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低阻性电机导流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低阻性电机导流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1573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9:52
一种低阻性电机导流环装置,包括底壳,底壳上设置有上盖,底壳均布有碳刷安装槽,碳刷安装槽中固定设置有碳刷,导电刷安装槽中固定设置有电导环,电导环中设置有导电刷,刷柄的两端面分别设置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均与导电刷安装槽连通,第一螺纹孔中各自设置有螺柱,两个螺柱分别从两端将电导环和导电刷压紧固定,底壳和上盖的电导率低于电导环的电导率。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不同材料的自然电位差形成低位阶梯式,使电流自然积攒到最低电位处,阶梯最低点。底壳和上盖的5052铝合金型材的的电位要高于电导环的紫铜材料的电位,电流的物理状态自然会往低电位流动,作为电流的阶梯方向引导其他电流流向,从而提高了导流环灵敏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理领域,尤其涉及电机杂散电流的导流装置,特别是一种低阻性电机导流环装置


技术介绍

1、杂散电流的产生是由于采用多频段控制电机转速,在电机定子和转子之间耦合出一部分共模电压,传导到电机轴承之后,因轴承结构间隙造成放电,电流足够大时发生电打火放电现象,不停的放电会对金属轴承表面及内部造成凹坑,波浪纹,磨损槽损伤,甚至造成轴承断裂,这样会有安全隐患,增加运营费用。具体的,变频器在高速变换频率时,驱动电机的电流会随之改变大小,产生的电压容易寄生在电机轴上,当电压积攒到一定量的时候就会产生电弧,并沿着电阻值最小的一点进行放电。通过一次次的放电会产生很多的摩擦痕迹,随着痕迹的增多放电次数增加,磨损情况更加剧烈。因此这些杂散电流具有腐蚀性。

2、现有技术中,通过电机接地方式把杂散电流引到安全地方,避免杂散电流对轴承的腐蚀。导流装置主要对电机所产生的耦合电流和静电电流进行排除。

3、但是, 现有导流装置的灵敏度较低,导电纤维与壳体之间的阻值较大,测试结果为78.5欧姆,无法对杂散电流快速地排除。另外,导电纤维与壳体之间固定得不够牢固,导致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阻性电机导流环装置,所述的这种低阻性电机导流环装置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导流装置的灵敏度较低、导电纤维与壳体之间固定得不够牢固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低阻性电机导流环装置,包括一个环状的底壳,底壳上设置有一个环状的上盖,底壳端面中沿圆周方向均布有两个以上数目的碳刷安装槽,任意一个碳刷安装槽中均各自固定设置有一个碳刷,任意一个碳刷均各自包括一个刷柄,刷柄上设置有一个导电刷安装槽,导电刷安装槽中固定设置有一个带有开口的电导环,电导环具有弹性,电导环中设置有一个导电刷,刷柄的两端面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均与导电刷安装槽连通,第一螺纹孔中各自设置有一个螺柱,两个螺柱分别从两端将电导环和导电刷压紧固定,导电刷的一端沿径向越过底壳的内圆周后再向底壳的轴心延伸一段距离,所述底壳和上盖的电导率低于电导环的电导率。

3、进一步的,所述的刷柄上设置有两个固定孔,碳刷安装槽中设置有两个第二螺纹孔,刷柄通过固定孔、第二螺纹孔、螺栓与底壳固定连接。

4、进一步的,所述底壳和上盖沿圆周方向分别设置有四个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上盖通过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螺栓与底壳固定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底壳和上盖均由5052铝合金材料构成。

