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三维建模设计,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设计的地下室空间模型模组。
技术介绍
1、随着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利用地下室空间已成为一种趋势,在进行地下室空间的施工时,施工人员需要借助地下室空间模型来确定各建筑组件的空间位置,以根据建筑组件的空间位置来确定地下室空间的管线的焊接位置。
2、目前,通常根据具体的施工方案制作出的一个一体型地下室空间模型,即该地下室空间模型中的建筑组件都固定在特定位置,不可进行建筑组件的移动也不可进行地下室空间模型的拆卸,但是,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受施工环境的影响,一些建筑组件的位置可能需要改变或者可能不需要安装某个建筑组件,且在安装的过程中也有可能需要再次进行建筑组件的空间位置的调整,而每进行一次建筑组件的调整就需要重新制作一个地下室空间模型,原先制作的地下室空间模型由于无法再利用将直接当废料丢弃,造成模型材料的浪费,导致地下室空间的施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设计的地下室空间模型模组,旨在解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IM设计的地下室空间模型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室空间模型模组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空间模型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本体包括结构柱、结构梁、结构墙和结构板;所述结构梁搭接于所述结构柱的顶端,所述结构墙可拆卸连接于两根所述结构柱之间,所述结构板安装于所述结构梁背离所述结构柱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室空间模型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梁朝向所述结构柱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结构柱安装适配的限位腔,所述结构梁通过所述限位腔搭接于所述结构柱的顶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室空间模型模组,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设计的地下室空间模型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室空间模型模组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空间模型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本体包括结构柱、结构梁、结构墙和结构板;所述结构梁搭接于所述结构柱的顶端,所述结构墙可拆卸连接于两根所述结构柱之间,所述结构板安装于所述结构梁背离所述结构柱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室空间模型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梁朝向所述结构柱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结构柱安装适配的限位腔,所述结构梁通过所述限位腔搭接于所述结构柱的顶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室空间模型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梁的一侧设置有与相邻的结构梁安装适配的卡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空间模型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竖向支架和第二竖向支架;所述支撑部焊接在所述第一竖向支架的底端和所述第二竖向支架的底端之间,所述第一竖向支架的顶端和所述第二竖向支架的顶端均嵌入固定有所述第一磁性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空间模型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朝向所述连接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磁性安装位,所述安装导轨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磁性安装位连接适配的第二磁性件,所述安装导轨通过所述第二磁性件安装在所述支撑部的第二磁性安装位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空间模型模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咏嘉,杜玉青,成月,张晓聪,陈坤成,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天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