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非火工连接解锁且可重复使用的整流罩分离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非火工连接解锁且可重复使用的整流罩分离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11875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非火工连接解锁且可重复使用的整流罩分离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采用分瓣旋转分离方式与箭体可分离连接的第一半整流罩和第二半整流罩,第一半整流罩和第二半整流罩的分离面处设置有第一非火工连接解锁装置;第一半整流罩的底边与箭体的分离面处、第二半整流罩的底边与箭体的分离面处均设置有第二非火工连接解锁装置;第一非火工连接解锁装置和第二非火工连接解锁装置均相连接有控制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结构设置合理,有利于提高分离控制的有效性,可以进行重复使用,有利于降低运载器的发射成本,实用性好;有利于提高整体可靠性和安全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简洁,操作更为便捷,有利于提高使用平稳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运载器,具体涉及一种非火工连接解锁且可重复使用的整流罩分离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1、整流罩位于运载火箭及大部分导弹(统称运载器)的最前端,要经受飞行气流的高速冲刷,为有效载荷提供良好的罩内环境,整流罩作为保护有效载荷、维持弹箭体气动外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运载器中广泛应用,当运载器摆脱大气环境干扰后,整流罩不再发挥作用,需要将其从运载器本体中分离出去。

2、目前,运载火箭整流罩的分离通常采用冷分离,国内运载火箭冷分离采用的冲量装置一般为固体小火箭,固体小火箭固连于整流罩上,分离过程中固体小火箭的点火工作产生的反向推力使整流罩脱离运载火箭本体。然而固定小火箭属于火工品,其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且使用方便等优点。

3、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其至少存在如下问题:采用火工品从而造成地面不可检,无法确认产品的完整性,并且其作为一次性产品,也无法重复使用,大大增加了使用的成本,而且其使用后也会产生污染物,可能对整流罩内所搭载的卫星等产品产生污染影响,同时其爆炸产生的冲击及振动也可能会影响内部精密仪器的紧密性,故而适用性和实用性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结构设置合理且可以进行重复使用的一种非火工连接解锁且可重复使用的整流罩分离系统和方法。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火工连接解锁且可重复使用的整流罩分离系统,包括采用分瓣旋转分离方式与箭体可分离连接的第一半整流罩和第二半整流罩,所述第一半整流罩和所述第二半整流罩的分离面处设置有第一非火工连接解锁装置;

3、所述第一半整流罩的底边与所述箭体的分离面处、第二半整流罩的底边与所述箭体的分离面处均设置有第二非火工连接解锁装置;

4、所述第一非火工连接解锁装置和所述第二非火工连接解锁装置均相连接有控制结构。

5、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非火工连接解锁装置包括壳体、进气口、气腔、螺母和分离螺杆;

6、所述气腔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进气口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气腔相连通;

7、所述分离螺杆穿过所述第一半整流罩和所述第二半整流罩的分离面并与所述气腔相连接,所述螺母螺纹连接在所述分离螺杆上,所述螺母与所述气腔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半整流罩和所述第二半整流罩的分离面的两侧,所述气腔内气压扩大可迫使所述分离螺杆弹离所述气腔;

8、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控制结构相连接。

9、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二非火工连接解锁装置与所述第一非火工连接解锁装置的结构相同。

10、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控制结构包括气瓶、分离弹簧、供气管路和电磁阀;

11、所述气瓶为若干个,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半整流罩和所述第二半整流罩上;

12、所述供气管路连接在所述气瓶与所述进气口之间;

13、所述电磁阀固定在所述供气管路上并与箭体控制系统相连接,用于控制所述供气管路的通断;

14、所述分离弹簧为若干个,且所述分离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半整流罩与所述箭体之间、或所述第二半整流罩与所述箭体之间。

15、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分离弹簧包括一体成型的直杆端和弹簧端;

16、所述第一半整流罩或所述第二半整流罩的内壁上均设置有弹簧支架;

17、所述直杆端抵接在所述箭体上,所述弹簧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半整流罩或所述第二半整流罩的所述弹簧支架上。

18、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半整流罩的底边与所述箭体之间、所述第二半整流罩的底边与所述箭体之间均通过铰链可旋转分离连接。

19、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非火工连接解锁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半整流罩和所述第二半整流罩的分离面内部。

20、或者优选为:所述第一非火工连接解锁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半整流罩和所述第二半整流罩的分离面外部,且所述第一非火工连接解锁装置的外侧设置有金属防护罩。

21、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火工连接解锁且可重复使用的整流罩分离方法,其包括:

22、步骤s1:箭体上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结构对第一非火工连接解锁装置和第二非火工连接解锁装置进行解锁控制,使第一半整流罩和第二半整流罩的分离面、所述第一半整流罩的底边与箭体的分离面、所述第二半整流罩的底边与所述箭体的分离面依次解锁分离;

23、步骤s2:所述控制结构将所述第一半整流罩和所述第二半整流罩弹离所述箭体实现解锁分离。

24、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非火工连接解锁装置包括壳体、进气口、气腔、螺母和分离螺杆;所述气腔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进气口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气腔相连通;所述分离螺杆穿过所述第一半整流罩和所述第二半整流罩的分离面并与所述气腔相连接,所述螺母螺纹连接在所述分离螺杆上,所述螺母与所述气腔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半整流罩和所述第二半整流罩的分离面的两侧,所述气腔内气压扩大可迫使所述分离螺杆弹离所述气腔;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控制结构相连接;

