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创防水堵漏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1196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9:1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创防水堵漏结构,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腔活动设置有柔性活动框,本技术通过固定框对柔性活动框进行限位,然后利用螺纹杆在螺纹套的内腔转动,使螺纹杆向后移动,带动挤压板向后挤压柔性活动框,使柔性活动框贴合与防水层表面的缝隙处,同时利用密封贴将柔性活动框粘接在防水层的外侧,保障柔性活动框与防水层之间的密封性,然后再通过加注管向柔性活动框内加压注入填充浆料,填充浆料沿着缝隙向防水层内部渗透,填充浆料在缝隙内凝固后对缝隙进行填充堵漏,同时柔性活动框内的填充浆料在防水层的外侧形成正面的凝固物,可以对向内渗透凝固后的浆料进行固定,保障整体结构的稳定,不会对防水层二次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防水堵漏,具体为一种微创防水堵漏结构


技术介绍

1、防水堵漏狭义来说就是对建筑物的户内外防水处理施工和户内外渗漏区域的补漏施工。广义来说,这是对待有空间物体的防水处理和流质、液体补漏处理。

2、现有技术中,公开号:cn218894222u的中国
技术实现思路
,公开了一种微创防水堵漏结构,其包括:防水构层、注液管件和端盖,防水构层顶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注液孔;注液管件嵌装在所述注液孔内,所述注液管件包括外管、内管和外螺纹连接端,所述外管底部连接内管,所述内管顶部设置外螺纹连接端;端盖与所述外螺纹连接端连接,所述端盖包括盖板和内螺纹套圈,所述盖板嵌合在外管内壁,外管与内管之间底部连接形成一体式结构,外管与内管之间留有缓冲间隙,在热胀冷缩时,提供形变的缓冲空间,避免因热胀冷缩造成防水构层和管道破裂,从而避免破裂产生的裂缝漏水,提高防水效果。

3、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的是在墙体上开设注液孔,利用注液管件对防水层进行压注浆液,进行堵料,本身就是对墙体防水层的一种破坏,增加裂缝的长度和宽度,随着浆料凝固热胀冷缩,缝隙会加大,更加容易对防水层造成损坏,无法无创对防水层进行堵漏修补。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创防水堵漏结构,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腔活动设置有柔性活动框,所述柔性活动框的正面连通有加注管,所述加注管远离柔性活动框的一端贯穿固定框并向前延伸,所述固定框的正面从左至右均依次嵌设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内腔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背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位于柔性活动框的正面。

2、优选的,所述柔性活动框的背面粘接有密封贴,所述密封贴呈回形分布于柔性活动框的背面。

3、优选的,所述柔性活动框正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有柔性板,所述柔性板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导向槽,所述挤压板背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的内腔固定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相向的一侧贯穿至导向槽的内腔。

4、优选的,所述固定框内腔的顶部和底部从左至右均依次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相向的一侧贯穿滑槽并固定于挤压板的表面。

5、优选的,所述柔性活动框的内腔填充有柔性填充板,所述柔性填充板的一侧贴合于柔性活动板内腔的两侧。

6、优选的,所述固定框的两侧均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中心处开设有安装孔。

7、优选的,所述柔性活动框的宽度与固定框内腔的宽度相同,所述柔性填充板的宽度与柔性活动框内腔的宽度相同。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9、本技术通过固定框对柔性活动框进行限位,然后利用螺纹杆在螺纹套的内腔转动,使螺纹杆向后移动,带动挤压板向后挤压柔性活动框,使柔性活动框贴合与防水层表面的缝隙处,同时利用密封贴将柔性活动框粘接在防水层的外侧,保障柔性活动框与防水层之间的密封性,然后再通过加注管向柔性活动框内加压注入填充浆料,填充浆料沿着缝隙向防水层内部渗透,填充浆料在缝隙内凝固后对缝隙进行填充堵漏,同时柔性活动框内的填充浆料在防水层的外侧形成正面的凝固物,可以对向内渗透凝固后的浆料进行固定,保障整体结构的稳定,不会对防水层造成二次破坏。

10、本技术通过柔性填充板的设置,可以随意调节柔性活动框内部的空间,调节修补堵漏的面积,避免造成填充浆料的浪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创防水堵漏结构,包括固定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的内腔活动设置有柔性活动框(2),所述柔性活动框(2)的正面连通有加注管(3),所述加注管(3)远离柔性活动框(2)的一端贯穿固定框(1)并向前延伸,所述固定框(1)的正面从左至右均依次嵌设有螺纹套(4),所述螺纹套(4)的内腔螺纹连接有螺纹杆(5),所述螺纹杆(5)的背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挤压板(6),所述挤压板(6)位于柔性活动框(2)的正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创防水堵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活动框(2)的背面粘接有密封贴(7),所述密封贴(7)呈回形分布于柔性活动框(2)的背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创防水堵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活动框(2)正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有柔性板(8),所述柔性板(8)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导向槽(9),所述挤压板(6)背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有限位框(10),所述限位框(10)的内腔固定有导向柱(11),所述导向柱(11)相向的一侧贯穿至导向槽(9)的内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创防水堵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内腔的顶部和底部从左至右均依次开设有滑槽(12),所述滑槽(12)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13),所述滑块(13)相向的一侧贯穿滑槽(12)并固定于挤压板(6)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创防水堵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活动框(2)的内腔填充有柔性填充板(14),所述柔性填充板(14)的一侧贴合于柔性活动板内腔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创防水堵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的两侧均固定有安装板(15),所述安装板(15)的中心处开设有安装孔(16)。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微创防水堵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活动框(2)的宽度与固定框(1)内腔的宽度相同,所述柔性填充板(14)的宽度与柔性活动框(2)内腔的宽度相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创防水堵漏结构,包括固定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的内腔活动设置有柔性活动框(2),所述柔性活动框(2)的正面连通有加注管(3),所述加注管(3)远离柔性活动框(2)的一端贯穿固定框(1)并向前延伸,所述固定框(1)的正面从左至右均依次嵌设有螺纹套(4),所述螺纹套(4)的内腔螺纹连接有螺纹杆(5),所述螺纹杆(5)的背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挤压板(6),所述挤压板(6)位于柔性活动框(2)的正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创防水堵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活动框(2)的背面粘接有密封贴(7),所述密封贴(7)呈回形分布于柔性活动框(2)的背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创防水堵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活动框(2)正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有柔性板(8),所述柔性板(8)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导向槽(9),所述挤压板(6)背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有限位框(10),所述限位框(10)的内腔固定有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波张旭辉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海亿丰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