6、进一步的,所述电导环由紫铜材料构成。

7、进一步的,所述的刷柄外壳由5052铝合金材料构成。

8、进一步的,所述的导电刷采用24k碳纤维丝。

9、进一步的,所述的底壳的侧面分别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四个第三安装孔。

10、进一步的,导电刷沿径向越过底壳内圆周延伸的距离大于0且小于底壳内圆半径。

11、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

12、1、导流环中采用碳刷形式,刷柄内固定电导环,利用螺柱和电导环压紧碳纤维丝,从而使碳纤维丝牢牢固定在刷柄内,提高导流环的使用寿命。

13、2、底壳和上盖采用5052铝合金材料,性能稳定不易氧化,电导性能稳定,阻值每立方毫米在0.2欧左右。

14、3、材料阶梯吸附式导流方式。利用不同材料的自然电位差形成低位阶梯式,使电流自然积攒到最低电位处,阶梯最低点。底壳和上盖的5052铝合金型材的的电位要高于电导环的紫铜材料的电位,电流的物理状态自然会往低电位流动,作为电流的阶梯方向引导其他电流流向,从而提高了导流环灵敏度。测试本专利技术的导电纤维与底壳之间的阻值约为4.5欧,与现有技术中的78.5欧相比大大减小。

15、采用不同材料形成自然压差和电导率,利用电流的物理现象,电流会自动走向低电位的原理,引导电流流向制定地点。不同材料有不同的电导率,紫铜要比铝合金的电导率高很多,电流自然会流向高导电率的材料,材料充满电流后,再流向其他不同电导率的材料,使用不同材料形成“电流凹坑现象”,提高接地环本体对电流的敏感度,最大限度降低杂散电流的腐蚀性。

16、4、单向流动方式。碳刷就是导流环的电极,通过材料阶梯吸附方式使电极吸收杂散电流。电流的流动特性没有特殊条件下,不会从流动方向突然逆转,每个电极为一个单向排流通道,避免杂散电流的回流反击腐蚀金属部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阻性电机导流环装置,包括一个环状的底壳,其特征在于:底壳上设置有一个环状的上盖,底壳端面中沿圆周方向均布有两个以上数目的碳刷安装槽,任意一个碳刷安装槽中均各自固定设置有一个碳刷,任意一个碳刷均各自包括一个刷柄,刷柄上设置有一个导电刷安装槽,导电刷安装槽中固定设置有一个带有开口的电导环,电导环具有弹性,电导环中设置有一个导电刷,刷柄的两端面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均与导电刷安装槽连通,第一螺纹孔中各自设置有一个螺柱,两个螺柱分别从两端将电导环和导电刷压紧固定,导电刷的一端沿径向越过底壳的内圆周后再向底壳的轴心延伸一段距离,所述底壳和上盖的电导率低于电导环的电导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阻性电机导流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刷柄上设置有两个固定孔,碳刷安装槽中设置有两个第二螺纹孔,刷柄通过固定孔、第二螺纹孔、螺栓与底壳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阻性电机导流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和上盖沿圆周方向分别设置有四个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上盖通过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螺栓与底壳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阻性电机导流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和上盖均由5052铝合金材料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阻性电机导流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导环由紫铜材料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阻性电机导流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刷柄外壳由5052铝合金材料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阻性电机导流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刷采用24k碳纤维丝。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阻性电机导流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壳的侧面分别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四个第三安装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阻性电机导流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导电刷沿径向越过底壳内圆周延伸的距离大于0且小于底壳内圆半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阻性电机导流环装置,包括一个环状的底壳,其特征在于:底壳上设置有一个环状的上盖,底壳端面中沿圆周方向均布有两个以上数目的碳刷安装槽,任意一个碳刷安装槽中均各自固定设置有一个碳刷,任意一个碳刷均各自包括一个刷柄,刷柄上设置有一个导电刷安装槽,导电刷安装槽中固定设置有一个带有开口的电导环,电导环具有弹性,电导环中设置有一个导电刷,刷柄的两端面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均与导电刷安装槽连通,第一螺纹孔中各自设置有一个螺柱,两个螺柱分别从两端将电导环和导电刷压紧固定,导电刷的一端沿径向越过底壳的内圆周后再向底壳的轴心延伸一段距离,所述底壳和上盖的电导率低于电导环的电导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阻性电机导流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刷柄上设置有两个固定孔,碳刷安装槽中设置有两个第二螺纹孔,刷柄通过固定孔、第二螺纹孔、螺栓与底壳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阻性电机导流环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勋郭仲武申满愉吴浩盛欣怡
申请(专利权)人:莫尔塑料制品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