醇醚溶剂。

6.制备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基础醇酸树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7.醇酸树脂分散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醇酸树脂分散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1为过氧化苯甲酰、偶氮二异丁腈、过氧化2-乙基己基酸叔戊酯、过氧化2-乙基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航郭晓猛郑齐田海长李正德
申请(专利权)人:衡水新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