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料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1447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9:41
本技术涉及医药制药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加料管结构,包括管体和封堵件,管体于出液端的端面的上方区域水平延伸形成安装段;封堵件安装于安装段内,封堵件在安装段内沿水平方向可移动设置,封堵件设有阻挡面,阻挡面与出液端正相对并形成间隔区域,出液端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区域位于阻挡面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区域内;阻挡面、安装段的部分内壁面与出液端的端面形成开口朝下的出液口,解决加料管的体积和重量增大影响进入层架以及出液口不能调节大小的问题,实现空间尺寸不在原有管道基础上增大,也能改变水流方向,也可调节出液口大小,同时减轻重量降低加料管悬臂下弯的趋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药制药自动化设备,特别是一种加料管结构


技术介绍

1、在医药制药行业,常用西林瓶装载的人体注射用药,其中一种是冻干粉,该冻干粉的制作过程是先用水调配制药制成药水,药水再经过冻干机长时间冻干得到药粉。常见的冻干机工作区是层架式结构,层架上方放置药液托盘。而冻干机层架放入药液托盘后剩余的净空只有55-60mm,空间很小,向药液托盘内进行加料时,通过加料管伸入上下层架之间的狭小空间里对药液托盘加注药液,加料管中的药液流动需要从水平方向改为向下垂直方向落入药液托盘且不可飞溅出托盘,且加料管不能碰到层架或药液托盘,否则会导致冻干机内的层架或药液托盘发生倾斜,造成药液浪费,以及影响冻干机正常作业的情况发生。

2、目前常用的加料做法是人工手持加料管,加料管的出液口向下弯曲,通过人工旋转加料管水平进入层架后,再将出液口旋转至朝向药液托盘进行加料,效率低且人工作业容易疏忽并易污染药液原料。此外现有技术中有一款自动灌装加料设备,通过设备夹持一个加料管同时对两个或多个药液托盘加料,按预设的程序自动重复执行加料从而代替人工操作,提高作业效率,因加料管不能在层架内进行旋转,因此行业常用做法是采用在加料管的多个出液口的顶端均安装液体喷头或可调节出液口大小的管套,或直接在分液管的下端开一个出液口。但出液口的顶端均安装液体喷头或可调节出液口大小的管套都会使得加料管的体积和重量增大,因层架净空较小,容易影响进入层架,且多个分液管是悬臂结构,容易受重力下弯,一旦碰到层架或药液托盘,会对冻干机的正常作业产生影响,且安装液体喷头或直接在分液管的下端开一个出液口,都不能对分液管的出液口的大小进行调节,不能保证多个分液管对不同的药液托盘注入的药液的量均等。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加料管结构,解决加料管的体积和重量增大影响进入层架以及出液口不能调节大小的问题,实现空间尺寸不在原有管道基础上增大,也能改变水流方向,也可调节出液口大小,同时减轻重量降低加料管悬臂下弯的趋势。

2、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加料管结构,包括管体和封堵件;

4、所述管体水平设置,所述管体的内部设有贯穿所述管体的通水流道,所述通水流道的一端为进液端,所述进液端用于药液输入;所述通水流道的另一端为出液端,所述管体于所述出液端的端面的上方区域水平延伸形成安装段;

5、所述封堵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段内,所述封堵件在所述安装段内沿水平方向可移动设置,所述封堵件设有阻挡面,所述阻挡面与所述出液端正相对并形成间隔区域,所述出液端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区域位于阻挡面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区域内;

6、所述阻挡面、所述安装段的部分内壁面与所述出液端的端面形成开口朝下的出液口。

7、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段的竖直截面面积占所述出液端的竖直截面面积的60%至90%。

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段的竖直截面面积占所述出液端的竖直截面面积的65%,所述封堵件与所述安装段螺纹连接。

9、优选地,所述封堵件为设有外螺纹的内六角堵头,所述安装段的内壁面设有与所述内六角堵头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10、优选地,所述内六角堵头的数量为二,两个所述内六角堵头相互贴合并排设置。