25、所述控制结构包括气瓶、分离弹簧、供气管路和电磁阀;所述气瓶为若干个,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半整流罩和所述第二半整流罩上;所述供气管路连接在所述气瓶与所述进气口之间;所述电磁阀固定在所述供气管路上并与箭体控制系统相连接,用于控制所述供气管路的通断;所述分离弹簧为若干个,且所述分离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半整流罩与所述箭体之间、或所述第二半整流罩与所述箭体之间;

26、步骤s1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27、步骤a.对气瓶和供气管路的压力进行监测及判断,保证气瓶和供气管路的密封性及发射压力平稳;

28、步骤b.箭体上的控制系统发出分离指令,使供气管路上的电磁阀打开,此时,气瓶内的气体经过供气管路和供气口进入气腔内;

29、步骤c.气腔内的气压逐渐增加,在达到一定压力时,使分离螺杆弹出,使第一半整流罩与第二半整流罩、第一半整流罩与箭体、第二半整流罩与箭体的分离面解锁分离;

30、步骤s2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31、步骤d.分离弹簧在逐渐复位,并通过所述分离弹簧的弹簧部将第一半整流罩和第二半整流罩从箭体处弹开;

32、步骤e.第一半整流罩和第二半整流罩以铰链为中心先旋转,旋转一定角度后再从铰链处脱离,实现从箭体上分离。

33、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4、1.本专利技术的结构设置合理,采用第一非火工连接解锁装置和第二非火工连接解锁装置,并配合控制结构,不但有利于提高分离控制的有效性,而且其可以进行重复使用,有利于降低运载器的发射成本,实用性好;

35、2.可以进行地面检测,从而有利于提高整体可靠性和安全性;

36、3.其不会产生爆炸,从而不会影响运载器内的精密仪器的精度,同时也可以减少污染物,实用性强;

37、4.采用上述结构,方便进行运输及存储,有利于降低运输及存储成本,同时也可以降低安全隐患,适用性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火工连接解锁且可重复使用的整流罩分离系统,包括采用分瓣旋转分离方式与箭体(1)可分离连接的第一半整流罩(2)和第二半整流罩(3),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火工连接解锁且可重复使用的整流罩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非火工连接解锁装置(4)包括壳体(41)、进气口(42)、气腔(43)、螺母(44)和分离螺杆(4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火工连接解锁且可重复使用的整流罩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非火工连接解锁装置(5)与所述第一非火工连接解锁装置(4)的结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非火工连接解锁且可重复使用的整流罩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结构(6)包括气瓶(61)、分离弹簧(62)、供气管路(63)和电磁阀(6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非火工连接解锁且可重复使用的整流罩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弹簧(62)包括一体成型的直杆端(621)和弹簧端(6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非火工连接解锁且可重复使用的整流罩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整流罩(2)的底边与所述箭体(1)之间、所述第二半整流罩(3)的底边与所述箭体(1)之间均通过铰链(8)可旋转分离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非火工连接解锁且可重复使用的整流罩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非火工连接解锁装置(4)设置在所述第一半整流罩(2)和所述第二半整流罩(3)的分离面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非火工连接解锁且可重复使用的整流罩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非火工连接解锁装置(4)设置在所述第一半整流罩(2)和所述第二半整流罩(3)的分离面外部,且所述第一非火工连接解锁装置(4)的外侧设置有金属防护罩。

9.一种非火工连接解锁且可重复使用的整流罩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非火工连接解锁且可重复使用的整流罩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非火工连接解锁装置(4)包括壳体(41)、进气口(42)、气腔(43)、螺母(44)和分离螺杆(45);所述气腔(43)设置在所述壳体(41)内,且所述进气口(42)设置在所述壳体(41)上并与所述气腔(43)相连通;所述分离螺杆(45)穿过所述第一半整流罩(2)和所述第二半整流罩(3)的分离面并与所述气腔(43)相连接,所述螺母(44)螺纹连接在所述分离螺杆(45)上,所述螺母(44)与所述气腔(43)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半整流罩(2)和所述第二半整流罩(3)的分离面的两侧,所述气腔(43)内气压扩大可迫使所述分离螺杆(45)弹离所述气腔(43);所述进气口(42)与所述控制结构(6)相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火工连接解锁且可重复使用的整流罩分离系统,包括采用分瓣旋转分离方式与箭体(1)可分离连接的第一半整流罩(2)和第二半整流罩(3),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火工连接解锁且可重复使用的整流罩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非火工连接解锁装置(4)包括壳体(41)、进气口(42)、气腔(43)、螺母(44)和分离螺杆(4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火工连接解锁且可重复使用的整流罩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非火工连接解锁装置(5)与所述第一非火工连接解锁装置(4)的结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非火工连接解锁且可重复使用的整流罩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结构(6)包括气瓶(61)、分离弹簧(62)、供气管路(63)和电磁阀(6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非火工连接解锁且可重复使用的整流罩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弹簧(62)包括一体成型的直杆端(621)和弹簧端(6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非火工连接解锁且可重复使用的整流罩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整流罩(2)的底边与所述箭体(1)之间、所述第二半整流罩(3)的底边与所述箭体(1)之间均通过铰链(8)可旋转分离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非火工连接解锁且可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欣郭凤明王军旗刘欣赵小程张晓林魏博昊孙敬波马雪巍赵立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天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