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间隙性润滑导尿管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1180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间隙性润滑导尿管及其使用方法,该导尿管包括导管,导管的后端安装于能驱动导管伸出或回缩的伸缩组件,伸缩组件设排液口,导管伸出于伸缩组件外时,尿液能进入导管从排液口排出,伸缩组件前端可拆卸连接有储液组件,导管收容于储液组件和伸缩组件形成的腔体内,储液组件内设有存放润滑剂的储液腔室,储液腔室与伸缩组件连通时,储液腔室内的润滑剂释放、浸湿润滑导管。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使用方法便捷,采用隐藏式导管、且无需配置独立包装的润滑剂,方便携带、不易暴露隐私,可快速释放润滑剂润滑导管,降低导管暴露被污染的可能性,能够全程实现无接触式插入,减少尿道被感染的可能性,使用后导管能重新密封,防止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更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间隙性润滑导尿管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对于尿失禁、脊髓损伤、神经性膀胱或泌尿道手术术后患者来说,通常需要使用间歇性导尿管来定期对患者的膀胱进行排空,以减少尿液滞留和膀胱压力,防止尿路感染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恢复、愈合。

2、目前,常用的一次性间歇性导尿管由导管和护套组成,或者仅包括一个导管,导管由pvc、橡胶材料制成,大多是通过塑料包装袋进行密封包装。

3、现有的一次性间歇性导尿管在使用中,发现存在一些缺陷,比如:这种包装方式占用空间大,透明的包装不利于用户个人隐私的保护;润滑剂与导管为独立包装,在润滑导管前,需要撕开装有润滑剂的包装袋,该过程极易使得润滑剂飞溅,或是与手接触造成污染,给操作带来了很大的不变;当撕开包装袋或在使用过程中,导管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且与手接触,被污染的风险增大,非常不利于使用者的健康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间隙性润滑导尿管及其使用方法,导管采用隐藏式设置,导尿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间隙性润滑导尿管,包括导管,所述导管为中空结构的管体,所述导管的前端管壁设有导尿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间隙性润滑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包括下套筒、导向筒和鞘轴,所述导向筒的后端设有旋柄,所述导向筒与旋柄形成台阶状结构,所述导向筒为中空管体、且内设有格栅形成了多个排液口,所述下套筒套设于导向筒外,所述下套筒内壁设有螺旋凹槽,所述导向筒的筒体设有Z型滑槽,所述导管的后端设有阶梯状凸台的基座,所述基座安装于鞘轴,所述鞘轴装配于导向筒的Z型滑槽内、且与下套筒的螺旋凹槽适配,转动旋柄、所述导管随鞘轴相对于导向筒作伸出或回缩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间隙性润滑导尿管,包括导管,所述导管为中空结构的管体,所述导管的前端管壁设有导尿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间隙性润滑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包括下套筒、导向筒和鞘轴,所述导向筒的后端设有旋柄,所述导向筒与旋柄形成台阶状结构,所述导向筒为中空管体、且内设有格栅形成了多个排液口,所述下套筒套设于导向筒外,所述下套筒内壁设有螺旋凹槽,所述导向筒的筒体设有z型滑槽,所述导管的后端设有阶梯状凸台的基座,所述基座安装于鞘轴,所述鞘轴装配于导向筒的z型滑槽内、且与下套筒的螺旋凹槽适配,转动旋柄、所述导管随鞘轴相对于导向筒作伸出或回缩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间隙性润滑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的中心设有防护塞,所述防护塞朝导管所在侧凸出、且嵌于导管的基座内,所述导管随鞘轴相对于导向筒作伸出运动时、所述基座脱离防护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间隙性润滑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导管表面覆有亲水涂层,所述润滑剂采用生理盐水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间隙性润滑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组件包括上套筒一和旋盖一,所述上套筒一的两端分别连接下套筒、旋盖一,所述上套筒一内靠下套筒的一侧设有密封薄片,所述旋盖一、上套筒一和密封薄片形成了储液腔室,所述旋盖一内设有割刀,所述割刀破坏密封薄片、所述储液腔室内的润滑剂进入导向筒内并浸湿润滑导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间隙性润滑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薄片朝旋盖一的一侧设有垂直于密封薄片的凸缘,所述割刀包括曲面、凸楞和尖端,所述曲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斯炯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三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