11、优选地,所述封堵件的材质为sus316l不锈钢材料,所述管体采用sus316l不锈钢材料。

12、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主管路;所述管体设有两条,所述封堵件设有两个,两条所述管体的进液端分别连通并用于形成具有两个所述出液口的双头出液管,所述双头出液管的中心位置开设有进液口;

13、所述主管路水平设置,所述主管路的一端设有进液接口,所述进液接口用于与外部的药液泵送装置的输出端连通,所述主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液口连通。

14、优选地,所述双头出液管垂直于所述主管路,且所述主管路与所述双头出液管的管体焊接连接。

15、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双头出液管设有多条,多条所述双头出液管沿所述主管路的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多条所述双头出液管的通水流道分别与所述主管路连通。

16、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主管路;所述管体设有若干条,所述封堵件的数量不少于所述管体的数量,一所述管体内至少安装有一个所述封堵件;

17、所述主管路水平设置,所述主管路的一端设有进液接口,所述进液接口用于与外部的药液泵送装置的输出端连通,所述主管路设有若干个出液接口,所述出液接口分布于所述主管路的管身或/和远离进液接口的一端,位于所述主管路的管身的若干出液接口同侧间隔分布或对侧间隔分布,或同侧间隔分布与对侧间隔分布的组合,若干所述出液接口与若干所述管体一一对应连通。

18、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9、1、通过将管体的出液端的端面的上方区域水平延伸形成安装段,将封堵件沿水平方向可移动设置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段内,所述封堵件的阻挡面与所述出液端正相对并形成间隔区域,且所述出液端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区域位于阻挡面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区域内,因此进入进液端的药液到达出液端后,通过所述阻挡面、所述安装段的部分内壁面与所述出液端的端面形成的开口朝下的出液口内流出,从而使得加料管实现空间尺寸不会在原有管道基础上增大也能改变水流方向,且封堵件在安装段内可移动设置,因此通过调节封堵件在所述安装段内的位置使得加料管得出液口大小可调节,从而解决加料管整体结构增大影响进入层架以及出液口不能调节大小的问题,实现空间尺寸不在原有管道基础上增大,也能改变水流方向,也可调节出液口大小,同时减轻重量降低加料管结构的出液端下弯的趋势。

20、2、通过将两个装有封堵件的管体的进液端连通形成具有两个所述出液口的双头出液管,则双头出液管具有两个管体连通的通水流道,在双头出液管的中心位置开设进液口,将双头出液管进液口与所述主管路的一端连通,使得从所述进液接口进入的药液可通过双头出液管的两个出液口流出,所述主管路和所述双头出液管均水平设置,进入冻干机层架后,两个出液口朝向两个药液托盘进行注液,提高作业效率的同时可分别独立调节两个出液口的大小,实现不同注液量的需求或保证两个药液托盘注液量均等。

21、3、沿所述主管路的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多条所述双头出液管,使得进入主管路中的药液能够流入与主管路连通的多条双头出液管的通水流道内,并通过各自的出液口流出,使得加料管结构能同时对冻干机每一层层架上的多个药液托盘加注药液,提高作业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料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和封堵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料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段的竖直截面面积占所述出液端的竖直截面面积的60%至9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料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段的竖直截面面积占所述出液端的竖直截面面积的65%,所述封堵件与所述安装段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加料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件为设有外螺纹的内六角堵头,所述安装段的内壁面设有与所述内六角堵头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加料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六角堵头的数量为二,两个所述内六角堵头相互贴合并排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料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件的材质为SUS316L不锈钢材料,所述管体采用SUS316L不锈钢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料管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管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加料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头出液管垂直于所述主管路,且所述主管路与所述双头出液管的管体焊接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加料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头出液管设有多条,多条所述双头出液管沿所述主管路的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多条所述双头出液管的通水流道分别与所述主管路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料管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管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料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和封堵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料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段的竖直截面面积占所述出液端的竖直截面面积的60%至9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料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段的竖直截面面积占所述出液端的竖直截面面积的65%,所述封堵件与所述安装段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加料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件为设有外螺纹的内六角堵头,所述安装段的内壁面设有与所述内六角堵头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加料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六角堵头的数量为二,两个所述内六角堵头相互贴合并排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浩波邓晓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读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