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屏内侧混合传导耳机装置及其设计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1664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耳屏内侧混合传导耳机装置及其设计方法,属于传导耳机技术领域,包括骨传导振子,还包括传振舱和辅助结构件,所述骨传导振子位于传振舱里面,耳机佩戴时传振舱位于耳朵的耳屏内侧,从而实现至少两种传导方式的混合传导;所述传振舱位于耳朵的耳屏内侧处,混合传导耳机可以是入耳式也可以是半入耳式。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对声音的多种方式传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传导耳机,尤其涉及一种耳屏内侧混合传导耳机装置及其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1、以往的耳机绝大部分都是采用气传导的方式,即空气振动传导到人耳鼓膜,到听小骨,到耳蜗的卵形窗,到耳蜗里面的淋巴液和纤毛细胞,到听觉神经的传递方式。

2、另外,骨传导方式因为其适合长时间舒适佩戴,隐私保密等因素被越来越多的人群接受。骨传导是一种声音传导方式,即将声音转化为不同频率的机械振动,通过人的颅骨、骨迷路、内耳淋巴液、螺旋器、听觉中枢来传递声波。

3、气导扬声器是把电信号转化为声波(振动信号)传至听神经。而骨传导扬声器则是电信号转化的声波(振动信号)直接通过骨头传至听神经,因此声波(振动信号)的传递介质不同。

4、相对于通过振膜产生声波的经典声音传导方式,骨传导省去了许多声波传递的步骤,能实现较为清晰的声音还原,而且声波也不会因为在空气中扩散而影响到他人。

5、现有的骨传导耳机最常见的是后挂式的骨传导耳机,骨传导振动部位绝大多数选择在髁骨位置。这个位置,振动的传导路径为:耳机头振动,通过人体颅骨,振动传导到耳蜗,耳蜗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屏内侧混合传导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骨传导振子(2),还包括传振舱(1)和辅助结构件(5),所述骨传导振子(2)位于传振舱(1)里面,耳机佩戴时传振舱(1)位于耳朵的耳屏内侧,从而实现至少两种传导方式的混合传导;所述传振舱(1)位于耳朵的耳屏内侧处,混合传导耳机可以是入耳式也可以是半入耳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屏内侧混合传导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结构件(5)为杆形舱(10),所述杆形舱(10)从屏间切迹伸出的杆形构件,所述传振舱(1)不穿孔,所述杆形舱(10)的横截面可以是方形,圆形,椭圆形,或者其它异形;所述辅助结构件(5)还包括有PCBA...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屏内侧混合传导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骨传导振子(2),还包括传振舱(1)和辅助结构件(5),所述骨传导振子(2)位于传振舱(1)里面,耳机佩戴时传振舱(1)位于耳朵的耳屏内侧,从而实现至少两种传导方式的混合传导;所述传振舱(1)位于耳朵的耳屏内侧处,混合传导耳机可以是入耳式也可以是半入耳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屏内侧混合传导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结构件(5)为杆形舱(10),所述杆形舱(10)从屏间切迹伸出的杆形构件,所述传振舱(1)不穿孔,所述杆形舱(10)的横截面可以是方形,圆形,椭圆形,或者其它异形;所述辅助结构件(5)还包括有pcba/fpc(3),所述pcba/fpc(3)位于杆形舱(10)或者传振舱(1)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耳屏内侧混合传导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此种入耳或者半入耳方式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屏内侧混合传导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结构件(5)为杆形舱(10),所述杆形舱(10)从屏间切迹伸出的杆形构件,所述杆形舱(10)的横截面可以是方形,圆形,椭圆形,或者其它异形;所述辅助结构件(5)还包括有pcba/fpc(3),所述pcba/fpc(3)位于杆形舱(10)或者传振舱(1)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耳屏内侧混合传导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此种入耳或者半入耳方式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屏内侧混合传导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结构件(5)为艇形舱(11),所述艇形舱(11)位于耳甲艇中,从耳甲腔往后上方延伸出来的舱形构件;所述艇形舱(11)横截面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或者其它异形;也可以没有艇形舱(11),此时可以设计一个鲨鱼鳍的耳套,耳套尖伸入耳轮脚和对耳轮下脚所夹的区域,用以固定整个耳机,所述辅助结构件(5)还包括有pcba/fpc(3),所述pcba/fpc(3)位于艇形舱(11)或者传振舱(1)中,所述传振舱(1)不穿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耳屏内侧混合传导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此种入耳或者半入耳方式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屏内侧混合传导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结构件(5)为艇形舱(11),艇形舱(11)位于耳甲艇中,从耳甲腔往后上方延伸出来的舱形构件;横截面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或者其它异形,也可以没有艇形舱(11),此时可以设计一个鲨鱼鳍的耳套,耳套尖伸入耳轮脚和对耳轮下脚所夹的区域,用以固定整个耳机;所述辅助结构件(5)还包括有pcba/fpc(3),所述pcba/fpc(3)位于杆形舱(10)或者传振舱(1)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耳屏内侧混合传导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此种入耳或者半入耳方式中;

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沧毅胡思钦钟泽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惟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