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浸种萌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1782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0:11
本技术提供一种浸种萌发装置,涉及农业种植领域,包括浸种箱(10)、连接筒(20)、固定盖板(40)与浸种篮(30),浸种篮(30)为“凹”形结构且浸种篮(30)侧面与底面分别开设多个滤孔,浸种篮(30)通过升降机构控制其运动;浸种篮(30)上侧外壁套接环形块(32),环形块(32)外壁套接齿环(33),浸种箱(10)端面下侧设置转动齿轮(12)且转动齿轮(12)能与齿环(33)啮合;浸种箱(10)底部设置第一转轴(13),第一转轴(13)位于浸种箱(10)内部的外壁固定套接搅拌叶片(131)。该装置能够在浸种萌发过程中,对溶液进行实时、均匀搅拌,确保溶液与种子充分、均匀混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农业种植,具体涉及一种浸种萌发装置


技术介绍

1、种子萌发是个体生长发育的关键、也是植物种群繁衍的关键。种子萌发过程中,为了促进种子快速发芽、尤其是针对发芽较慢的种子,在播种之前通常会采用清水或营养液对种子进行浸泡,从而达到催芽的目的,同时也能杀死种子上附着的一些虫卵和病毒。中国专利文献cn218998787u公开了一种浸种装置,其通过在上网板与下网板之间设置加热棒、实现对浸种罐内的试剂的加热、便于种子的更好萌发,通过t形螺杆、上限位块、下限位块等配合,实现浸种罐的翻转,便于清水或营养液的更换;通过上网板、下网板与浸种罐的配合,一是实现换水时对种子的遮挡,二是便于种子的取出与添加。然而,该装置在浸种过程中,为直接投放种子、使得种子直接位于清水或营养液中进行浸泡,种子由于重力会沉积在浸种罐底部、导致浸种罐底部的种子堆积,下方的种子与清水或营养液的接触面积小、浸泡效果差;同时,在使用营养液对种子进行浸泡时,种子吸收营养液后会造成其周围区域的营养液浓度下降,进而导致浸种罐区域内的营养液浓度不均匀、浸种效率低的问题。


>

技术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浸种萌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浸种箱、连接筒、固定盖板与浸种篮,连接筒设置在浸种箱端面且连接筒顶面通过固定盖板封闭;固定盖板下侧且位于连接筒内侧设置浸种篮,浸种箱端面对应浸种篮开设开口,浸种篮为“凹”形结构且浸种篮侧面与底面分别开设多个滤孔,浸种篮通过升降机构控制其运动;浸种篮上侧外壁套接环形块,环形块外壁套接齿环,浸种箱端面下侧设置转动齿轮且转动齿轮能与齿环啮合;浸种箱底部设置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底端贯穿浸种箱底面且转动连接,第一转轴位于浸种箱内部的外壁固定套接搅拌叶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浸种萌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浸种箱一侧侧面底部设置导水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浸种萌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浸种箱、连接筒、固定盖板与浸种篮,连接筒设置在浸种箱端面且连接筒顶面通过固定盖板封闭;固定盖板下侧且位于连接筒内侧设置浸种篮,浸种箱端面对应浸种篮开设开口,浸种篮为“凹”形结构且浸种篮侧面与底面分别开设多个滤孔,浸种篮通过升降机构控制其运动;浸种篮上侧外壁套接环形块,环形块外壁套接齿环,浸种箱端面下侧设置转动齿轮且转动齿轮能与齿环啮合;浸种箱底部设置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底端贯穿浸种箱底面且转动连接,第一转轴位于浸种箱内部的外壁固定套接搅拌叶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浸种萌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浸种箱一侧侧面底部设置导水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浸种萌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为多组且它们绕浸种篮中轴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颖张馨予于越王鹤苏轩张家志
申请(专利权)人:通化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