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增强现实镜片与增强现实设备制造技术_技高网

增强现实镜片与增强现实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1208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增强现实镜片和增强现实设备。该增强现实镜片包括至少两层波导层和连接结构,各层波导层间隔且平行设置,连接结构设置于相邻两层波导层之间且连接结构分别与相邻两层波导层固定,在波导层产生形变时,连接结构用于至少保持相邻两层波导层的光耦出区之间的间距不变。通过连接结构来将波导层与波导层连成一体,在增强现实镜片产生变形的情况下,可以保证各波导层的耦出光线相互平行,从而避免产生色彩分离和重影,保证增强现实设备的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增强现实,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增强现实镜片与增强现实设备


技术介绍

1、增强现实(ar)近眼显示装置的光学模块通常由两部分构成:光机(或称为光引擎)、ar镜片。光机由图像源和投影镜头组成,图像源用于生成待显示的图像,投影镜头将图像源所显示的图像投影到无穷远或指定距离处。ar镜片通常包含光波导1和保护片2,如图1,光波导1可以是一层(多用于单色显示)也可以是多层(多用于彩色显示),光波导1表面包含耦入区(图1中灰色圆形区域)和耦出区(图1中灰色矩形区域),耦入区和耦出区中设置有衍射微结构,可将光机出射的信号光定向传输至人眼,在视网膜上形成待显示的图像;保护片2用于保护光波导1表面的衍射微结构,通常保护片2与光波导1并不直接接触而是通过闭合环形胶3进行粘贴固定,二者之间存在微小的空气间隙。ar镜片对于真实世界的环境光具有良好的透过性,透过ar镜片人眼能够同时看清真实世界的景物和光机投影的图像;树脂衍射光波导因其厚度薄、重量轻、透光性好的特点,成为ar镜片中光波导的优选方案。

2、理想情况下,多层光波导之间应尽可能平行,这样从不同层光波导1的耦出区4耦出的不同颜色光线传播方向才能一致,如图2中的a所示,不同颜色的光线被人眼聚焦后,所成图像能够在视网膜上完全重合(如图2中的a所示的黑色十字图案是由不同波导层出射的rgb三种色光的图像叠加得到的)。然而,树脂材料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容易在日常使用中受外力,气压或温度的影响发生弯曲变形。对于具有多层波导片的ar镜片,每层光波导1的变形不可能完全一致,这就会导致从两层光波导1耦出区耦出的光线传播角度不一致,如图2中的b和c所示。此时光线被人眼接收后,将在视网膜上呈现出错位的rgb各通道图像。即ar镜片显示的图像会受树脂衍射光波导面型变化的影响而出现色彩分离和重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避免增强现实镜片中的波导层发生变形导致各波导层的耦出光线相互不平行,从而产生色彩分离和重影。

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增强现实镜片,所述增强现实镜片包括至少两层波导层和连接结构,各层所述波导层间隔且平行设置,所述连接结构设置于相邻两层所述波导层之间且所述连接结构分别与所述相邻两层所述波导层固定,在所述波导层产生形变时,所述连接结构用于至少保持相邻两层所述波导层的光耦出区之间的间距不变。

3、可选地,所述连接结构位于相邻两层所述波导层的光耦出区且分别固定于相邻两层所述波导层的表面。

4、可选地,所述连接结构位于所述波导层的光耦入区、全反射区域和光耦出区,所述连接结构分别固定于相邻两层所述波导层的表面,在所述波导层产生形变时,所述连接结构还用于保持相邻两层所述波导层之间的间距不变。

5、可选地,所述连接结构包括间隔分布的多个支撑柱体,每个支撑柱体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相邻两层所述波导层的表面。

6、可选地,在所述波导层产生形变前后,相邻两层所述波导层的光耦出区之间的间距和/或相邻两层所述波导层之间的间距均等于所述支撑柱体的厚度。

7、可选地,所述支撑柱体包括透明柱和透明粘贴层,所述透明粘贴层的两面分别粘贴于所述透明柱的端面和所述波导层的表面。

8、可选地,所述支撑柱体还包括反射层,所述反射层位于所述透明柱和所述透明粘贴层之间,所述反射层用于将从所述波导层传输至所述支撑柱体的光线反射至所述波导层。

9、可选地,所述增强现实镜片还包括保护层,各层所述波导层位于所述保护层的同一侧,且所述保护层与相邻的所述波导层平行且间隔设置。

10、可选地,所述保护层与相邻的所述波导层之间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分别与所述保护层、所述波导层固定,在所述波导层和/或所述保护层产生形变时,所述连接结构用于保持所述保护层与相邻的所述波导层之间的间距不变。

11、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增强现实设备,增强现实设备包括上述的增强现实镜片。

12、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增强现实镜片和增强现实设备,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3、通过连接结构来将波导层与波导层连成一体,在增强现实镜片产生变形的情况下,可以保证各波导层的耦出光线相互平行,从而避免产生色彩分离和重影,保证增强现实设备的显示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强现实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现实镜片包括至少两层波导层和连接结构,各层所述波导层间隔且平行设置,所述连接结构设置于相邻两层所述波导层之间且所述连接结构分别与所述相邻两层所述波导层固定,在所述波导层产生形变时,所述连接结构用于至少保持相邻两层所述波导层的光耦出区之间的间距不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现实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位于相邻两层所述波导层的光耦出区且分别固定于相邻两层所述波导层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现实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位于所述波导层的光耦入区、全反射区域和光耦出区,所述连接结构分别固定于相邻两层所述波导层的表面,在所述波导层产生形变时,所述连接结构还用于保持相邻两层所述波导层之间的间距不变。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增强现实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间隔分布的多个支撑柱体,每个支撑柱体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相邻两层所述波导层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强现实镜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波导层产生形变前后,相邻两层所述波导层的光耦出区之间的间距和/或相邻两层所述波导层之间的间距均等于所述支撑柱体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强现实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体包括透明柱和透明粘贴层,所述透明粘贴层的两面分别粘贴于所述透明柱的端面和所述波导层的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增强现实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体还包括反射层,所述反射层位于所述透明柱和所述透明粘贴层之间,所述反射层用于将从所述波导层传输至所述支撑柱体的光线反射至所述波导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现实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现实镜片还包括保护层,各层所述波导层位于所述保护层的同一侧,且所述保护层与相邻的所述波导层平行且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增强现实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与相邻的所述波导层之间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分别与所述保护层、所述波导层固定,在所述波导层和/或所述保护层产生形变时,所述连接结构用于保持所述保护层与相邻的所述波导层之间的间距不变。

10.一种增强现实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现实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增强现实镜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现实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现实镜片包括至少两层波导层和连接结构,各层所述波导层间隔且平行设置,所述连接结构设置于相邻两层所述波导层之间且所述连接结构分别与所述相邻两层所述波导层固定,在所述波导层产生形变时,所述连接结构用于至少保持相邻两层所述波导层的光耦出区之间的间距不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现实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位于相邻两层所述波导层的光耦出区且分别固定于相邻两层所述波导层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现实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位于所述波导层的光耦入区、全反射区域和光耦出区,所述连接结构分别固定于相邻两层所述波导层的表面,在所述波导层产生形变时,所述连接结构还用于保持相邻两层所述波导层之间的间距不变。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增强现实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间隔分布的多个支撑柱体,每个支撑柱体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相邻两层所述波导层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强现实镜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波导层产生形变前后,相邻两层所述波导层的光耦出区之间的间距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富洋关健马国庆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莫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