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1064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的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以下原料药组成:黄芩、款冬花、贝母、白前、枳实、陈皮、全瓜蒌、土茯苓、射干、金银花、天花粉、防风、荆芥、蝉蜕、薄荷、桑叶、葛根、芦根、栀子、青箱子、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蒲公英、昆布、地榆、香附、百草霜、黄药子、桑白皮等。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可按照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口服制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显著改善:慢性咽炎引起的咽部不适,发干、异物感或轻度疼痛、干咳、恶心,咽部充血呈暗红色,咽后壁可见淋巴滤泡等症状,临床疗效确切,疗效显著,见效迅速。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还具有费用低廉、基本无毒副作用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药的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慢性咽炎是一种常见病,为慢性感染所引起的弥漫性咽部病变,主要是咽部粘膜 炎症。多发于成年人,其主要病因有屡发急性咽炎、长期粉尘或有害气体刺激、烟酒过度或 其它不良生活习惯、鼻窦炎分泌物刺激、过敏体质或身体抵抗力减低等。慢性咽炎也可以是 某些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如贫血、糖尿病、肝硬化及慢性肾炎等。中医认为慢性咽炎的 病因病机为肺肾阴虚导致的虚火上升、咽喉失养,归为阴虚火炎型、痰阻血瘀型、阴虚津枯 型三类。慢性咽炎以咽部不适,发干、异物感或轻度疼痛、干咳、恶心,咽部充血呈暗红色,咽 后壁可见淋巴滤泡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近年临床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现代医学针对临床某一症状治疗,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找不到合适的治疗方法,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基于中医治疗慢性咽炎的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标本兼治, 虚实并治,内外通调,缓急兼收,筛选出滋养肺肾、清热化痰、润喉利咽的天然植物药,根据 中医理论组方,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制备而成。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成本低廉、毒副作用极 小的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中药组合物加入制备不同的剂型时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例如崩解 齐U、润滑剂、黏合剂等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的口服制剂,例如可以 是丸剂、胶囊剂、片剂、散剂、颗粒剂或口服液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什克服以上所述的缺憾,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成本低 廉、几乎无毒副作用的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组合物。本专利技术所要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途径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组合物,主要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黄芩1 100份、款冬花1 50份、贝母1 50份、白前1 100份、枳实1 100份、 陈皮1 120份、神曲1 100份、全瓜蒌1 100份、土茯苓1 150份、金银花1 100 份、天花粉1 120份、防风1 100份、荆芥1 50份、蝉蜕1 30份、薄荷1 30份、 桑叶1 100份、葛根1 120份、芦根1 100份、桅子1 50份、青箱子1 100份、玄 参1 100份、牡丹皮1 120份、赤芍1 100份、紫草1 100份、蒲公英1 100份、射 干1 50份、漏壶1 50份、山慈菇1 50份、青蒿1 50份、地骨皮1 120份、胡黄 连1 100份、银柴胡1 100份、大黄1 100份、火麻仁1 50份、昆布1 50份、胖大海1 50份、礞石1 100份、黄药子1 50份、瓦楞子1 50份、桑白皮1 100份、百部1 50份、紫菀1 50份、白果1 100份、苏合香1 100份、安息香1 100份、 天门冬1 100份、麦门冬1 100份。优选为黄芩20份、款冬花15份、贝母15份、白前20份、枳实30份、陈皮30份、神曲30份、全 瓜蒌30份、土茯苓50份、金银花30份、天花粉30份、防风20份、荆芥15份、蝉蜕10份、薄 荷10份、桑叶20份、葛根20份、芦根30份、桅子15份、青箱子20份、玄参20份、牡丹皮30 份、赤芍30份、紫草30份、蒲公英30份、射干15份、漏壶15份、山慈菇15份、青蒿15份、地 骨皮30份、胡黄连20份、银柴胡20份、大黄20份、火麻仁15份、昆布10份、胖大海10份、 礞石20份、黄药子15份、瓦楞子15份、桑白皮30份、百部15份、紫菀15份、白果20份、苏 合香30份、安息香30份、天门冬20份、麦门冬20份。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各组分的重量份用量还可以是香附1 120份、陈皮1 120份、川楝子1 120份、荔枝核1 50份、玫瑰花1 50份、九香虫1 50份、山楂1 50份、地榆1 100份、白茅根1 100份、百草霜1 100份、川芎1 100份、益母草1 120份、桃仁1 50份、红花1 50份、王不留行1 100份、月季花1 50份、土鳖虫1 50份、苏木1 50份、血竭1 30份、儿茶1 30 份、桔梗1 100份、旋复花1 50份、竹浙1 50份。优选为香附30份、陈皮30份、川楝子30份、荔枝核10份、玫瑰花10份、九香虫10份、山楂 15份、地榆20份、白茅根30份、百草霜20份、川弯20份、益母草30份、桃仁15份、红花15 份、王不留行20份、月季花15份、土鳖虫10份、苏木15份、血竭10份、儿茶10份、桔梗20 份、旋复花15份、竹浙15份。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中药组合物加入制备不同剂型时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例如崩解 齐U、润滑剂、黏合剂等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的口服制剂,例如可以是 丸剂、胶囊剂、片剂、散剂、颗粒剂或口服液等。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基于中医五脏阴阳辨证纲领的创新思路,结合泰一和浦创新理 论体系“万病归宗理论”、“五脏阴阳辨证纲领”、“三维守恒调控法则”和临床治疗“双合原 贝U”作为指导,结合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变的规律,按照创新药物体系进行分类,形成以“五 脏基本功能调整、阴阳平衡协调方”为君,“五脏主要病机调整方”为臣,“重大疾病治疗方” 为佐,“临床基本症状对症治疗方”为使的中药成药“创新药物体系”。本专利技术所用的中草药原料药均可从中医药店购得,其规格符合国家医药标准。用法用量本专利技术的用药量取决于具体剂型,病人年龄、体重、健康状况等因素。作 为指导内服1)胶囊剂每天三次,每次服2 5粒,每粒含药量0. 4克,温水送服。2)片 剂每天三次,每次2 4片,每片含药量0. 5克,温水送服。3)丸剂每天三次,每次5克, 温水送服。4)颗粒剂每天三次。每次5克,温水送服。本专利技术针对慢性咽炎患者的治疗非常有效,各种原料药相互协调在一起能够起到 最大程度发挥药效,可有效提高患者机体的自我协调能力,显著改善脏腑功能和临床自觉 症状,此外还具有无毒副作用、费用较低等优点。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例证 的目的,绝不限于本专利技术。胶囊剂的制备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各原料黄芩20份、款冬花15份、贝母15份、白前20份、枳实30 份、陈皮30份、神曲30份、全瓜蒌30份、土茯苓50份、金银花30份、天花粉30份、防风20 份、荆芥15份、蝉蜕10份、薄荷10份、桑叶20份、葛根20份、芦根30份、桅子15份、青箱 子20份、玄参20份、牡丹皮30份、赤芍30份、紫草30份、蒲公英30份、射干15份、漏壶15 份、山慈菇15份、青蒿15份、地骨皮30份、胡黄连20份、银柴胡20份、大黄20份、火麻仁 15份、昆布10份、胖大海10份、礞石20份、黄药子15份、瓦楞子15份、桑白皮30份、百部 15份、紫菀15份、白果20份、苏合香30份、安息香30份、天门冬20份、麦门冬20份。将上述重量的各组分混合后碾成细粉过1500目筛后装入胶囊即得。颗粒剂的制备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各原料黄芩20份、款冬花15份、贝母15份、白前20份、枳实30 份、陈皮30份、神曲30份、全瓜蒌30份、土茯苓50份、金银花30份、天花粉30份、防风20 份、荆芥15份、蝉蜕10份、薄荷10份、桑叶20份、葛根20份、芦根30份、桅子15份、青箱 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主要有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黄芩1~100份、款冬花1~50份、贝母1~50份、白前1~100份、枳实1~100份、陈皮1~120份、神曲1~100份、全瓜蒌1~100份、土茯苓1~150份、金银花1~100份、天花粉1~120份、防风1~100份、荆芥1~50份、蝉蜕1~30份、薄荷1~30份、桑叶1~100份、葛根1~120份、芦根1~100份、栀子1~50份、青箱子1~100份、玄参1~100份、牡丹皮1~120份、赤芍1~100份、紫草1~100份、蒲公英1~100份、射干1~50份、漏壶1~50份、山慈菇1~50份、青蒿1~50份、地骨皮1~120份、胡黄连1~100份、银柴胡1~100份、大黄1~100份、火麻仁1~50份、昆布1~50份、胖大海1~50份、礞石1~100份、黄药子1~50份、瓦楞子1~50份、桑白皮1~100份、百部1~50份、紫菀1~50份、白果1~100份、苏合香1~100份、安息香1~100份、天门冬1~100份、麦门冬1~100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峰王文奎
申请(专利权)人:泰一和浦北京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